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診斷藥品的研究、生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根據《藥品管理法》的有關規定,我們已經對體內用診斷藥品實行了全面的審批管理制度,對于體外用診斷藥品,我們也已實行審批管理并正在整頓部分體外免疫診斷試劑及放射免疫分析藥盒,為保證臨床診斷藥品的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根據衛藥政發(90)第291號“關于調查全國臨床檢驗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單位基本情況的通知”,經調查,目前國內有一百多個單位生產、出售近百種臨床檢驗體外診斷試劑(以下簡稱診斷試劑)。但是,由于沒有統一的質量和檢定要求,以致同一診斷試劑的檢測結果不同,影響臨床診斷的準確性。
為了加強診斷試劑的監督管理,保證質量,現決定自1992年起,對其中部分品種實行審批管理。有關申報審批的具體品種范圍及其程序和其它有關事項詳見附件一至四。
自1993年3月起,凡已列入審批管理范圍的診斷試劑,沒有《藥品生產企業許可證》的單位不得生產,沒有批準文號的診斷試劑不得銷售和使用。其它品種的審批工作將陸續進行。
我部委托部臨床檢驗中心對申報品種進行質量檢定和對批準生產、銷售的診斷試劑進行全面質量監督。請你廳(局)通知有關生產、銷售單位,按通知要求辦理,同時協助我部搞好此項工作。
附件一:臨床檢驗體外診斷試劑申報品種范圍及其程序
一、申報品種范圍:
1、臨床化學診斷試劑類
血清谷丙轉氨酶(酶法),血糖,血清(漿)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蛋白測定試劑盒。
2、臨床血液學診斷試劑類:
文齊氏液、氰化高鐵血紅蛋白工作標準液、血紅蛋白質控液,白細胞質控液、溶血劑、稀釋液。
3、臨床化學商品標準液(即臨床化學測定用的標準工作液):
葡萄糖,尿酸,鈣。
二、申報時間及步驟:
1、目前已上市并屬于上述品種范圍的診斷試劑,其生產單位應向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提出檢定申請(見附件二:檢定申請表),按表格要求填寫后于一九九二年二月底前寄至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并按規定交納檢定費。
2、在申請的同時,按附件三“臨床檢驗體外診斷試劑技術暫行要求”規定的內容準備好連續三批產品,自查合格后派質檢人員攜帶簽封樣品,按指定送檢時間(由部臨檢中心另行通知)送到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進行檢定。
3、經檢定合格的生產單位,要向我部提出生產的申請,按附件四的要求準備好資料,一式三份報衛生部藥品審評辦公室進行技術審查,并按規定交納審評費。同時我部將在適當時間,派有關人員協同當地衛生廳(局)到生產單位進行現場檢查驗收。經綜合審查符合要求的品種,由衛生部批準后發給《藥品生產企業許可證》及生產批準文號。
4、目前已上市的體外診斷試劑,凡屬已列入此次審批管理范圍的品種,其申請生產的日期定為一九九二年三月~八月底,逾期不再受理。
5、目前未生產,但一九九二年八月底以后擬申請生產屬已列入上述審批管理范圍的品種,也按以上程序辦理,不受時限的限制。
附件二:臨床檢驗體外診斷試劑檢定申請表
-------------------------------
送檢單位名稱 |
--------|----------------------
試劑盒名稱 |
--------|----------------------
單位詳細地址 | | 電話|
及郵政編碼 | |聯系人|
--------|-------------|--------
送檢試劑批號 | | |
--------|-----|-------|--------
批量產品數 | | |
--------|-----|-------|--------
送檢數量 | | |
--------|----------------------
備 | |送檢單位簽章
注 | |
