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提高礦山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保護勞動者的身體健康,發揮農民在礦山生產建設中的作用,根據礦山生產勞動的特點,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全民所有制礦山企業。
第三條 礦山企業所需的勞動力,除技術復雜的工種以外,應逐步實行農民輪換工制度。
農民輪換工,從農村社隊招收,在礦工作期間是職工隊伍的一部分,政治上應與所在單位的固定職工一視同仁,但其社員身份不變,戶糧關系不轉。為了保護農民輪換工的身體健康,到期必須輪換,返回農村,不得連續使用。
第四條 企業招用農民輪換工,可以同縣有關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也可以同公社(或鄉政府有關單位,下同)簽訂勞動合同,然后再由縣有關單位或公社同農民輪換工簽訂相應的勞動合同;有的也可以由企業直接同農民輪換工簽訂勞動合同。企業同縣、公社或農民輪換工簽訂勞動合同后,應到當地公證處辦理公證,并報企業主管部門和當地勞動部門備案。
勞動合同的主要條款應包括:招用人數、招工條件、使用期限、生產任務、勞動保護、勞動紀律和獎懲辦法、工資和勞動保險待遇、違反合同的責任以及雙方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
簽訂勞動合同,必須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貫徹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勞動合同一經簽訂,即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必須嚴格履行。
企業或縣、公社、農民輪換工要求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時,必須有正當理由,并提前兩個月向對方提出,經雙方協商同意,簽訂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一方擅自解除合同而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時,應負賠償責任。
勞動部門有監督檢查有關各方履行勞動合同的責任和權力。
第五條 企業招用農民輪換工,必須在國家下達的勞動工資計劃之內,有勞動計劃指標,經企業主管部門和勞動部門批準實行單位產品工資含量包干的礦山企業,在不超過包干的工資含量的條件下,可以自行招用農民輪換工,不受勞動計劃指標的限制。招收的農民輪換工,必須安排在井下采掘第一線和井上需要進行輪換的生產崗位,不準借調從事其他工作或轉為固定職工。
招收農民輪換工,應選擇經濟條件較差、勞動力富余的地區,并且要相對集中,不要過于分散。具體招工地點,由企業提出,報經當地勞動部門同意。
招收農民輪換工,企業應同縣、公社密切配合,實行公開招收,自愿報名、全面考核,擇優錄用。農民輪換工的基本條件是:(一)政治表現好;(二)年滿二十周歲至三十周歲的男性農民(個別工種可放寬到三十五周歲);(三)身體檢查合格,能堅持繁重體力勞動;(四)家庭有富余勞動力,合同期間能在礦堅持正常生產。
農民輪換工被錄用后,因身體健康狀況或其他原因不能適應生產要求時,經企業同意可以提前離礦,企業也可以按合同規定予以辭退;違反勞動紀律的,企業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處理,直至除名或開除。上述農民輪換工由簽訂合同的縣或公社負責退回原所在生產隊,并按企業的要求及時補充缺員。
第六條 農民輪換工的使用期限,由企業根據生產需要和保護勞動力的要求確定,一般為三至五年,不得延長。
第七條 農民輪換工進礦后應有三至六個月的熟練期。熟練期內的工資待遇,與同工種固定工相同;期滿后的工資待遇,應高于固定工。資金、下井津貼、夜班津貼、保健津貼、班中餐、副食品價格補貼等,均應與固定工人相同。進礦滿一年后,可享受探親假待遇。探親假每年十五天(包括路程在內),工資照發,路費報銷。錄用后來礦和按合同規定正常離礦的路費,可以報銷。
農民輪換工年出勤超過二百五十個工日的,每滿一年,由企業加發一個月本人原標準工資,于合同期滿時發給。
第八條 農民輪換工患病、負傷、致殘、死亡后的待遇,按下列規定處理:
(一)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工醫療期以三個月為限,醫療費和停工醫療期間的生活費待遇與固定工人相同。病愈后不能繼續從事原工作的,或停工醫療到期尚未痊愈的,企業可以辭退。因停工醫療到期尚未痊愈被辭退的,企業可以酌情發給一至二個月本人原標準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二)因工負傷,由企業給予免費醫療,并按月發給相當于本人原標準工資的生活費。醫療終結(一般以六個月為限),經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的,由簽訂合同的縣或公社送回原所在生產隊安置,由企業發給因工致殘撫恤費。因工致殘撫恤費的標準為:
(1)全部喪失勞動能力、飲食起居需人扶助的,按本人原標準工資百分之九十按月發給,并可根據實際情況按月發給護理費,直至死亡止。護理費標準與固定工人相同。
(2)全部喪失勞動能力、飲食起居不需人扶助的,按本人原標準工資百分之八十按月發給,直至死亡止。
(3)大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按本人原標準工資百分之六十按月發給,直至恢復勞動能力或死亡止。
