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林)、畜牧、漁業、農墾、鄉鎮企業、農機化廳(委、辦、局),黑龍江、海南、廣東墾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部機關各司局、部屬各單位:
近期,一些地方相繼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影響。對此,各地農業部門和部屬各單位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深刻汲取這些事故的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切實加大安全生產、安全保衛工作力度,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確保農業生產安全?,F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增強做好安全生產和安全保衛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今年以來,各地農業部門和部屬各單位按照國家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統一部署和我部的具體工作安排,不斷加強安全生產和安全保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一些地區和單位的安全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環節,領導重視不夠,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規章制度不健全,責任制落實不下去,安全措施流于形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農業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個別行業的重、特大事故呈上升態勢。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農村個體私營企業不斷增加,農業從業人員流動加快;同時,農業安全生產基礎相對薄弱,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突發災害因素多,農業安全生產監管難度大。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又發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工作任務十分繁重,這對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業安全生產和安全保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各地農業部門和部屬各單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要從講政治、講大局、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安全生產和安全保衛工作的重要性,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不斷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認真履行安全監管職責
各地農業部門和部屬各單位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強化措施,落實責任,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作風,認真研究并做好本地區本行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要建立健全責任制,明確部門和單位“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具體工作人員為直接責任人。并把各項安全責任分解細化,切實做到職責清楚、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工作到位。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要有人負責,有人處理;對責任事故要嚴格按照有關要求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部有關行業主管司局和單位要針對當前農業生產的特點,積極采取措施,早準備、早部署、早落實,進一步加強對本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各地農業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努力避免和減少安全事故。要堅決查處拖拉機違章超載、非法載客、疲勞駕駛操作以及無牌行駛、無證駕駛等行為,確保農機安全生產。要對事故多發漁區的漁船安全生產情況開展定點監管和整治,嚴肅查處“三無漁船”和“三證不齊漁船”。努力促進漁業安全生產狀況好轉。要督促墾區切實加強對公眾聚集場所、旅游景點、道路變通、防火防爆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防止發生群死群傷事故。要進一步做好草原防火、危險化學品監管、飼料安全、動物疫情監控和生物安全管理等工作。
部機關各司局和部屬各單位要認真做好辦公大樓、實驗室、品種資源庫、展覽場館等場所的安壘保衛工作。要切實加強對重要設施、特種設備、有毒有害物資、微生物菌毒種、易燃易爆危險品倉庫等重點部位的管理,進一步加大對水、電、管線和宿舍樓、出租房屋、鍋爐房等場所和臨時人員、外來人員的監管力度,將監控責任落實到人。要加大對建筑施工場所的監管力度,既要明確單位和施工方的安全責任,也要經常督促承建單位加強安全管理。有食堂的單位,要嚴把原料采購、儲存和食品加工、保鮮關。堅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三、深化專項整治,開展安全檢查,認真排查整改事故隱患
各地農業部門和部屬各單位要針對本地區、本行業和本單位安全生產、安全保衛的薄弱環節和重大隱患,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工作,落實各項整治措施,確保取得實效。漁業部門要按照四部委關于低質量船舶專項治理活動的整體部署,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切實從源頭上嚴把漁船質量關,協助做好對非法違規造船行為的查處。農機部門要嚴格按照《道路變通安全法》以及拖拉機登記、拖拉機駕駛員考試等法律法規和規定,加強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及駕駛員的管理。
各地農業部門和部屬各單位要組織檢查人員,深入生產、科研、管理一線。對重點單位、重點場所、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等進行一次壘面、深入、徹底的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要立即進行整改,短時間內難以整改到位的,要建檔登記,進行動態監控,確保安全工作不留死角。
四、加強宣傳教育,健全規章制度。努力夯實安全工作基礎
各地農業部門和部屬各單位要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培訓,提高全員安全意識。要廣泛開展農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的宣傳報道,努力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要進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和培訓力度。大力普及安全生產和消防、保密方面的知識。以及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常識。組織開展求生、救助、消防方面的實操演練,切實增強廣大群眾的安全知識,提高從業人員防范事故、抵御風險的能力。要通過召開會議、組織培訓、開展演練等方式,使安全教育經?;?、制度化。要積極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安全生產、安全保衛的新形勢、新特點,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和安全保衛工作的規章制度,積極探索建立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努力提高安全生產監管和部屬單位安全保衛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要認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糾紛。對出現 的不安全、不穩定苗頭,要及時化解和消除。要妥善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做好政策解釋,保持穩定。對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對涉及干部職工切身利益和群眾普遍關心的事項,要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積極穩妥地進行處理。
五、建立健全應急反應機制,認真落實值班制度。及時報送事故情況
各地農業部門和部屬各單位要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制定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反應機制。不斷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安壘事故的能力,確保發生異常情況后能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做到有條不紊,及時處理。在處置突發事故和緊急事件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確保人身安全。要嚴格落實值班安排,相關領導要在崗值班(帶班),確保聯絡暢通。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和安全保衛事件后,領導干部要及時趕到現場,靠前指揮,沉著直對。要嚴格執行事故和緊急事件報告制度,發生事故后,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情況。
農業部值班室電話:010-64192316,傳真:010-65001869;辦公廳保衛處電話:010-64192220;部安委會辦公室電話:010-64192512,傳真:010-64192551.
二00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1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0-01-01各級地方人民檢察署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1996-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3-02-28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
1987-06-2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