-------------------------------
填表人: 填表日期:
擬送檢日期: 年 月 日
注:每送檢一項試劑(盒)需填報一份檢定申請表。
------------------------------
送檢時間通知單
單位:
茲收到你單位 試劑(盒)檢定申請單,請你
單位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按送檢要求將檢
品送至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檢定。
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
年 月 日
通信地址:北京東單大華路1號
北京醫院內
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
(郵編:100730)
------------------------------
附件三:臨床檢驗體外診斷試劑技術暫行要求
一、臨床化學診斷試劑技術暫行要求
本要求適用于臨床化學體外診斷試劑商品(試劑盒)的檢定。試劑可以是單一試劑或多種不同試劑的組合(試劑盒),并附有說明書,用于臨床化學的某項測定。
1、送檢技術要求
1.1、檢品應為批量產品,并同時申報批量產品數。
1.2、送樣量:檢品應從連續三批產品中隨機取樣,其中一個批號送樣量為40個小包裝,若為大包裝,送樣量不得少于25瓶。另兩個批號送樣量為各10個小包裝,若為大包裝,送樣量不得少于各5瓶。測定總蛋白和白蛋白的試劑盒其取樣量為從連續三批產品中隨機取各5瓶。(小包裝指工作試劑容量≤20ml/包裝,大包裝指工作試劑容量>20ml/包裝)
1.3、檢品的外包裝應完整牢固,并印有產品名稱、生產批號、失效日期、保存條件及生產單位名稱。印刷應清晰。
1.4、試劑或試劑盒的內包裝應配置齊全。應有印刷清晰的標簽,牢固貼于容器表面,標簽內容包括:品名、批號、失效日期。
1.5、檢品必須附有印刷清晰的說明書。說明書應包括下列內容:
1.5.1、名稱:必須用非商品名,但亦可同時附商品名(必須注明測定項目名稱)。
1.5.2、用途。
1.5.3、測定原理和技術要求并附主要參考文獻。
1.5.4、應列出試劑或試劑盒內包裝的
1.5.4.1、組分名稱、量、濃度或比例
1.5.4.2、使用方法
1.5.4.3、所附標準物、參考物應經檢定合格并說明濃度,測定方法。
1.5.4.4、有無加入穩定劑、防腐劑、填充劑。
1.5.5、儀器:說明應使用何種儀器或適用于何種儀器進行測定。
1.5.6、標本要求
1.5.6.1、標本種類和采集要求
1.5.6.2、如需加入抗凝劑、防腐劑,應說明其名稱及用量。
1.5.6.3、標本保存、處理和運送要求
1.5.7、測定步驟,詳細敘述測定的每一步驟,應包括:
1.5.7.1、必須由用戶配制應用液時,應具體說明配制方法、保存條件和穩定期。
1.5.7.2、測定條件。
1.5.7.3、校準:應包括標準物、校準物的選擇及其使用方法,空白管的配制和標準曲線的繪制。
1.5.7.4、如有需預處理的步驟應加以詳述。
1.5.7.5、含干擾物標本的特殊處理。
1.5.7.6、結果計算:包括運算中每一步驟或運算系數的解釋,并附舉例說明。
1.5.8、注意事項。
1.5.9、失效的指標。
1.5.10、性能特征:
1.5.10.1、準確度(用回收率或對比試驗),精密度、特異性、受干擾程度、測定范圍。
1.5.10.2、參考范圍(人群調查結果或參考文獻)
1.5.11、生產單位名稱和地址
2、質量技術要求
2.1、酶法測定血清谷丙轉氨酶診斷試劑盒
2.1.1、檢品按臨床化學診斷試劑送檢技術要求1.1-1.5.11逐項審核,如有不符合要求的項目或內容,則具體指出。
2.1.2、按樣品說明書上提供的手工測定方法進行測試。
2.1.3、測定線性范圍:0-400U/L,(30℃);0-550U/L,(37℃)
2.1.4、精密度:批內瓶間差:cv<6%(ALT:100U/L)
cv<10%(ALT:30U/L)
批間差:<10%
2.1.5、準確度:不準確度≤10%。
2.1.6、穩定性:復溶后:室溫(20-25℃):4小時。
2-8℃:24小時。
與放置前結果比較相對偏差≤10%。
在說明書規定的穩定期末,測定結果應達到上述指標。
2.1.7、試劑空白吸光度:A(340nm.lcm.30℃)>1.0.
