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村人民公社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工作已經全部結束。這是我國農村繼普遍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又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改革。這項改革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開始改變黨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狀況,加強了黨的領導和基層政權的建設,適應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農村基層政權體制的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這項改革的時間不長,與此相關的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沒有跟上去,當前農村基層政權建設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黨、政、企之間的關系還沒有完全理順,有些地方黨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現象依然存在,少數地方鄉政府還沒有完全起到一級政權的作用。
基層政權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組織,一系列的工作都要通過基層政權才能完成。我國有八億人口在農村,把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好,對于順利推進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現社會治安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實現本世紀末全國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已取得的改革成果,真正把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成為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并且能夠有效地領導和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各項事務的有活力、有權威,高效能的一級政權,特作如下通知:
一、明確黨政分工,理順黨政關系政社分開以后,有些地方仍存在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現象,鄉黨委包攬行政工作。這不僅不利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也不利于發揮鄉政府的作用。
鄉黨委要按照黨章的規定和實行黨政分工的要求,集中精力抓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抓好基層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加強對共青團、婦聯和民兵的領導,抓好農民群眾的政治思想教育,促進黨風和社會風氣的穩定好轉。
鄉黨委對鄉政府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方針政策的領導,對干部的選拔、考核、監督,對經濟、行政工作中重大問題的決策,而不是包辦政府的具體工作。鄉黨委要保證鄉政府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職權,支持鄉長大膽地開展工作。
為了從制度上保證黨政合理分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按黨章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鄉黨委和鄉政府暫行工作條例。中央有關部門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分別制訂《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和《鄉鎮人民政府工作條例》。
縣級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也要解決好黨政合理分工的問題,按照黨政分工的正常工作渠道領導基層工作。凡屬于鄉政府的工作,就不要布置給鄉黨委。縣級人民政府每年要召開幾次鄉長會議,研究安排政府工作。經過上下共同努力,逐步理順關系,黨政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
二、實行政企分開,促進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政社分開后,不少地方雖然分別建立了鄉政府和鄉經濟組織,但實際上政企職責并沒有完全分開。不少地方鄉政府沒有配備管理經濟的人員,而把政府管理本鄉經濟的職權交由鄉經濟組織行使,仍然是政企不分。鄉政府應按實際需要配備必要的專職干部,行使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
鄉政府管理經濟,主要是運用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為發展商品生產服務。其主要職責是:制訂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協調本行政區域內各村、各經濟組織間的關系;監督各經濟組織和個體戶認真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保障各經濟組織和個體戶的合法經濟權益,取締違法經營,打擊經濟犯罪活動;管理鄉級財政,指導和監督合作經濟組織,做好財務會計、經濟統計和其他經濟管理工作;管理、推廣科學技術成果。
鄉政府要支持鄉經濟組織行使其自主權,不能包攬或代替經濟組織的具體經營活動,更不能把經濟組織變成行政管理機構。
三、簡政放權,健全和完善鄉政府的職能目前,縣級許多部門在鄉設有分支機構,并且統得過多過死,使鄉政府難以統一組織和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各項工作。這種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必須逐步改革。改革的基本原則,是簡政放權。凡屬可以下放的機構和職權,要下放給鄉;少數必須由縣集中統一領導的機構,仍要集中統一領導。在縣級綜合改革試點中已經把一些機構下放給鄉管理的地方,要認真總結經驗,做好鞏固和完善工作。尚未開展試點的地方,都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積極進行試點,上級主管部門要積極支持這項工作。
各地要盡快把鄉一級財政建立起來。少數確有困難尚未建立的地方,鄉政府要有專人負責抓好這項工作。已經建立鄉財政的地方,要在發展商品經濟的基礎上為鄉多開辟一些財源。鄉財政超收部分,要給鄉適當留一些,并盡量實行一定幾年不變的辦法,以調動基層聚財的積極性,加速鄉村建設。鄉財政收入中國家預算內部分,包括上級政府劃歸鄉財政的鄉鎮企業所得稅和獎金稅、屠宰稅、城市維護建設稅、集市交易稅、牲畜交易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契稅和其他收入,其劃歸鄉的具體范圍,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隨著政企分開和條塊矛盾的逐步解決,要提高鄉政府的工作效率,減少管理層次,凡是設了鎮政府的地方,就不再設立鄉政府;要堅決撤銷那些不必要的臨時機構;大力精簡以農代干的行政人員。除邊遠山區、交通不便的地區以外,縣以下一般不要設立區公所。
四、切實搞好鄉政權的自身建設鄉政府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按期召開人民代表大會,〔1〕向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聽取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以加強鄉人民代表大會對政府工作的監督。鄉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要充分發揚民主,暢所欲言。對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要認真研究,作出決議,貫徹執行。要逐步改革和完善選舉制度,在基層政權中實現人民的直接民主,使人民充分行使作為國家主人的權利,使鄉人民代表大會成為有權威的權力機關。對于那些不稱職、不能代表人民利益的鄉長,鄉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予以罷免。依法選舉產生的正副鄉長,除犯有嚴重錯誤或確屬不勝任工作的以外,一般不宜在任期內調動。如因工作需要必須作個別變動時,應向鄉人民代表大會報告,由任免機關批準。對因故出缺的正副鄉長,應召開鄉人民代表大會進行補選。鄉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要安排好代表小組的活動,發揮人民代表的作用,經常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從農村優秀人才中聘用干部的制度要繼續堅持,并不斷總結經驗,使之完善。基層干部應做到能上能下,能官能民。
