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耀斌說,調整個人所得稅減除標準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重大,在研究這一問題時,主要遵循了三個原則:全國城鎮居民平均收支水平為基礎,兼顧地區差異;將減除標準的確定與城鎮居民住房、教育、醫療等改革結合起來考慮,保證老百姓基本生活水平不受影響;借鑒國際經驗,遵從稅收一般原則。
史耀斌指出,在確定減除標準問題上,綜合考慮了多種政策因素,力爭做到科學合理。1.合理估計城鎮居民實際生活支出水平。選擇1500元的減除標準是考慮城鎮居民總體生活水平并兼顧東西部地區情況而做出的均衡選擇,可以較好地解決當前城鎮居民生計費用減除不足的問題,有利于減輕中低工薪收入者的稅收負擔。2.綜合考慮稅收政策效應。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始終按照“量能負擔”的原則,所得多者多繳稅,所得少者少繳稅,體現國家調節社會分配的政策精神。此次減除標準調整后,收入越低,減負越多;收入越高,減負越少。這種政策效應符合個人所得稅立法宗旨,有利于發揮個人所得稅調節社會分配的積極作用。3.統籌兼顧財政承受能力。個人所得稅收入目前實行中央和地方“六四”開分享比例。根據2004年數據測算,將減除標準提高至1500元將減少財政收入200多億元。我國目前各地區財政狀況不均衡,東部地區財政實力強,中西部地區財政實力弱,因此,調整減除標準還要兼顧各地區的財政承受能力。減除標準定得過高,造成財政減收過大,影響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也直接影響到部分地區的財政預算平衡。
史耀斌還指出,現行個人所得稅政策規定,企業和個人按規定比例實際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費等,都允許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前減除。此外,我國實行的是分類個人所得稅制,除工薪所得外,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等分別規定了不同的減除標準。如果把“四金”專項減除和其他減除綜合計算,實際上總的減除會大大地超過1500元減除水平。
劉炤對史耀斌的陳述發言作補充時說,起草草案、征求意見時以及網上的評論中,有些人提出來,現行的個人所得稅,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不理想,工薪階層繳稅的多,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還不夠,也沒有更多地考慮各個家庭的具體情況等等。這就涉及個人所得稅制改革問題。個人所得稅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以至建立完全的綜合稅制。實行這樣的稅制,就是把一個人的各種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再考慮各種具體情況,規定具體的減除額,年終匯總計算納稅。這樣的稅制比較合理,也更能發揮調節高收入的作用。但是實行這樣的稅制,征管上要求比較高,要求納稅人都要向稅務局申報納稅,稅務局也要核實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另外,還要建立很多的配套制度,比如現金管理,銀行和稅務系統聯網等。目前就實行這種稅制,征收管理上還有困難。這個問題一直在研究。
劉麗堅結合稅收征管實際,就本次稅法修訂所涉及的問題作說明時指出:一、工薪所得項目稅款在個人所得稅收入中占較大比例是正常的。二、對工薪所得征稅也體現了對高收入者的調節作用。個人所得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工資收入越高,稅率就越高,相應納稅就越多。工薪階層中不乏高收入者,對工薪所得征稅也實現了對一部分高收入者的調節。三、個人所得稅在突出調節收入功能的同時,也應發揮組織財政收入作用。我國通過征收個人所得稅,籌集部分財政收入用于為全體人民包括低收入者提供公共服務,實現向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是符合建設和諧社會要求的。如果只賦予個人所得稅調節收入的功能,而否定其組織財政收入功能,從長遠看,也難以真正發揮其調節高收入的作用。因此,不應將個人所得稅課稅對象只定位為少數高收入者。四、費用減除額實際不止1500元。#p#分頁標題#e#
劉麗堅最后說,費用減除額以后還將會視經濟發展、消費支出和工資收入水平等方面情況,按照法定程序進行適時調整。目前定為每月1500元的數額,是既考慮了減輕工薪收入者的稅負,又考慮了財政承受能力,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財政承受能力,是比較適當的。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10.27)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8修正)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1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2-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和立即行動消除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勞動公約》的決定
2002-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修正)
1991-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82-12-10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期貨交易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