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做好刑事申訴工作,加強審判監(jiān)督,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和審判實踐經驗,對處理刑事申訴作以下暫行規(guī)定。
第一條 刑事申訴一般由原終審人民法院負責處理。對重大、復雜的刑事案件的申訴,上級人民法院認為必要時,可以審查、處理;下級人民法院也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查、處理。
第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負責審查處理不服本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刑事申訴。
第三條 中級人民法院負責審查處理下列刑事申訴:
(一)不服本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審判決、裁定的;
(二)不服本院第二審判決、裁定的;
(三)不服基層人民法院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申訴,經基層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后,申訴人仍不服,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的;
(四)對于基層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提出申訴,本院認為需要直接處理的。
第四條 高級人民法院負責審查處理下列刑事申訴:
(一)不服本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審判決、裁定的;
(二)不服本院的第二審判決、裁定的;
(三)原經本院復核的;
(四)不服中級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申訴,經中級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后,申訴人仍不服,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的;
(五)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提出申訴,本院認為需要直接處理的。
第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負責審查處理下列刑事申訴:
(一)不服本院判決、裁定的;
(二)不服最高人民法院原大區(qū)分院判決、裁定的;
(三)原經本院和本院原大區(qū)分院復核的;
(四)不服高級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申訴,經高級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后,申訴人仍不服,向本院提出申訴的;
(五)對不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申訴,本院認為需要直接審查處理的。
第六條 人民法院收到申訴后,均應登記,認真審閱。上級人民法院對屬于下級人民法院處理的刑事申訴,應及時轉交給下級人民法院,并通知申訴人直接同該院聯系。
原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刑事申訴,均應立卷。立卷時可以將申訴材料及處理情況并入原卷或者另立副卷;原審的上級人民法院直接處理的刑事申訴和轉交下級人民法院審查、處理的重點刑事申訴,應立申訴卷。
第七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對不服本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刑事申訴,一般應調出原卷進行審查。認為原判正確的,則說服教育申訴人,使其息訴;對其中堅持無理申訴的,可以用書面通知駁回。通知書應當針對申訴理由,依法有理有據地批駁。如果發(fā)現原判確有錯誤需要重新審判的,應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再審。
第八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本院改判一審判決的刑事申訴,應調卷進行審查。認為原終審判決正確的,要說服教育申訴人,使其息訴;對其中堅持無理申訴的,可以用書面通知駁回。如果發(fā)現原判確有錯誤需要重新審判的,應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再審。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本院維持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的刑事申訴,可以交由第一審人民法院進行審查,第一審人民法院審查后,應寫出案情審查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報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應當維持原判的,由本院或交第一審人民法院對申訴人進行說服教育工作,使其息訴;對其中堅持無理申訴的,可以書面通知駁回。如果發(fā)現原判確有錯誤需要重新審判的,應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再審。
第九條 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原大區(qū)分院或高級人民法院內部復核的案件,提出申訴的,由原審人民法院負責審查。認為原判正確的,對申訴人進行說服教育工作;對其中堅持無理申訴的,可以直接用書面通知駁回;認為需要改判的,寫出審查報告,提出處理意見,連同原卷逐級上報審查,由核準的法院審定。
經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核準的死刑、死緩、類推案件提出申訴的,可以由核準的人民法院直接處理,也可以交由原審人民法院審查,寫出案情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層報核準的法院審定。核準法院認為原判正確的,可以交第一審或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申訴人進行說服教育工作;對其中堅持無理申訴的,核準的人民法院也可以用書面通知駁回;認為需要改判的,由核準的人民法院直接改判,或者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第十條 上級人民法院審查不服下級人民法院處理后的刑事再申訴,可以調卷審查;可以派人下去,會同下級人民法院調查核實;可以與下級人民法院共同研究。經審查,認為應當維持原判的,可以由下級人民法院做好息訴工作;也可以直接做好息訴工作;對其中堅持無理申訴的,可以用書面通知駁回。認為原判有錯誤需要改判的,可以由下級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可以指令再審;也可以提審改判。
第十一條 上級人民法院審閱不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刑事申訴后,認為原判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可能有錯誤,應提出問題,層轉下級人民法院查處并報告處理結果。報告的內容是:被告人(被害人)的自然情況、原判認定的犯罪事實和處理情況、申訴的主要理由和要求、重新查處后認定的事實和根據(包括針對申訴理由查證的情況)、處理結果及其他認為需要說明的問題。
上級人民法院對多次提出的刑事申訴,認為需要了解原判處理情況的,可以要下級人民法院詳報原判情況。
第十二條 上級人民法院應當有重點地審查不服下級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的刑事申訴,還應當會同下級人民法院查處一些重大、復雜的刑事申訴案件,以加強對刑事申訴工作的監(jiān)督、指導。
第十三條 對再審改判無罪或免予刑事處分的當事人的善后工作,原來有工作的,由原審人民法院移交原單位或其上級主管部門負責落實;原來沒有工作的,移交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負責處理。對善后工作長期沒有得到落實,繼續(xù)申訴的,人民法院應報告黨委責成有關部門切實解決。
第十四條 原審人民法院對不服本院判決、裁定的申訴,要認真審查處理,把問題解決在當地。并耐心地做好申訴人的思想工作,使其在當地聽候處理。
第十五條 對無理取鬧的申訴人,要嚴肅地進行批評教育,有針對性地進行批駁,使其息訴。經多次處理仍不聽勸教,可以依靠當地群眾或所在單位進行批評教育;對無理取鬧屢教不改,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或者觸犯刑律,需要依法行政拘留、勞動教養(yǎng)或者逮捕判刑的,人民法院應當整理材料,提供必要的證據,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十六條 負責審查處理刑事申訴的干部,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關心群眾的疾苦;審查處理刑事申訴,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地執(zhí)行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要熱情宣傳社會主義法制和國家政策,做好對申訴人的解釋和教育工作;工作要盡職盡責,不得推諉;要遵紀守法,秉公辦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法》的決定(主席令第八十三號)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稅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禁止發(fā)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的決定
1996-12-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tǒng)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城鎮(zhèn)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yǎng)老服務發(fā)展的意見
2019-04-1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一次修正)
2012-03-30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事業(yè)單位財務規(guī)則(2012修訂)
2012-02-07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的通知
2013-05-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關于印發(fā)質量發(fā)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職業(yè)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采取綜合措施對耐火粘土螢石的開采和生產進行控制的通知
2010-01-02農業(yè)機械安全監(jiān)督管理條例
2009-09-1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
20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