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制定的《農村特困人員醫療救助暫行辦法》基本框架是:資助農村低保對象參加合作醫療。醫療救助對象為農村低保人員、五保對象等特殊困難群體,其個人繳費部分由區縣財政負擔,并由鄉鎮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集中辦理;繼續實施醫療減免政策。農村低保對象憑《北京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就診時,減收基本手術費和CT、核磁共振大型設備檢查費20%,減收普通住院床位費50%;對特困人員給予重點照顧。農村五保對象和民政部門管理、享受定期定量救濟的上世紀60年代初精簡退職老職工等民政對象發生的醫療費用經合作醫療報銷后,剩余部分報銷辦法,按原有政策執行;與臨時救助制度相銜接。農村醫療救助對象經過合作醫療報銷后,個人自負醫療費仍有困難且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可申請享受臨時醫療救助。
對城市特困人員醫療救助政策的調整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放寬了對醫療救助病種的限制。現行救助制度主要針對危重病,未涵蓋腦血栓恢復、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常見病,但實際上這部分費用支出很大,所以,在繼續執行危重病救助政策基礎上,將部分慢性病、常見病納入了救助范圍;降低了救助起付線。現行政策中,救助對象需自付1000元后方可申請享受醫療救助,導致部分低收入人員難以進入救助范圍,這次將起付線下調為500元。其中,危重病患者全年個人累計享受醫療救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1萬元,慢性病、常見病等患者全年個人累計醫療救助支付額度原則上不超過2000元;擴大了定點醫院的數量。各區縣在指定1至2所非營利性二級公立醫院承擔本地區醫療救助任務的基礎上,將定點醫院擴大到非營利性一級醫院以及城市社區、農村鄉鎮醫療服務機構。醫療救助對象可在上述醫療機構范圍內指定2-3所就醫,給群眾就醫帶來方便。
(文章原載北京日報)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
1981-03-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6-08-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2009修訂)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31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2009-09-01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4-24森林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2-01國務院公告
2008-05-18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2008年)
2008-03-2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08-03-23國務院關于太湖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2-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鮮活農產品運輸和銷售工作的通知
2008-01-25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08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7-12-14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的決定
2007-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的通知
200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