(4)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根據其傷殘程度,一次發給六至十二個月本人原標準工資的因工致殘撫恤費。
(三)非因工死亡的,由企業一次發給兩個月本企業平均工資的喪葬補助費,并發給其供養直系親屬三個月本人原標準工資的救濟費。
(四)因工死亡或因工致殘全部喪失勞動能力回鄉安置后死亡的,由企業一次發給三個月本企業平均工資的喪葬補助費。并按月發給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至受供養者失去受供養條件時止。其標準為:供養直系親屬一人者,為死者本人標準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五;二人者,為百分之四十;三人及三人以上者,為百分之五十。
(五)患矽肺病的醫療和生活待遇,按照固定工的辦法處理。
前款第(二)項、第(四)項規定按月發給的撫恤費,經企業和簽訂合同的縣、公社或農民輪換工協商同意,也可以采取一次性支付的辦法,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按照本條規定應發的各種費用,由企業統一與簽訂合同的縣或公社結算,再由他們按規定發給本人或其家屬。企業按本條規定發給各種費用后,其他善后問題一律由簽訂合同的縣或公社負責處理。
第九條 農民輪換工在礦工作期間,主要由企業負責管理。
企業對農民輪換工要和對固定工一樣,對他們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幫助他們盡快掌握生產技術,提高勞動效率。
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勞動保護的規定,對農民輪換工進行安全生產和操作規程教育,經考核合格方準參加生產勞動。農民輪換工的勞動保護用品,由企業按同工種固定工的標準免費發給使用;離礦時未到規定使用期限的,應歸還企業或者作價給個人。勞動保護用品由企業所在地的商業部門按規定統一供應。
企業要象關心固定工人一樣關心農民輪換工的生活,妥善解決他們的食、宿以及其他生活問題。
農民輪換工在礦工作期間,應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遵守紀律,服從分配,堅持出勤,積極勞動,愛護國家財產,保證完成規定的各項生產任務,為四化建設積極做出貢獻。
第十條 簽訂合同的縣或公社要協助企業做好對農民輪換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并認真做好人員補充更換、傷亡事故處理等工作。根據企業要求,簽訂合同的縣或公社可派帶隊干部駐礦,協助企業搞好農民輪換工的管理工作。
企業要按月向簽訂合同的縣或公社交納相當于在礦農民輪換工當月標準工資總額百分之三左右的管理費,作為管理農民輪換工的費用。
第十一條 農民輪換工在礦工作期間的口糧,由當地糧食部門按同工種固定工人的標準供應加價糧(按超購價加費用供應)。因工致殘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以及患矽肺病的,離礦回鄉后的口糧,由當地糧食部門供應平價糧。
第十二條 農民輪換工向所在社、隊交納的公益金,總計不要超過本人標準工資的百分之五。農民輪換工仍享有社員待遇,所分責任田、自留地應予保留。
第十三條 執行本條例或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雙方應及時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任何一方均可向當地勞動部門申請調解或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四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條例,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制定實施辦法。
第十五條 本條例由勞動人事部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本條例發布以前,企業使用農民輪換工發生的病、傷、殘、亡,凡是已經按合同規定處理了的,一律不再改變;尚未處理的,可按本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2018修正)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條例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
2017-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接受雪克來提·扎克爾辭去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
2014-0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訂)
1996-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及調整2007年末國債余額限額的決議
2007-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06修訂)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4-21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