2.1.8、空白測定值:<5U/L.
2.2、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測定血糖試劑盒*
2.2.1、檢品按臨床化學診斷試劑送檢技術要求1.1-1.5.11逐項審核,如有不符合要求的項目或內容,則具體指出。
2.2.2、按樣品說明書上提供的手工測定方法進行測試。
2.2.3、測定線性范圍:>22.24mmol/L(400mg/dl)。
2.2.4、精密度:批內瓶間差:cv<2%
批間差:<3%
2.2.5、準確度:回收率:100%±5%。
2.2.6、穩定性:在說明書規定的穩定期末,測定結果應達到上述指標。
*已糖激酶法測定血糖試劑盒的檢定同上述標準。
2.3、鄰甲苯胺法測定血糖試劑盒
2.3.1、檢品按臨床化學診斷試劑送檢技術要求1.1-1.5.11逐項審核,如有不符合要求的項目或內容,則具體指出。
2.3.2、按樣品說明書上提供的手工測定方法進行測試。
2.3.3、測定線性范圍:>19.46mmol/L(350mg/dL)。
2.3.4、精密度:批內瓶間差:cv<3%
批間差:<4%
2.3.5、準確度:回收率:100%±5%。或與已糖激酶法對比偏差<5%
2.3.6、穩定性:在說明書規定的穩定期末,測定結果應達到上述指標。
2.3.7、試劑空白讀數:在測定波長下,吸光度小于1.0
2.4、脲酶比色法測定血清(漿)尿素氮試劑盒
2.4.1、檢品按臨床化學診斷試劑送檢技術要求1.1-1.5.11逐項審核,如有不符合要求的項目或內容,則具體指出。
2.4.2、按樣品說明書上提供的手工測定方法進行測試。
2.4.3、測定線性范圍:>20.22mmol/L(60mg/dL)。
2.4.4、精密度:批內瓶間差:cv<4%
批間差:<5%
2.4.5、準確度:回收率:100%±5%。
2.4.6、穩定性:在說明書規定的穩定期末,測定結果應達到上述指標。
2.5、脲酶UV法測定血清(漿)尿素氮試劑盒
2.5.1、檢品按臨床化學診斷試劑送檢技術要求1.1-1.5.11逐項審核,如有不符合要求的項目或內容,則具體指出。
2.5.2、按樣品說明書上提供的手工測定方法進行測試。
2.5.3、測定線性范圍:≥33.70mmol/L(100mg/dL)。
2.5.4、精密度:批內瓶間差:cv<4%
批間差:5%
2.5.5、準確度:回收率:100%±5%。
2.5.6、穩定性:在說明書規定的穩定期末,測定結果應達到上述指標,且試劑空白A(340nm.lcm.30℃)>1.0
2.5.7、試劑空白:A(340nm.lcm.30℃)>1.5.
2.6、二乙酰一肟法測定血清(漿)尿素氮試劑盒
2.6.1、檢品按臨床化學診斷試劑送檢技術要求1.1-1.5.11逐項審核,如有不符合要求的項目或內容,則具體指出。
2.6.2、按樣品說明書上提供的手工測定方法進行測試。
2.6.3、測定濃度范圍:>13.48mmol/L(40mg/dL)。(用校準曲線計量)
2.6.4、精密度:批內瓶間差:cv<5%
批間差:6%
2.6.5、準確度:回收率:100%±10%。
2.6.6、穩定性:在說明書規定的穩定期末,測定結果應達到上述指標。
2.7、雙縮脲法測定血清總蛋白試劑盒
2.7.1、檢品按臨床化學診斷試劑送檢技術要求1.1-1.5.11逐項審核,如有不符合要求的項目或內容,則具體指出。
2.7.2、按樣品說明書上提供的手工測定方法進行測試。
2.7.3、測定線性范圍:≥10g/dL.