要高度重視和解決一些地方基層政權軟弱渙散的問題。鄉黨委和鄉政府要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貫徹黨中央既要開放、又要搞活,還要把人們的精神狀態搞好的指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反對封建迷信、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政法工作,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經過扎扎實實的努力,使社會治安和社會風氣在近幾年內得到根本好轉,為改革和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五、努力提高干部素質,認真改進工作作風今后三年內,各地要把鄉干部分期分批培訓一遍。地區負責培訓鄉的正、副職干部,縣負責培訓鄉的一般干部。培訓的內容主要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法律知識,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知識,黨在農村的改革和發展經濟的各項政策。通過培訓,教育鄉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知法、懂法、守法、依法辦事;掌握組織發展商品經濟和科學管理的基本技能。地方財政要在培訓經費上給予適當安排。
鄉干部要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要深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關心群眾疾苦,幫民致富,尤其要關心那些生產、生活上還比較困難的貧困戶,扶持他們盡快擺脫貧困。要少說空話,多辦實事,每年都能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幾件事,取信于民。要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持啟發疏導,多做思想政治工作,防止簡單化和強迫命令。
縣以上黨政機關要組織力量,分期分批地到基層,特別是到那些較為貧困的鄉村去,調查研究,幫助工作;要本著精簡上層、加強基層的原則,充實鄉級干部隊伍;要建立、健全鄉級干部崗位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對于那些長期堅持在貧困地區工作,對改變當地面貌卓有成效的干部,以及扶助貧困地區成果優異的干部,要大力進行表彰,并給以獎勵。
六、搞好村(居)民委員會的建設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地方,特別是經濟困難地區的村(居)民委員會組織不健全,甚至無人負責,處于癱瘓、半癱瘓狀態。這個問題必須引起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各地要采取措施,認真整頓農村基層組織。要把思想整頓放在首位,教育基層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帶領群眾勤勞致富,遵紀守法,抓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其次是組織整頓,要幫助村(居)民委員會建立健全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社會福利等工作委員會(組)和各項工作制度,妥善解決村(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的經濟補貼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經濟特別困難的地方,地方財政要幫助解決村(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的經濟補貼。補貼面可以小一些,但一定要落實。
村(居)民委員會要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大力開展創建文明村、評選五好家庭等活動,發動廣大村(居)民積極參加社會生活的民主管理,以進一步發揮群眾自治組織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建設、自我服務的作用。
七、加強對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首先是縣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和先善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這項工作,對于鞏固人民民主專政,保證社會安定,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注意總結經驗,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要積極推進縣級綜合改革,做到經濟體制改革同政治體制改革互相配合,同步進行,縣級以上的體制改革同基層體制改革配套進行,上下左右協調動作,健全和完善基層政權體制。
黨中央、國務院責成民政部門負責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職責是:調查了解基層政權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和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的意見;總結交流經驗;組織先進鄉鎮和先進村(居)民委員會的評比、表彰活動;培訓鄉鎮長和村(居)民委員會主任;指導村(居)民委員會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制訂和修改有關的條例和規章制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支持和督促民政部門做好這項工作,民政部門要把基層政權建設工作列為自己的重要任務,切實抓好。
各級黨委和政府接到本通知后,都要認真研究一次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工作,作出貫徹本通知的具體部署。民族自治地方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問題,有關省區可根據當地特點和實際需要,參照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有關規定和本通知的精神,作出具體規定。雜散居地區民族鄉的政權建設,大體按本通知要求執行,上級有關部門要注意到這些地區的民族特點,從政策上體現出對少數民族的照顧。各地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工作中的重大情況和問題,望及時報告黨中央、國務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條約》的決定
2007-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5)[失效]
1975-01-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的解釋
1999-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的決定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3-06-02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985-06-18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012-09-05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