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已經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02年8月5日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決定,把電子政務建設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信息化工作的重點,政府先行,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落實這一決定,對于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挑戰,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質量和效率,增強政府監管和服務能力,促進社會監督,實施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一步推進,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已經起步。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國務院有關部門相繼建設了一批業務系統,“金關”和“金稅”工程取得顯著成效,辦公自動化、政務信息化也取得較大成績。但從總體上看,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仍處于初始階段,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網絡建設各自為政,重復建設,結構不合理;業務系統水平低,應用和服務領域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滯后,互聯互通不暢,共享程度低;標準不統一,安全存在隱患,法制建設薄弱。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解決。電子政務建設事關信息化發展的全局,為做好“十五”期間電子政務建設的各項工作,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十五”期間,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對政務工作的要求,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監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通過積極推廣和應用信息技術,增強政府工作的科學性、協調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國電子政務建設要堅持以下原則:
——統一規劃,加強領導。電子政務建設必須按照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制定總體規劃,避免重復建設。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同志要親自抓,防止各自為政。要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部門與部門的關系,明確各自的建設目標和重點,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分類指導,分層推進,分步實施。
——需求主導,突出重點。電子政務建設必須緊密結合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體制改革,根據政府業務的需要,結合人民群眾的要求,突出重點,穩步推進。要講求實效,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當前要重點抓好建設統一網絡平臺、建立標準、健全法制,建設和整合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業務系統。
——整合資源,拉動產業。電子政務建設必須充分利用已有的網絡基礎、業務系統和信息資源,加強整合,促進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益。要在符合標準的條件下優先使用國產設備與軟件,逐步推進系統建設、運行維護的外包和托管模式,帶動我國信息產業發展。
——統一標準,保障安全。加快制定統一的電子政務標準規范,大力推進統一標準的貫徹落實。要正確處理發展與安全的關系,綜合平衡成本和效益,一手抓電子政務建設,一手抓網絡與信息安全,制定并完善電子政務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二、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十五”期間,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目標是:標準統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務信息網絡平臺發揮支持作用;重點業務系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基礎性、戰略性政務信息庫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信息資源共享程度明顯提高;初步形成電子政務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立規范的培訓制度,與電子政務相關的法規和標準逐步完善。這些工作完成后,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部門的管理能力、決策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將得到較大改善和加強,電子政務體系框架將初步形成,為下一個五年計劃期的電子政務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十五”期間,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任務是:
(一)建設和整合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為適應業務發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復建設,要加快建設和整合統一的網絡平臺。電子政務網絡由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構成,兩網之間物理隔離,政務外網與互聯網之間邏輯隔離。政務內網主要是副省級以上政務部門的辦公網,與副省級以下政務部門的辦公網物理隔離。政務外網是政府的業務專網,主要運行政務部門面向社會的專業性服務業務和不需在內網上運行的業務。要統一標準,利用統一網絡平臺,促進各個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要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形成統一的電子政務內外網絡平臺,在運行中逐步完善。
?。ǘ┙ㄔO和完善重點業務系統。為了提高決策、監管和服務水平,逐步規范政府業務流程,維護社會穩定,要加快12個重要業務系統建設:繼續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辦公業務資源系統、金關、金稅和金融監管(含金卡)4個工程,促進業務協同、資源整合;啟動和加快建設宏觀經濟管理、金財、金盾、金審、社會保障、金農、金質、金水等8個業務系統工程建設。業務系統建設要統一規劃,分工負責,分階段推進,黨的工作業務系統建設方案由中共中央辦公廳研究提出。
?。ㄈ┮巹澓烷_發重要政務信息資源。為了滿足社會對政務信息資源的迫切需求,國家要組織編制政務信息資源建設專項規劃,設計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啟動人口基礎信息庫、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基礎信息庫、宏觀經濟數據庫的建設。
