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上海市、深圳市、青島市國有資產管理局(辦公室),國務院各部委、直屬機構,各總公司、集團公司:
近日,財政部、國家經貿委、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又聯合發出了《關于做好國有資本保值結果計算與確認工作的通知》(財統字〔2001〕2號),對2001年全國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考核確認工作進行了部署。為便于各地區、各部門(企業集團)按照三部委《通知》精神認真做好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考核確認工作,現就有關具體問題補充通知如下:
一、關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考核工作表
(一)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考核確認工作中的基礎數據,由計算機從被考核企業的2000年度匯總會計報表中自動提取,作為“上報數”,生成“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結果確認表”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計算表”,隨年度會計報表一并上報,企業不再另行填報。表中的“核定數”和“確認數”由考核部門對企業上報數進行審核確認后填寫。
在考核確認過程中,被考核企業“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結果確認表”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計算表”的“上報數”與匯總會計報表數據不一致的,需由企業法人代表簽字蓋章,另行上報,并附上說明材料。
(二)企業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考核的確認結果,根據考核部門核定的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與行業標準值對照后得出,包括完成情況和所處行業水平兩部分內容。1、完成情況分3種類型,根據核定的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實際值確定,大于100%為增值,等于100%為保值,小于100%為減值。2、所處行業水平分5種情況,將核定的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實際值與行業標準值進行比較后,大于等于優秀值的為優秀水平,同理可判斷出良好水平、平均水平和較低水平,低于較低值以下的為較差水平。
(三)對于上年度和本年度連續兩年虧損的企業,應根據增虧或減虧情況,按照財統字〔2000〕2號文件的規定,依據匯總會計報表相關指標由計算機分別計算出增虧幅度或減虧幅度,填列在“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結果確認表”中。
為使考核部門了解企業經營效益等情況,在“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結果確認表”中由計算機自動提取計算列示3項補充指標,即利潤增長率(該指標計算時剔除了利潤總額為負數的情況)、利潤總額和所有者權益總額。
(四)年初或年末國家所有者權益為負值時,不計算保值增值率,只根據年初及年末國家所有者權益數據額做出判斷,對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完成情況分以下幾種情況:1、年初權益為負值,年末權益為正值時,完成情況視同為增值。2、年初權益為正值,年末權益為負值時,完成情況視同為減值。3、年初、年末權益均為負值,且年末權益大于年初權益的,完成情況視同為增值。4、年初、年末權益均為負值,且年末權益小于年初權益的,完成情況視同為減值。
對以上4種特殊情況,考核部門必須在確認意見中作特別說明。
(五)企業實際完成的保值增值率以考核部門核定數為準,并由考核部門在結果確認表中簽署確認意見后加蓋公章生效。
二、關于考核工作程序
(一)確定考核對象。考核部門在確定了考核對象后,通知被考核企業,并提出工作要求。
(二)被考核企業報送考核材料。被確定為考核對象的企業在上報企業年度匯總會計報表的同時,報送保值增值考核工作表,并附送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復印件),以及企業當年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完成情況和國家所有者權益客觀因素增減事項的說明材料。其中客觀因素增減事項應提供有關部門或機構的批復文件、證明文件的復印件。
考核對象為企業集團的,應以集團合并會計報表中的國家所有者權益數為考核依據。
(三)考核部門審核。其基本步驟為:1、核實企業提供的基礎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及考核口徑的變動情況;2、審核各項客觀因素對企業國家所有者權益的影響;3、計算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指標實際完成值;4、對照財政部統一頒布的《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標準值》,得出保值增值考核確認結果;5、考核部門在“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結果確認表”上出具確認意見。
(四)匯總報送考核結果。年度考核確認工作結束后,各級財政(國資)部門對本級企業的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考核確認結果進行匯總分析,上報上一級財政(國資)部門,并提交同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各省、區、市財政廳(局)和上海、深圳、青島市國有資產管理局(辦公室)在向財政部(統計評價司)報送匯總分析時要附上保值增值結果匯總軟盤(一式兩份)和“——省(區、市)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考核確認工作完成情況表”(見附件)。中央有關部門要將對未脫鉤企業的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考核確認結果匯總分析和匯總軟盤報財政部備案。
三、有關指標計算和客觀因素調整
(一)年初、年末國家所有者權益數根據企業實收資本的國有資本出資比例,依據年度匯總會計報表中的所有者權益數計算得出。
(二)各項分析指標基礎數據均取自年度匯總會計報表。根據財統字〔2000〕2號文件中的規定,其中所有者權益、資產總額取自資產負債表;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取自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不良資產總額包括三年以上應收賬款、長期積壓商品物資和不良長期投資,取自基本情況表。
(三)國家所有者權益因客觀因素增加值,反映考核期間企業自身經營以外增加的國家所有者權益,包括以下內容:1、國家直接或追加投資增加:反映考核期間因國家和授權投資機構直接投資或追加投資而使得企業國家所有者權益增加的數額。2、無償劃入增加:反映考核期間政府將其他企業的國有產權的全部或一部分無償劃入本企業而引起國家所有者權益增加的數額。3、按國家規定進行資產重估(評估)增加:反映企業在考核期間因資產重組、產權變動等原因進行資產重估、評估(包括對土地的評估)而增加的國家所有者權益。4、清產核資增加:反映企業考核期間進行清產核資后,經國家批準增加的國家所有者權益。5、接受捐贈增加:反映考核期間企業接受他人捐贈而增加的國家所有者權益。6、債權轉股權增加:反映考核期間實行債轉股后經國家批準增加的國家所有者權益數額。7、中央和地方政府確定的其他客觀因素增加:指考核期間上述因素以外的其他客觀原因影響企業國家所有者權益,并經中央和地方政府認可的增加數,如“撥改貸”、各項基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和資本公積的部分,產權界定增加以及享受稅收返還增加流動資本等,企業因發生潛虧而虛增的國家所有者權益也應視為客觀因素增加。
(四)國家所有者權益因客觀因素減少值,包括以下內容:1、經國家專項批準核銷減少:反映考核期間經國家專項批準核減國家所有者權益。2、無償劃出減少:反映考核期間國家采用無償劃國有產權或分立的方式,使原企業國家所有者權益減少的數額。3、按國家規定進行資產重估(評估)減少:反映企業在考核期間因資產重組、產權變動等原因進行資產重估、評估(包括上地評估)后減少的國家所有者權益。4、清產核資減少:反映考核期間企業進行清產核資經批準減少的國家所有者權益數額。5、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因素而減少:反映考核期間因自然災害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企業資產的損失,進而減少國家所有者權益的數額。6、中央和地方政府確定的其他客觀因素減少:指考核期間上述因素以外其他客觀原因影響國家所有者權益,并經中央或地方政府認可的減少數。如考核期間消化了以前年度的潛虧,考核期間上繳政府或國家股東的利潤分紅等。
(五)按照財企〔2000〕295號文件通知,企業今年不再實行住房基金和住房周轉金管理制度,現有住房周轉金余額做調整期初未分配利潤處理,故確認辦法中相應的住房周轉金不再作為客觀因素考慮。尚未按規定調整的企業,仍作為客觀因素增減項處理。
(六)扣除客觀因素后國家所有者權益期末數=年末國家所有者權益數-國家所有者權益因客觀因素增加值=國家所有者權益因客觀因素減少值。
附件:省(區、市)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考核確認工作完成情況表(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于07年預算執行情況與08年預算的決議
2008-03-18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保健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職業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2-27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遼寧蛇島老鐵山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通知
2011-03-12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通知
2010-01-11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