2.7.4、精密度:批間差:≥3%
2.7.5、準確度:與Doumas法對比偏差<4%。
2.7.6、穩定性:在說明書規定的穩定期末,測定結果應達到上述指標。
2.7.7、在測定波長下,試劑空白吸光度應<0.2.
2.8、溴甲酚綠法測定血清白蛋白試劑盒
2.8.1、檢品按臨床化學診斷試劑送檢技術要求1.1-1.5.11逐項審核,如有不符合要求的項目或內容,則具體指出。
2.8.2、按樣品說明書上提供的手工測定方法進行測試。
2.8.3、測定線性范圍:≥6.0g/dL.
2.8.4、精密度:批間差:<3%
2.8.5、準確度:對比試驗與公認優質試劑盒比較偏差<4%。
2.8.6、穩定性:在說明書規定的穩定期末,測定結果應達到上述指標。
2.8.7、在測定波長下,試劑空白吸光度應<0.25.
2.8.8、BCG工作液的pH應在說明書規定范圍內,誤差≤±0.1.
二、臨床血液學診斷試劑技術要求
本要求適用于血液學體外診斷試劑商品(試劑盒)的檢定。試劑可以是單一試劑或多種不同試劑的組合(試劑盒),并附有說明書。用于臨床血液學的某項測定。
1、送檢技術要求
1.1、檢品應為批量生產。
1.2、送檢試劑應有完整的生產及檢定記錄及有關穩定性試驗資料。
1.3、試劑盒外包裝應為完整牢固,并印有產品名稱、試劑批號、效期及保存條件,如為定期復測產品應有批文號。
1.4、試劑盒內應包括全部所需組分(如需用戶自配的應說明)各組分應有標簽,分別牢固貼于容器上,標簽應包括品名、內含成份及含量、批號效期、保存條件。
1.5、成品試劑或試劑盒,須附有說明書,應寫明反應原理、組成成份、使用方法、各組份用途、參考值、生產單位名稱、注意事項。
1.6、穩定性及效期,各試劑應根據各自的穩定性、實驗結果確定效期,在效期末檢測時,各項性能指標應合格,試劑盒如包括數種組份,應以失效期最早的組份之效期做為試劑盒的效期。
1.7、檢定血液學試劑所用參考物,應由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提供或認可。
1.8、送檢標本應能滿足檢測需要,但至少應為一完整包裝。
1.8.1、HiCN工作參考液每批至少20支,溶血液每批至少20支,文齊氏液至少1000ml.
1.8.2、假白細胞室內質控物每批至少20支,稀釋液至少2000ml,溶血劑至少三小瓶。
2、質量技術要求
2.1、血紅蛋白試劑
本標準系按照1977年ICSH發表的ICSH標準EP6/2和EP6/3二份文件和1987年ICSH發表的第三版修改本而制定的。
檢測儀器系經過波長精度、波長準確度、雜光、線性、比色杯光徑檢查并符合要求的分光光度計。經WHO的HiCN國際參考制品校正,并求出校正系數的精密儀器。
2.1.1、HiCN工作參考液。
2.1.1.1、純度檢測。
2.1.1.1.1、掃描圖形符合ICSH文件規定。
2.1.1.1.2、A540/A504:1.590-1.630之間。
2.1.1.1.3、A750≤0.002
2.1.1.2、無菌試驗,普通培養、厭養培養均陰性。
2.1.1.3、精密度,取10支測定,變異系數≤0.5%。
2.1.1.4、準確度,以部級NiCN參考物為標準測定值與定值之差≤2%。
2.1.1.5、穩定性,根據出廠說明。
2.1.1.6、參考液應密封于棕色安瓿內,不得少于10ml.