(四)積極推進公共服務。各級政務部門要加快政務信息公開的步伐。在內部業務網絡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部門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推動各級政府開展對企業和公眾的服務,逐步增加服務內容、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近兩年重點建設并整合中央和地方的綜合門戶網站,促進政務公開、行政審批。社會保障、教育文化、環境保護、“防偽打假”、“掃黃打非”等服務。
(五)基本建立電子政務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要組織建立我國電子政務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框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體制,建立電子政務信任體系,加強關鍵性安全技術產品的研究和開發,建立應急支援中心和數據災難備份基礎設施。
?。┩晟齐娮诱諛藴驶w系。逐步制定電子政務建設所需的標準和規范。今年要優先制定業務協同,信息共享和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標準,加快建立健全電子政務標準實施機制。
?。ㄆ撸┘訌姽珓諉T信息化培訓和考核。要發揮各級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的作用,切實有效地開展公務員的電子政務知識與技能培訓,制定考核標準和制度。今年要制定公務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標準和培訓計劃,編制培訓教材,落實培訓機構。
?。ò耍┘涌焱七M電子政務法制建設。適時提出比較成熟的立法建議,推動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加快研究和制定電子簽章、政府信息公開及網絡與信息安全、電子政務項目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規和規章?;拘纬呻娮诱战ㄔO、運行維護和管理等方面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三、加快電子政務建設的主要措施
?。ㄒ唬┙y一認識,加強領導。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必須按照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決策,統一部署,穩步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協調小組負責研究和協調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負責制定總體規劃,協調、指導和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建立科學的審議和評估機制。
(二)明確分工,各司其職。電子政務建設具體項目要按照國家基本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審批,做好前期審議、可行性研究、采購招標、監理和驗收工作。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建設,由電子政務建設協調小組負責協調、指導,具體工作由國務院辦公廳牽頭,組織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實施方案;業務系統和信息庫建設,由各部門按照分工組織實施;為了保證電子政務建設的順利進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要在近期內,協同或組織有關部門,加快電子政務建設的標準體系和安全規范的制定,明確提出統一的地址、域名、路由、信任和授權體系、項目管理等方面的規范,為各部門和地方的電子政務建設創造基礎條件。
(三)穩步推進,嚴禁重復建設。各部門、各地區要按照本指導意見,統一認識,加強領導,制定規劃,積極穩妥地做好電子政務建設工作,特別要加快信息資源開發和業務系統建設;要從實際出發,逐步規范業務流程,增加網上業務,加強公共管理和服務。各地要按照統一要求,加快整合分散的業務系統和信息資源,建成或調整為與中央政務網絡標準一致的政務統一網絡平臺,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現有網絡平臺條件,嚴禁重復建設。
(四)利用統一網絡平臺。各部門已經建設的業務系統和網絡,要按照統一規劃和標準,抓緊調整,逐步規范和完善,實現原有系統與統一網絡平臺的互聯互通,新建的業務系統,原則上要利用統一的網絡平臺。
(五)規范試點。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要根據本指導意見組織電子政務建設的試點與示范工作。要明確重點、抓出實效,防止一哄而起、盲目追風。有關部門已經開展的電子政務試點示范工程,要根據本指導意見提出的任務和要求,納入電子政務建設的總體規劃。
(六)保證建設和運行資金。電子政務建設所需資金,采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負擔的方式予以解決。中央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資金,從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安排;中央電子政務系統建成之后的運行經費,由財政部商有關部門在預算中予以安排。地方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資金和運行經費,由地方政府負擔。對確有困難的地區,中央財政給予一定補助。
?。ㄆ撸﹦撛煊欣陔娮诱瞻l展的外部環境。要加快制定電子政務建設技術政策,實施有利于國內信息產業發展的政府采購政策,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促進國內軟件和系統集成產業的發展;制定電子政務項目概算標準,保障運行維護和培訓經費,特別要合理確定和提高軟件費用占項目總投資的比重;研究建立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機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8修正)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2017修正)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二00一年六月十五日在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的<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議定書》、《關于修改二00二年六月七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等的決定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氣象災害防御條例
2010-01-2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
2009-03-17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2009-01-24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34號)
2008-09-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指導意見
2008-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規范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的通知
2007-12-31關于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依法懲處非法集資有關問題的通知》的通知
2007-08-09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
2007-07-11中央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暫行辦法
200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