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設立與登記
第三章 業務范圍與監督管理
第四章 解散與清算
第五章 罰則
第六章 附則
?
《中外合資投資銀行類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已經國務院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外合資投資銀行類機構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適應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和完善對中外合資投資銀行類機構的管理,特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中外合資投資銀行類機構系指外國投資銀行類機構與中國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合資設立的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金融機構(以下簡稱投資銀行類機構)。
本辦法所稱外國投資銀行類機構系指受其所在國家金融或證券監管機構管理、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外國投資銀行、商人銀行與證券公司。
第三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不得損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公共利益。
投資銀行類機構的正當業務活動和合法權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保護。
第四條 中國人民銀行是投資銀行類機構設立的審批管理機關,負責對此類機構的日常管理和監督。
第二章 設立與登記
第五條 設立投資銀行類機構的外國申請者中必須至少有一個是具備下列條件的投資銀行類機構:
(一)經營投資銀行業務20年以上;
(二)在中國境內已設立代表機構;
(三)提出設立申請前一年年末資本金不少于2億美元;
(四)所在國家或者地區有完善的金融、證券監督管理制度;
(五)資信良好,經營作風穩健,并在提出申請的前3年內未受到所在國家或地區金融、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或司法部門的重大處罰;
(六)中國人民銀行要求具備的其他條件。
第六條 設立投資銀行類機構的中國申請者中必須至少有一個是具備下列條件的金融機構:
(一)經營金融業務5年以上;
(二)提出申請的前一年年末資本金不少于10億元人民幣;
(三)資信良好,經營作風穩健,并在提出申請的前3年內未受到金融、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或司法部門的重大處罰;
(四)中國人民銀行要求具備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 具備本辦法第五條、第六條所列條件的申請者為主要申請者,其余為非主要申請者;非主要申請者必須為信譽良好的企業法人。
第八條 主要申請者出資比例不得低于擬設機構注冊資本的25%,非主要申請者出資比例不得超過注冊資本的10%。
第九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的最低注冊資本為5億元人民幣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
第十條 設立投資銀行類機構,應當由合資各方共同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設立投資銀行類機構的申請書,其內容包括:合資各方的機構名稱、出資比例,擬設機構的名稱、注冊資本、申請經營的業務種類等;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合資經營合同以及擬設機構的章程;
(四)經營技術轉讓協議;
(五)合資各方最近3年的年報;
(六)申請者所在國家或地區有關當局核發的營業執照(副 本);
(七)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投資銀行類機構的名稱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制定,中外文名稱中均不得使用“銀行”字樣。
第十一條 第十條所列文件、資料,除年報外,凡用外文書寫的,應當附有中文譯本。
第十二條 中國人民銀行對設立投資銀行類機構的申請初步審查同意后,發給申請者正式申請表。申請者自提出設立申請之日起滿90日未接到正式申請表的,其設立申請即為不予受理。
第十三條 申請者應當自接到正式申請表之日起60日內將填好的申請表連同下列文件報中國人民銀行審批:
(一)擬設機構董事會組成人員及高層管理人員名單和簡歷;
(二)對擬任該機構高層管理人員的授權書;
(三)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資料。
本辦法所稱高層管理人員是指投資銀行類機構的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總裁)、副首席執行官(副總經理、副總裁)、財務主管等參與日常決策的主要管理人員。
第十四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的申請者在接到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文件之日起30日內,應籌足其注冊資本并存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中國境內的銀行。注冊資本應經中國注冊會計師驗證后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并依法自開業之日起30日內向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
第十五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在辦理注冊登記之后,應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向中國人民銀行領取《金融機構法人許可證》,并向國家外匯管理局領取《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
第十六條 已經批準的投資銀行類機構自接到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文件之日起12個月內未營業者,原批準文件自動失效。
第三章 業務范圍與監督管理
第十七條 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投資銀行類機構可經營下列部分或全部業務:
(一)人民幣普通股票、人民幣特種股票、境外發行股票、境內外政府債券等有價證券的承銷;
(二)人民幣特種股票、境外發行股票、境內外政府債券等有價證券的自營買賣;
(三)人民幣特種股票、境外發行股票、境內外政府債券等有價證券的代理買賣;
(四)基金的發起和管理;
(五)企業重組、收購與合并顧問;
(六)項目融資顧問;
(七)投資顧問及其他顧問業務;
(八)外匯買賣;
(九)境外企業、境內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匯資產管理;
(十)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
第十八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必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有關規定組成董事會,設置管理機構,聘用管理人員。
投資銀行類機構應聘用能保證其公正、有效地開展業務的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中方受聘人員不得在國內其他企業兼任職務。
投資銀行類機構擬聘用的高層管理人員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其中應至少包括1名中國公民。
第十九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應當聘用經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對其有關財務報表進行審查。
第二十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有關登記之后,向中國人民銀行辦理《金融機構法人許可證》變更手續。
(一)增減注冊資本、調整股權結構及轉讓股權;
(二)修改公司章程;
(三)變更機構名稱或營業場所;
(四)更換高層管理人員;
(五)改變業務范圍;
(六)設立分支機構;
(七)其他重要變更事項。
第二十一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持有的任何一家公司的股份總額不得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的10%。投資銀行類機構持有任何一家公司股份總額不得超過該投資銀行類機構資本金的10%。
第二十二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的總資產不得超過其凈資產(凈資產=總資產-總負債)的20倍。
第二十三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的流動資產總額不得低于其流動負債總額。
流動資產是指1個月內(含1個月)可變現的資產。
流動負債是指1個月內(含1個月)到期的負債。
第二十四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應于每一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中,按2%的比例提取損失準備金,直至該準備金累計達到注冊資本的10%。
該項損失準備金必須保留在中國境內,并只能用于彌補其營業虧損,其持有方式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
第二十五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向中國人民銀行報送財務報表和有關資料。
第四章 解散與清算
第二十六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自行終止業務活動,應當在距終止業務活動30日前以書面形式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經中國人民銀行審查批準后予以解散并進行清算。
第二十七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無力清償到期債務的,中國人民銀行可以責令其停業,限期清理。在清理期限內,已恢復償付能力、需要復業的,必須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復業申請;超過清理期限,仍未恢復償付能力的,應當進行清算。
第二十八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因解散,依法被撤銷或者宣告破產而終止的,其清算的具體事宜,參照中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二十九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清算終結,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向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第五章 罰則
第三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章的規定,未經批準擅自設立投資銀行類機構的,由中國人民銀行予以取締,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違反本辦法第三章第十七條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有權責令其停止所超越部份的經營活動,依法沒收其超越部分的非法所得,并可處以罰款。
第三十二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違反本辦法第三章第十八條至二十四條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有權責令其糾正、調整或補足有關資金,并可處以罰款。
第三十三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違反本辦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未按期報送財務報表和有關資料的,由中國人民銀行予以警告、通報,責令限期補報,并可處以罰款。
第三十四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違反本辦法,除依據本辦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外,情節嚴重的,中國人民銀行可責令其停業直至吊銷其《金融機構法人許可證》。
第三十五條 投資銀行類機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法律、法規的,由有關主管機關依法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香港、澳門和臺灣的投資銀行類機構,在境內參與設立和經營的投資銀行類機構,比照適用本辦法。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解釋。中國人民銀行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或具體規定。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6-10-29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2017-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1-22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國務院關于確定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基礎測繪條例
2009-05-12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深刻吸取近期三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0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8-12-04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
2008-07-2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08-02-18國務院關于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2007-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
2007-04-18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2007-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