2.1.1.7、標簽應寫明產品名稱、批號、含量、效期、生產日期、貯存方法。
2.1.2、血紅蛋白液(Lysate,室內質控物)
2.1.2.1、以符合要求的氰試劑(見2.5)將Hb轉化為氰化高鐵血紅蛋白后,應符合下列純度要求。
2.1.2.1.1、掃描圖形符合ICSH文件規定。
2.1.2.1.2、A540/A504:1.590-1.630之間。
2.1.2.1.3、A750≤0.002.
2.1.2.2、無菌試驗,普通培養,厭養培養均陰性。
2.1.2.3、外觀應清亮透明,不得有凝塊或沉淀物。
2.1.2.4、精密度,取10支測定變異系數≤1.0%。
2.1.2.5、準確度,定值以部級HiCN參考物為標準,其定值誤差≤2%。
2.1.2.6、穩定性、應在一年以上。
2.1.2.7、血紅蛋白液應密封于棕色安瓿內,不得少于0.5ml.
2.1.2.8、標簽應寫明名稱含量、批號、效期、制造日期、貯存方法。
2.1.3、文齊氏液(Van Kampen and Zijlstra Sol)
2.1.3.1、試劑應清亮透明,不得有沉淀、絮狀物。
2.1.3.2、以蒸溜水調“0”后,在540nm之吸光度應為“0”。
2.1.3.3、試劑配制應使用AR級氰化鉀,使用蒸餾水,不用去離子水。
2.1.3.4、以符合要求的血紅蛋白液用本試劑轉化為HiCN后,應符合下列純度要求。
2.1.3.4.1、掃描圖形符合ICSH文件規定。
2.1.3.4.2、A540/A504:1.590-1.630.
2.1.3.4.3、A750≤0.002.
2.1.3.5、文齊氏液于5分鐘內,將血紅蛋白完全轉化轉為HiCN.
2.1.3.6、以本試劑稀釋定值血紅蛋白液后,在校準過的儀器上的測定值與定值之差≤2%。
2.1.3.7、試劑應置于棕色玻璃瓶內,不得使用塑料瓶。
2.1.3.8、標簽應寫明產品名稱、批號、效期、生產日期、貯存方法。
2.2、細胞測定試劑
2.2.1、假白細胞懸液(室內質控物)
2.2.1.1、細胞大小及范圍之檢測。
2.2.1.1.1、圖形為單一峰。
2.2.1.1.2、細胞分布寬度cv值≤15%。
2.2.1.1.3、細胞平均體積應在65-75fl范圍內。
2.2.1.2、無菌試驗,普通培養,厭氧培養及霉菌培養均陰性。
2.2.1.3、外觀,上清液應無色透明,細胞應均勻沉淀于瓶底,不得有凝絲凝塊或霉菌絲團,震蕩均勻后,在顯微鏡下檢查,不得有細胞聚集團塊及灰塵顆粒。
2.2.1.4、精密度,取10支測定變異系數≤3%。
2.2.1.5、準確度,標定值以WHO定值WBC為標準,其誤差≤5%。
2.2.1.6、穩定性,應在一年以上。
2.2.1.7、包裝應以小瓶封裝嚴密,并加鋁蓋壓好,其量不得少于4ml.
