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文化廳(局),各駐外使領館文化處(組),本部各司局、各直屬單位:
現將《文化藝術品出國和來華展覽管理細則》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文化藝術品出國和來華展覽管理細則
一、為加強對文化藝術品出國(含出境,下同)和來華(含港、澳地區來內地,下同)展覽事宜的歸口管理,促進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根據《文化部關于全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歸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歸口管理辦法》),特制訂本管理細則。
二、文化部歸口管理的文化藝術品出國和來華展覽的范圍包括:
(一)根據我國與外國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文化交流執行計劃和項目計劃規定互辦的文化藝術品展覽;
(二)我國與外國政府間,內地與港、澳以及民間組織間根據友好協商出國或來華舉辦的計劃外的文化藝術品展覽,其中包括無償展覽、有償展覽和兼有部分展品銷售的展覽(以下簡稱“展銷”)。
三、所有出國和來華的文化藝術品展覽項目,都要根據《歸口管理辦法》第三項“審批權限的劃分”第(一)至第(五)的規定報批。
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是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一級部門。
五、由于有償展覽和展銷具有以文補文性質,文化部所轄對外展覽機構和經文化部認定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所轄以民間名義對外的展覽機構,可以作為出國或來華有償展覽和展銷的承辦單位。承辦單位負責經辦業經批準的項目派出或接待具體事宜,受主辦單位委托對外進行聯系和商簽合同等事宜。
六、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大軍事單位、各全國性人民團體可以主辦或承辦本部門業經批準的第二條第(一)類的展覽項目和第(二)類中的無償展覽項目。
七、主辦單位舉辦第二條第(一)類的展覽項目和第(二)類中的無償展覽項目的報批內容應包括:展覽名稱、展覽內容及展品數量、展品價值、送展單位、展品作者及其簡歷、展出時間、地點、隨展人員及接待辦法等;舉辦有償展覽和展銷項目的報批內容,除以上各點外還應包括:展品價格、保險金額、酬金數額、運輸辦法、售款分成比例、付款方式、違約索賠等。與外方簽訂的意向書亦隨報批件上報。
八、出展和來展的文化藝術品由主辦單位負責審查。出展的項目需保證藝術質量,弘揚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文化藝術的水平。對來展的項目,要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文化部《關于加強引進外國藝術表演和藝術展覽管理的意見》(國辦發〔1992〕37號)的精神審查和處理。
九、出國舉辦有償展覽和展銷實行自負盈虧。其資金籌措、收入分配和管理原則如下:
(一)辦展費用,包括征集展品、包裝、運輸、保險、租用展廳、隨展人員費用等,均由承辦單位負責商外方和國內有關單位提出費用承擔方案,按規定程序報批。
(二)我隨展人員的服裝補助費和在國外期間的個人零用費,按國家規定的臨時出國人員待遇標準執行。若外方支付給隨展人員的費用高于我國規定的標準,其超出標準的部分作為辦展的國外收入。
(三)辦展的外匯凈收入(包括酬金、零用費、錄像酬金、展品出售所得等),納入承辦單位的預算外收入管理使用。
十、外國來華舉辦有償展覽和展銷時,我方承辦單位所獲收入,應沖銷接待、場租、廣告、運輸、保險等項費用。其凈收入,納入承辦單位的預算外收入管理使用。
十一、舉辦第九、十條所述展覽的外匯收入應由承辦部門向中國銀行結匯,按有關規定辦理外匯留成手續。留成額度需按外匯管理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使用。
十二、文物品出展和來展的管理細則,由文物主管部門根據《歸口管理辦法》并參照本管理細則另行制訂。
十三、本管理細則自頒布之日起施行,1990年8月發布的文化部《文化藝術品出國(境)和來華展覽管理辦法》(文外發〔1990〕99號)同時廢止。
十四、本細則由文化部負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孟輝 國家三級(中級)律師 ·工作地域:安徽, 中國 上海,中國 ·聯系方式:19965226534/18856159515 ·郵箱:18856159515@163.com 執業領域 王孟輝律師的執業領域為民商事訴訟、仲裁和家族財富管理以及合同糾紛處理,尤其在婚姻家事糾紛、家族財富傳承、合同糾紛、鐵路有關糾紛、房地產與建設工程等業務領域,具有非常豐富的實務經驗,熟知法院民商事案件的裁判規則與實務操作流程,能夠通過靈活運用爭議解決手段,為當事人提供切實可行的綜合解決方案,并最終實現當事人的目的。 王孟輝律師兼具傳統民事與現代商事法律思維和實務經驗,擅長處理重大疑難復雜民商事案件,對案件具有敏銳的專業洞察力與深入獨到的理解認識。王孟輝律師辦理過高凈值人士婚姻繼承糾紛、大型國企與民企糾紛、鐵路糾紛、建設工程類糾紛、金融票據糾紛、金融借款糾紛、互聯網侵權糾紛等諸多疑難復雜案件,處理的重大案件所涉標的額累計數百億元。其服務的客戶包括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金融機構及高凈值人士,不僅為客戶提供專項爭議解決法律服務,而且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 王孟輝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
2008-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四)
1992-04-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3-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 [修正]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2005-04-27證券交易所風險基金管理暫行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2009-05-04國務院關于做好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工作的通知
2008-08-12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2008-06-08國辦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意見
200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