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條 引進海洋動植物物種,應當進行科學論證,避免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危害。
【釋義】 本條是關于引進海洋動植物物種必須進行科學論證的規定。
一、本條所指的引進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主動地輸入非本地區的海洋動植物物種。海洋動植物物種由于其遺傳和適應能力不同,在海洋中有一定的分布區域。按照物種分布區的大小,海洋動植物有廣域分布和狹域分布之分。有些種類僅分布在某一有限的海域,稱地方特有種。有些種類系本海域原有的,叫固有種;該海域原先沒有的,由他區遷入的,為遷入種。在一定地理條件下,經歷一定歷史時期,海域中各個種、屬和科等生物的自然綜合,構成海洋生物區系。海洋生物區系可以按自然地理區域、棲息地的共性和溫度性質等進行劃分。在某一海域,由于各種生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和氣候選擇,形成各自的個體、種群和群落結構,在個體水平、種群水平和群落水平上保持相對的平衡和穩定,互相依賴,彼此制約,協同進化,生態系統處于良性平衡之中。
二、在我國的海洋開發活動尤其是海水養殖中,引進海洋生物物種有擴大的趨勢。引進海洋動植物物種對新地區的影響可能有三種情況:一是對當地的生態系統有積極的影響;二是對當地物種沒有任何影響;三是對當地物種有明顯不利的影響,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影響。因此,須事先進行科學論證,防止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危害。
三、至今為止,我國對引進海洋動植物物種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本條是第一次對海洋動植物的引種問題作出專門規定。要求在引進海洋動植物以前,必須對該物種的生物學特征、生態學習性與其他物種的種間關系以及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詳細的科學研究,充分論證。只有確保該物種的引進不會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和破壞,才能考慮引進,而且應當規定允許引種的范圍和區域。對于某一引進物種,還必須對其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觀察,在確保對其他物種無害或不破壞當地海洋生態系統的情況下,才能擴大引種區域。因此,本條規定在引進海洋動植物物種時,引進者應當進行充分的科學論證,以確保不對當地的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按照國務院賦予的“監督海洋生態保護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職責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報國務院批準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18)
2018-10-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1990)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
2019-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湖南桃花江核電廠址保護管理辦法
2013-07-03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批復
2012-1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1-02-09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