2.2.1.8、標簽應寫明產品名稱、細胞數值,批號、效期、制造日期、貯存方法。
2.2.3、稀釋液(Hb及細胞測定用)
2.2.3.1、試劑應清亮透明,不得有沉淀、絮狀物。
2.2.3.2、塵粒數目應小于100個/10ml,背景計數為“0”。
2.2.3.3、PH值,電導率、比重、滲透壓,在該產品生產廠家所定技術指標之內。
2.2.3.4、以本試劑稀釋定值血紅蛋白液,加入符合標準的溶血劑,在校準過的儀器上測定,血紅蛋白誤差應≤2%,以本試劑稀釋定值假白細胞,誤差應≤4%。
2.2.3.5、試劑包裝應牢固,封裝嚴密,能經受長途運輸顛簸。
2.2.3.6、標簽和說明書應分別寫明產品名稱、主要成份及含量、效期、批號、生產日期、貯存方法,所適有儀器名稱和型號。
2.2.4、溶血劑
2.2.4.1、試劑應清亮透明,不得有沉淀、絮狀物。
2.2.4.2、試劑應符合下列要求。
2.2.4.2.1、1∶500稀釋的血液,加入100ul本試劑混勻后,三分鐘內澄清,A750≤0.012.
2.2.4.2.2、Hb測定值在45分鐘內保持穩定。
2.2.4.2.3、白細胞測定值在45分鐘內保持穩定。
2.2.4.3、稀釋液10ml+100ul溶血劑空白計數應為“0”。
2.2.4.4、以符合標準的稀釋液,稀釋定值血紅蛋白液后,加入本試劑以校準過的儀器測定,其誤差應≤2%。
2.2.4.5、取10份1∶500稀釋血標本,按說明滴加本試劑,以校正過的儀器測定Hb及白細胞,并計算期cv值,Hb不得大于2%,WBC不得大于4%。
2.2.4.6、包裝物,應具有一定彈性,封存嚴密,滴出試劑量均勻一致。
2.2.4.7、標簽和說明書,應分別寫明產品名稱、主要成份及含量、效期、批號、生產日期,貯存方法、適用儀器名稱、型號和加溶血劑后不同時間測定結果。
三、臨床化學商品標準液(即臨床化學標準工作液)技術要求
本要求適用于臨床化學商品標準液(即臨床化學標準工作液)的檢定。
1、送檢技術要求
1.1、檢品應在批量產品中隨機抽樣,每批不得少于60支。
1.2、檢品應附有完整的生產記錄及廠內檢定記錄報告,內容至少包括澄清度、色澤、含量和瓶間差。
1.3、檢品的外包裝應完整牢固,并印有產品名稱及該產品所適用的測定方法、生產批文號(首送檢品例外)、生產批號、失效日期、保存條件和生產單位名稱。
1.4、檢品必須附有印刷清晰的說明書,其內容必須包括:
1.4.1、名稱:必須用非商品名。
1.4.2、濃度:應為法定單位,但亦可同時列出慣用單位。濃度標示值至少應為三位有效數字,并列明為該標示值時的溫度。
1.4.3、基質成份以及加入的其它穩定劑、防腐劑的名稱和濃度。
1.4.4、本標準液所適用的測定方法。
1.4.5、保存條件及效期。
2、檢定過程
2.1、參考標準溶液的配制:用國家計量標準機關或其它相應機構提供的標準參考物,按規定方法配制成與檢品標示濃度相同的參考標準溶液。
2.2、參照待測檢品所適用的測定方法選定檢定的分析測定方法并將所用儀器以及其它實驗條件調試至最佳狀態,數字應按“四舍六入五留雙”規則進行取舍。
2.3、取按2.1配制的同一參考標準溶液(X)12份,每份重復測定兩次,另在檢品(Y)中隨機取樣12份,亦用同樣方法每份測定兩次。記錄每次測定結果的指示值(如吸光度),共得48個數據。全部測定應在同一天的同一批內完成。
2.4、數據處理
2.4.1、計算參考標準溶液24次測定指示值的均值。
2.4.2、按下式計算兩組中每一測定樣品(共48個)的濃度:
參考標準溶液的配制濃度×樣品指示值
測定樣品濃度=--------------------
參考標準溶液各次測定值指示值的均值
-
2.4.3、計算參考標準溶液測定濃度的均值(X)和標準差(S.Dx)。
2.4.4、計算檢品標準溶液測定濃度的均值(Y)和標準差(S.Dy)。
-
2.4.5、計算兩組測定的偏差d:
- - -
d=y-x
2.4.6、計算兩組測定的差異標準差Sd
--------------
/ 2
/ ∑〔(y-x)-d〕
Sd=√--------------
23
3、質量要求
3.1、瓶間差
2
S.Dy
若---------=F<2.32,則瓶間差合格。
2
S.Dx
3.2、檢品標示濃度的準確性
偏差d的絕對值不得超過基準濃度值的1%。
3.3、瓶間差和標示濃度皆達到上述質量要求的檢品,方為合格產品。
3.4、對于合格產品按下式計算t值以判定誤差來源:
d ----
√ 24
t=-------
Sd
若t值大于2.069(t2§0.05=2.069),
表明偏差d來自系統誤差而非抽樣誤差,應通知廠家核查原因,改進質量。
