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2003-1-30
國有文教企業年度決算是國家財政決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企業財會管理,監督企業財會活動的重要手段。根據今年國家財稅等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為做好1994年國有文教企業年度決算編審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抓好年度決算的編審工作,嚴格執行國家的各項財政稅收政策和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督促企業按時、保質完成決算編報工作。在匯編本地區、本部門國有文教企業年度決算時,應按照“先審后匯”的原則進行,并按時完成匯編上報任務。
二、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財政部(94)財工字第42號《關于財稅改革、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后有關企業財務問題處理的通知》和(94)財商字第221號《關于商品流通企業在稅制改革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后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93)財會字第83號《關于印發企業執行新稅制條例有關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和(94)財會字第25號《關于印發“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的暫行規定”的通知》等有關規定,做好國有文教企業財務處理與稅制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等改革的銜接工作。
1、企業購進存貨等貨物或接受勞務,應按照實際應付的全部款項扣除增值稅專用發票或完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后計價,并據此進行成本、費用的核算。
2、企業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時,按照應收的全部款項扣除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增值稅后作為銷售收入。企業按照銷售收入和規定的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扣除購進貨物時的進項稅額的余額,交納增值稅。但企業購進的貨物以及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應從進項稅額中轉出,作為待處理財產損失處理。
3、對企業1994年期初庫存的各種材料、在產品、自制半成品、產成品、商品等,要進行全面清理。期初存貨已征稅款中尚未抵扣的部分,轉作待攤費用單獨反映,按國家統一規定處理。
4、企業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直接用于免稅項目,進項稅額按規定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其存貨計價,成本費用核算等,仍按分行業的企業財務制度執行。
三、根據新的增值稅計征辦法,企業銷售收入為不含稅銷售收入,企業按銷售凈收入的一定比例據實列支的業務招待費等,均按不含稅銷售收入掌握列支。同時,《電影、新聞出版企業財務制度》規定的財務評價指標中的銷售利稅率相應改為銷售利潤率。
四、嚴格企業成本費用的管理,企業“遞延資產”應按國家規定的項目進行列示,分期處理。各級財政部門應對企業遞延資產的分期攤銷計劃和實際處理情況進行審查監督,防止企業潛虧。
五、企業工資的列支問題按財稅字(1994)009號文件第五條的規定執行。未實行工效掛鉤的中央文教企業,實行計稅工資的辦法,計稅工資的月扣除最高限額為500元/人,超過標準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六、企業按計稅工資總額14%提取的福利費,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企業福利費超支部分,經主管財政機關批準,可計入成本費用,在納稅時進行調整。
七、國家財政列支的政策性補貼,如政策性出版虧損補貼、報紙紙張價格補貼、教材補貼等用于虧損補貼的,企業一律通過“應收補貼款”科目核算,并納入企業利潤總額。對各項補貼款是否進行納稅調整,由主管財稅機關確定。
八、企業稅后利潤的分配,應嚴格執行新制度的有關規定。盈余公積金按不低于10%的比例提取,但企業提取的公益金不得大于企業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盈余公積金。在“八五”期間,國家留給企業的未分配利潤,應大部分轉為盈余公積金,小部分可轉為公益金,具體比例由主管財政機關核定。
九、嚴格企業資本公積金和盈余公積金轉增資本金的審批工作。國有文教企業資本公積金和盈余公積金數額較大的,應由企業提出申請,報經主管財政機關審批后轉增資本金,但轉增資本金后的盈余公積金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25%。
十、從1994年起,企業不再向主管部門上交稅后利潤。企業主管部門可按照財稅字(1994)009號關于印發《企業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規定》的通知精神,在財政稅務機關審批核定的比例之內收取一定的行政管理費,在“八五”期間,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企業主管部門收取的這部分行政管理費只得用于文教企業的發展,不得用于其他開支。企業主管部門節余的管理費可結轉下年度使用,但應相應核減下年度的提取比例或數額,具體比例由企業主管部門商主管財政稅務機關核定。
十一、企業納稅調整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及其細則和財政部(94)財工字第42號文件等規定執行。除國家統一規定可以進行納稅調整的項目以外,一律不得進行納稅調整;對國家規定實行納稅調整的項目,實際發生額高于國家規定標準的,按規定進行納稅調整;實際發生額低于國家規定標準的,按實際發生額扣除,不得進行納稅調整。
十二、各級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出版社開支社外及業余加工費的管理和監督。對定額管理制度不健全,編輯人員不實行坐班制,又未制定具體的定額標準或實施辦法的出版社,一律不得開支社外及業余加工費;對確需開支社外及業余加工費的出版社,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總額12%的限額內據實列支。
十三、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加強“文教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管理和監督。從1993年至1997年,各級財政應按宣傳文化企業上年上繳所得稅的實際入庫數列支出預算,建立“文教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原建立的城市專業電影院維修改造專款和出版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結余部分一并轉入“文教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進行管理。對該項資金以撥款方式扶持新華書店網點建設、企業技術改造等項目的,企業收到該項補貼即作為國家資本金處理;對以借款方式投入企業的,作為企業負債處理。
十四、國有文教企業改組為股份制企業以及國有股權占25%(含25%)以上的股份制文教企業,其會計報表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分戶單獨報財政部文教行政司。
十五、各級財政部門要主動協助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積極落實財政部財清字(1994)8號《關于印發〈一九九四年清產核資資產價值重估實施細則〉的通知》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財清(1994)9號《關于印發〈一九九四年清產核資中核實國有資金的具體規定〉的通知》精神,按照有關依據和程序,監督企業做好清產核資工作,核實國有資金規模,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避免企業利用清產核資之機,通過低估、重復核銷等手段,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資產登記失實。對清查出因客觀原因造成的資產凈損失,原則上計入企業損益,數額較大計入損益企業難以承受而需要沖減公積金和資本金的,一律上報主管財政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并按盈余公積金、資本公積金和資本金的順序進行沖減,但沖減資本金以《公司法》規定的注冊資本為限。對資產評估(重估)形成的資產凈增值,以及抵沖資產盤虧后的資產凈盤盈,計入國家資本金。清產核資結束后,財政部門要督促企業及時做好相應的調帳工作,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
十六、各級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應認真編好1994年財務報告的財務情況說明書。財務情況說明書除按新制度規定說明生產經營、利潤實現和分配、應收帳款的主要內容及問題、應付福利費和公益金的提取使用、資金增減或周轉、財務收支、稅金交納、各項財產物資變動等情況外,還應重點說明新稅制實施后企業的稅負變化情況和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情況以及未交利潤、未彌補虧損、企業決算反映的繳撥款與金庫數不一致的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09年修正)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11修訂)
2011-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
2010-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2008-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02-10-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
2016-07-01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