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也可從事外貿經營活動
根據現行外貿法的規定,我國的自然人不能夠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等的有關承諾,在貿易權方面應給予所有外國個人和企業,不低于給予在中國的企業的待遇。如果外國的自然人能在中國做外貿,中國的自然人也應當能夠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對外貿易法作為外貿領域的基本法,應當允許自然人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特別是在技術貿易和國際服務貿易、邊貿活動中,自然人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已經大量存在。因此,草案規定:本法所稱對外貿易經營者,是指依照本法規定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貨物貿易和技術貿易的外貿經營權放開
根據現行外貿法的規定,從事貨物進出口與技術進出口的對外貿易經營,必須具備相應條件,并經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許可。此規定,不符合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的承諾,即在加入世貿組織后3年內取消對外貿易權的審批,放開貨物貿易和技術貿易的外貿經營權。因此,現行法律的有關規定被修改為:對外貿易經營者經依法登記可以從事貨物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
運用世貿組織規則保護我國產業和市場
為了充分享有和行使世貿組織規則所賦予的權利,草案起草機關認真研究了世貿組織規則,借鑒了主要貿易國家的立法經驗,在世貿組織規則允許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充分地用足、用好反補貼、反傾銷等救濟措施,為我國產業和市場的健康和充分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為此,草案作了以下規定:
第一,關于指定經營。根據承諾,我國應當自加入后3年內取消對部分貨物實行指定經營的限制。但是,這項承諾只是針對世貿組織成員而言,針對非世貿組織成員,我國仍對部分貨物實施指定經營。
因此,在不違反世貿組織協定的前提下,草案增加規定: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可以對部分貨物的進出口實行指定經營。未經指定,不得從事指定經營貨物的進出口。
第二,關于限制和禁止進出口。現行外貿法規定了限制和禁止進出口的項目內容,與關貿總協定的有關規定相比,不完整,不利于充分保護我國的經濟安全和國家利益。因此,在世貿組織協定允許的范圍內,草案對限制和禁止進出口的情形作了補充和明確。在限制進出口方面,增加規定:為維護公共道德、為了保護人體健康或者安全、保護動植物生命或者健康、保護環境、防止欺詐,國家可以限制貨物、技術進出口和國際服務貿易。為維護正常的出口秩序、為實施與黃金或者白銀進出口有關的措施、為實施國營貿易管理、保護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的措施、為保護具有文化、藝術、歷史或者考古價值的國寶以及有關出口管制的規定,國家也可以根據需要限制貨物和技術進出口。在禁止進出口方面增加規定:對危害公共道德和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安全、危害動植物生命或者健康、危害環境以及進行欺詐的貨物、技術進出口和國際服務貿易,國家予以禁止。
保護與外貿有關的知識產權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是世貿組織三大支柱之一,越來越多地成為各主要貿易國家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因此,根據世貿組織規則,同時借鑒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外立法,草案增加了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一章,通過實施貿易措施,防止侵權產品進口和知識產權權利人濫用權利,并促進我國知識產權在國外的保護。#p#分頁標題#e#
草案規定,進口貨物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可以會同有關知識產權主管部門進行調查。對構成侵權并且危害對外貿易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可以采取禁止進口等措施消除其危害或者影響,海關實施海關保護。
增加對外貿易調查的規定
貿易調查已經成為各主要貿易國家保護本國產業和市場秩序的重要法律手段。為了應對針對我國入世承諾而濫用救濟措施的行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國內產業利益,草案增加了對外貿易調查一章。
草案規定,為了維護對外貿易秩序,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可以自行或者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就下列事項進行調查,作出處理: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國際服務貿易對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主要貿易國家或者地區的貿易壁壘和貿易環境;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規避貿易救濟措施的行為;進口產品激增造成國內產業的損害;對外貿易中的國家安全利益等。
加大對外貿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現行外貿法法律責任的規定只有四條,而且比較原則,處罰手段不夠,處罰種類也比較單一,主要是撤銷對外貿易的經營許可。草案根據對外貿易管理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對外貿易管理的實際需要,補充、修改和完善了有關法律責任的規定。草案法律責任部分共有九條,這些規定通過刑事處罰、行政處罰和從業禁止等多種手段,加大了對對外貿易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主要是對對外貿易違法行為進行具體歸類,加大對對外貿易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并與刑法的有關規定作了銜接。對一些對外貿易違法行為,除了規定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的處罰外,草案還增加規定了3年內不受理其有關資格申請或者禁止其在3年內從事有關貨物、技術的進出口或者國際服務貿易的規定。針對對外貿易違法行為法律關系比較復雜的特點,對涉及海關管理、稅收征管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違法行為,從法律責任上,與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進行了銜接。
外貿法修訂草案經此次常委會會議初次審議后,還將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意見進行修改,提請以后的常委會會議繼續審議。相信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大背景下,這部法律經修訂后,對維護我國對外貿易秩序,促進對外貿易健康發展,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
2013-09-09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于雙俠、郝銀飛等的任免)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1修訂)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決定 [修正]
2000-10-31證券交易所風險基金管理暫行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3-02-0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200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