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制度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要解決居民的住房困難,不斷改善居住條件,合理引導消費,逐步實現住房商品化。
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指出,今后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加快住房建設。要把進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狀況,作為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即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的重要內容之一。搞好住房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
全國鐵路系統的住房制度改革,在貫徹國家房改政策、措施的同時,充分考慮鐵路“高、大、半”的特點,安全生產的要求,以及鐵路的計劃、財務、勞資和固定資產等由鐵道部集中管理的實際情況,處理好條塊結合的關系,逐步完善有關政策措施,積極穩妥,因地制宜,方式多樣地繼續推進住房制度改革。
一、目 標
鐵路住房制度改革立足于轉換機制,以加快住房建設的步伐,盡快改善職工住房條件,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中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具體目標是:
第一步,“八五”期間從鐵路目前人均居住面積6平方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實際情況出發,重點圍繞“解危”、“解困”,基本解決危險住房和人均居住面積在3—4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難戶和無房戶問題,爭取人均居住面積達到7平方米,縮小與全國人均居住面積的差距。
第二步,到2000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或超過8平方米,使鐵路職工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二、基本原則
鐵路系統住房制度改革,在認真貫徹國家、企業個人共同負擔;租、售、建并舉;因地制宜,分散決策;機制轉換等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結合鐵路實際,積極組織實施,并按“政策按中央,方案系統定,資金自循環,交叉隨地方”的原則,處理好條塊結合的關系。
1、政策按中央
鐵路必須按照中央政策、措施,開展本系統的住房制度改革。
2、方案系統定
鐵路系統房改的基本原則、政策和措施由鐵道部按中央政策和有關規定統一制定,房改的具體實施方案由部屬各企業根據部的統一要求,參照所在地政府房改的部署,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方案要征求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的意見,取得地方支持,并報鐵路上一級主管部門審批。部屬機車車輛工廠的方案,要在征得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同意后,報鐵道部審批。
鐵路住房制度改革的進度一般應與地方同步,但有條件的單位要爭取先于地方開展。
3、資金自循環
鐵路房改的資金,如住房公積金、租賃保證金、提租后增收的租金及出售公房的收入等,均納入鐵路系統單位住房基金,使房改資金在鐵路內部調劑,自我發展。
4、交叉隨地方
交叉住房部分(指鐵路職工承租非鐵路公房,非鐵路職工承租鐵路公房)執行地方房改實施方案。非鐵路職工交納的租金,按規定比例交地方統籌。如鐵路單位實行房改,而地方尚未進行房改,應按國務院房改辦(90)房改字第03號文的精神,執行鐵路房改的規定。
三、鐵路住房制度改革的具體政策
1、合理調整現有公有住房租金
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公有住房的租金標準。1995年年底前要分步提高到包括維修費、管理費、折舊費三項因素的水平;2000年年底前要提高到包括維修費、管理費、折舊費、投資利息和房產稅五項因素,即成本租金水平。
提租應考慮職工承受能力,給予適當補償。補償資金的主要來源是企業事業單位的住房基金,不足部分,按國務院國發〔1988〕11號文等有關文件的規定,有控制地列入成本。對條件艱苦和邊遠地區沿線的住房,可適當提高補償比例。對超標準多占住房的要加收租金。
2、出售公有住房
積極穩妥地向職工出售公有住房。對新竣工的公有住房實行先賣后租。除鐵路用地內將來有可能影響鐵路改、擴建的住房和不在鐵路用地內但地方政府規定不宜出售的住房外都可出售。售房的具體范圍由各鐵路局制定,售房的方式可以多樣,如實行抵押貸款售房等。
職工購買鐵路公有住房,在國家規定面積以內,實行標準價,購房后擁有部分產權,可以繼承和出售給原產權單位,但不準出租、轉讓和改變原住房性質,出售全部產權的住房需經鐵路局批準;超過國家規定住房標準的部分按市場價計價,每個職工家庭只限購買一套標準價住房,職工調轉工作,把住房售給原單位后,到新單位可優先購署標準價住房。
售房價格應征得上一級房產主管部門同意后,報所在地政府審批(指市、地級以上政府)。對擅自降價出售公有住房和倒賣公有住房的要嚴肅查處。
出售后的住房,應妥善解決維修和管理問題。
3、實行新房新制度
為了使新建住房不再進入舊的住房體制,有利于今后住房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對新竣工的公有住房(包括遷出騰空后待分配的舊房),實行新房新租,優先出租給無房戶和住房困難戶的辦法。租住新房可采用租金標準高于同類舊房的辦法,也可同時收取一定數額租賃保證金。租賃保證金由承租人向鐵路產權管理單位(至少為分局級)繳納,繳納標準由產權管理單位制定。租賃關系終止時,由產權管理單位一次歸還承租人。
4、積極推行集資建房,合作建房
充分發揮國家、集體、職工個人投資建房的積極性,實行集資建房和合作建房,是現階段加快鐵路住房建設,引導消費的有效措施,應積極組織,大力推行。集資建房要貫徹誰集資誰得益的原則。集資建房的產權歸鐵路所有,負責管理和維修,職工個人只擁有住房使用權。
集資方案由各單位自行制定,但方案應有利于建房資金實現良性循環,使集資辦法能持久推行。
對集資修建的符合出售條件的住房,要逐步出售給職工。
在有條件的單位可建立合作建房組織。
積極支持個人參與有組織的自建住房,但應加強規劃和用地管理,嚴禁以權謀私,違者嚴肅查處。
5、建立住房基金
各鐵路企業要通過多種形式,多渠道籌建住房改革資金,建立企業住房基金和住房公積金。
企業住房基金的主要來源可是:
(1)部撥建房資金(包括基建投資和部分折舊費等);
(2)企業自有資金;
(3)職工交納的住房租賃保證金、集資款等;
(4)出售公有住房的收入;
(5)提租增加的收入在保證維修、管理費支出后的剩余部分。
住房公積金屬于職工個人住房基金,其中企業提供的暫不超過標準工資的5%(用企業住房基金轉換,不足部分,按國家政策規定,有控制地列入成本),個人提供的數額各單位參照地方規定自定。
企業住房基金和住房公積金應建立專項帳戶,用于住房改革和住房生產、經營,不得挪作他用。
6、優先解決以下幾部分職工的住房困難
(1)運輸生產第一線主要工種和關鍵崗位的職工;
(2)條件艱苦的邊遠地區職工;
(3)長期在鐵路沿線工作的職工;
(4)勞動模范和有貢獻的知識分子。
鐵路住房制度改革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長期性工作,是關系到廣大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并組成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工作機構,加強對住房制度改革的領導,精心組織,縝密安排。加強與地方政府的聯系,積極爭取地方的支持和幫助。加強宣傳教育和政治工作,使廣大職工充分認識實行住房制度改革的目的、意義和有關政策。對房改方案、政策措施,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集思廣益,并及時協調解決實施中的困難和問題,以利于運輸安全和職工隊伍的穩定。
鐵道部將根據鐵路住房制度改革指導性方案制定實施細則。
(12個鐵路局住房制度改革指導性方案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
2016-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2009年修訂)
2009-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2010年修正)
2010-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2011-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9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2008-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的決議
1980-08-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1993)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7-05-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修訂)
1999-10-31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