附件四:
臨床檢驗體外診斷試劑生產申請表
類別: 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局制
填 表 須 知
一、每一品種、每一規格填一表。
二、類別系指:
臨床化學診斷試劑類
臨床血液學診斷試劑類
臨床化學商品標準液類
三、填表要清楚、整潔。
研制單位填報項目
-----------------------------------
|正 式 品 名 | |劑 型| |
|--------|--------------|---|-----|
|英 文 名 稱 | |規 格| |
|--------|------------------------|
| | |
|組 成 成 份 | |
| | |
|--------|------------------------|
|主要原材料 | |
|來 源 | |
|--------|------------------------|
| 制 及 | |
| 備 來 | |
| 工 源 | |
| 藝 | |
|--------|------------------------|
| 用 | | 用 | |
| 途 | | 法 | |
|--------|------------------------|
| | |
| 各 的 | |
| 組 規 | |
| 成 格 | |
| 成 標 | |
| 份 準 | |
| | |
-----------------------------------
-----------------------------------
| | |
| 成 控 | |
| 品 制 | |
| 質 標 | |
| 量 準 | |
|--------|------------------------|
| 臨 考 | |
| 床 核 | |
| 使 結 | |
| 用 論 | |
| 及 | |
|--------|------------------------|
| | |
| 成 實 | |
| 品 驗 | |
| 穩 結 | |
| 定 論 | |
| | |
|--------|------------------------|
| | |
| 注意事項 | |
| | |
|--------|------------------------|
| 研制負責人 | |申請單位| |
| 簽 字 | |簽 章| |
|--------|--------------|---------|
| 單位地址 | |電 話| |
| 及郵編 | |申報日期| |
-----------------------------------
臨床檢驗體外診斷試劑申報資料項目
1、體外診斷試劑生產申請表。
2、診斷試劑名稱(按《臨床檢驗統一名稱規程》命名),選題的目的和依據,國內外有關本方面的研究現狀或生產使用情況的綜述。
3、診斷試劑的生產工藝路線、精制方法、反應條件、所用主要原材料的來源和質量指標要求,實驗室的質量控制標準,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比較。
4、臨床使用考核數據資料。
5、送衛生部技術檢定機構檢定的連續中間試制的三批樣品的原始制造及檢定記錄,以及衛生部檢定機構的檢定報告書。
6、診斷試劑的穩定性試驗資料,結果判斷方式,至少三批試劑的有效期實驗數據和資料。
7、診斷試劑的制造及檢定規程草案。包括前言;主要原材料的來源、制造過程及質量指標;成品的組裝、質量檢定標準、保存條件及效期規定。
8、診斷試劑的使用說明書草案。包括前言;成品的主要性能指標及組成成份;操作步驟及結果判定;保存條件及效期規定。
9、產品的包裝材料及標簽。應注明試劑的主要性能指標、生產日期、效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13修訂)
2013-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01修訂)
2001-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2010-01-07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陳麗敏等10人任職的通知
2009-11-23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