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guī)范公安機關的行政復議活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以下簡稱行政復議法),結合公安工作的實際,現(xiàn)就公安機關貫徹實施行政復議法的若干問題,作出如下規(guī)定。
一、行政復議申請
1. 對公安部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 向公安部申請行政復議。
對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市(地、州)、縣(市)公安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公安機關的上一級公安機關或者該公安機關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對城市公安分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城市公安分局隸屬的城市公安局申請行政復議。
對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市(地、州)公安廳、局直屬的公安局、公安分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直屬公安局、公安分局隸屬的公安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對公安派出所依法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公安派出所隸屬的公安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2.對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所屬的公安消防機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公安消防機構的主管公安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3. 對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市(地、州)、 縣(市)公安機關所屬的公安交通管理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公安交通管理機關的主管公安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對城市公安分局所在地的公安交通管理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城市公安分局申請行政復議;與城市公安分局不在同一行政區(qū)域的,向該城市公安局申請行政復議。
對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公安交通管理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公安交通管理機關的主管公安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4.對已改職業(yè)制的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隸屬的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申請行政復議;對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公安部申請行政復議。
對未改職業(yè)制的邊防檢查站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主管的公安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5. 對特區(qū)檢查站、毗鄰港、 澳的邊防支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隸屬的公安廳、局申請行政復議。
對邊防分局(支隊)、邊境檢查站(二類口岸、通道)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所在地的市(地、州)公安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對邊防工作站、邊防公安檢查站、邊防派出所依法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的公安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6. 對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作出的勞動教養(yǎng)決定不服的, 向該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的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勞動教養(yǎng)管理委員會申請行政復議。
7. 對公安機關所屬的其他職能部門依據(jù)法律、 法規(guī)授權,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該職能部門的主管公安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8.對打架斗毆等情節(jié)輕微的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賠償、負擔醫(yī)療費用的調解或者其他處理,當事人不服的,按照行政復議法第8條第2款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規(guī)范性文件的審查處理
9. 根據(jù)行政復議法第7條的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jù)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guī)范性文件不合法,可以一并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guī)范性文件的審查申請。
10. 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公安機關有權對下列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審查:
(1)本級公安機關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2)下級公安機關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經審查,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公安機關對認定不合法的規(guī)范性文件,按以下原則處理:
(1)屬于本級公安機關制定的, 應當在30日內予以廢止或者作出修訂;
(2)屬于下級公安機關制定的, 應當在30日內予以撤銷或者責令30日內予以廢止或者作出修訂。
11. 公安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對下列規(guī)范性文件應當轉送:
(1) 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公安機關的上級行政機關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2)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公安機關無權處理的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
規(guī)范性文件的轉送,原則上按以下規(guī)定辦理:
(1)對上級行政機關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轉送至制定該規(guī)范性文件的機關;
(2) 對與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公安機關同級的其他行政機關或該行政機關的下級機關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轉送至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公安機關同級的行政機關。
12. 對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公安機關與其他行政機關聯(lián)合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商聯(lián)合制定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政機關辦理。
三、行政復議期限
13. 公安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jù)的法律中規(guī)定的行政復議申請的期限少于60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的,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
14. 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公安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于60日的,從其規(guī)定。但是,由于案件情況復雜,不能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根據(jù)行政復議法第31條的規(guī)定,可以延長30日,并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
法規(guī)、規(guī)章和規(guī)范性文件中規(guī)定的行政復議決定期限少于60日的,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行政復議法第31條的規(guī)定,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四、公安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
15. 根據(jù)行政復議法第3條的規(guī)定, 公安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是指:
(1)公安部法制局;
(2)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公安廳、局的法制處、室;
(3)市(地、州)、縣(市)、市轄區(qū)的公安局、公安分局的法制處、科、股;
(4)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
五、其他
16. 本意見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意見發(fā)布以前公安部制定的有關規(guī)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
17.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公安廳、局可根據(jù)本意見,并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2010年)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一號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廢止部分法律的決定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2008修訂)
2008-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6修正)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統(tǒng)計法(96修正)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xié)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醫(yī)療器械監(jiān)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互聯(lián)網(wǎng)上網(wǎng)服務營業(yè)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qū)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qū)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yè)健康發(fā)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jié)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