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該文件部分內容已有重要變動:(一)根據一九八五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規定,農副產品取消統派統購,按照不同情況分別實行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二)商業部(86)商計字第3號文件《關于修訂印發商業部商品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已將商業部計劃管理的農副產品改為糧食、食油、棉花、棉短絨、黃紅麻、生豬、緊壓茶、綿羊毛、牛皮等九種。)
國務院同意國家體改委、商業部、農牧漁業部《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商品流通工作的報告》,現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近幾年來,農村商品流通體制進行了一些改革,并已收到一定成效。但從總體看,目前我國農村商業體制與商品生產迅速發展的形勢還很不適應,必須進行根本性的改革。要在前一段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認真探索搞活流通的新途徑,新形式。在堅持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下,要積極發展多渠道經營,鼓勵農民進入流通領域。供銷合作社要在農民入股、經營服務范圍、勞動分配制度等方面大膽突破,把供銷社辦成充滿活力的集體所有制商業,在加快發展農村經濟、溝通城鄉物資交流中起更大作用。
農村商品流通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級政府必須切實加強領導,一手抓生產,一手抓流通。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對過去規定的政策、制度,按照這個文件的精神和有關規定作相應調整,積極支持農村商品流通體制改革。各地有關部門也要認真清理過去的規章制度,該廢止的廢止,該修訂的修訂。并根據放寬政策,搞活經濟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商品流通工作的報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村經濟由自給半自給生產向較大規模商品生產轉化。為了適應這一新的形勢,農村商品流通體制陸續進行了一些改革,如調整了農副產品收購政策,減少統購、派購品種;實行多渠道流通,發展集體、個體商業,打破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獨家經營;發展多形式、多層次的聯營,改善國家同農民的經濟關系;恢復供銷合作社集體商業性質,加強組織上的群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經營上的靈活性,等等。這些初步改革,已收到一定成效,并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由于習慣勢力和老的框框束縛,許多實質性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農村商品流通體制必須進行深入改革,對關鍵問題要大膽突破,盡快改變流通與生產不相適應的狀況。要從過去那種“少”字出發、“統”字當頭、管得過死的框框里解放出來,迅速轉變為從“多”字出發、“放”字入手,把農村商品流通搞活。根據趙紫陽總理在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改革流通體制的要求,現將進一步做好農村商品流通工作的若干意見報告如下:
一、發展多渠道流通
隨著農業布局的合理調整,專業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商品生產的不斷發展,商品交換的日益擴大,農村商品流通單靠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是難以承擔的。要發展國營、集體、個體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實行多渠道流通。要鼓勵農民進入流通領域,吸引農民從事商品交換。對農民的經商活動,不能采取限制的辦法,要因勢利導,使之成為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的一支重要補充力量。
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承擔著國家計劃產品的購銷任務。對于國家下達的購銷計劃,各地要保證完成。完成國家規定的計劃交售任務和履行合同后的產品,生產單位和農民可以自行處理,自由購銷。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要通過自己的購銷業務,調節供求關系,協調各種商業的經營活動。國營商業企業、供銷合作社、鄉鎮集體商業企業、農(牧、漁、林)工商聯合企業以及個體商業,要在國家法令、政策允許范圍內,在同等條件下競爭,不受部門分工、行政區劃、經營層次的限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不得干預。
整個農村商品流通的網點布局,要結合小城鎮建設,通盤規劃,合理設置,協調發展。要適當放寬政策,允許農民自理口糧,到集鎮落戶經營商業、修理業、服務業和飲食業,方便群眾生活。對那些商業網點少的邊遠地區和山區,更要鼓勵個體商販和農民積極運銷農副土特產品和日用工業品。
二、調整農副產品購銷政策
繼續減少統購、派購品種。將商業部系統現行管理的一、二類農副產品由二十一種減少為十二種。統購品種仍為糧食(只管稻谷、小麥、玉米)、油脂油料(只管花生、菜籽、棉籽)和棉花(只管等內棉、棉短絨)三種。派購由十八種減為九種,即生豬、黃紅麻、苧麻、茶葉(只管邊銷茶)、牛皮(只管國家屠宰部分)、綿羊毛、毛竹、篙竹、蔬菜(只管大中城市和主要工礦區)。將山羊皮、綿羊皮、羊絨、牛肉、羊肉、鮮蛋、蘋果、柑桔、桐油等九個品種放開,自由購銷。
放寬中藥材和林產品的管理政策。現行管理的中藥材派購品種由三十種減為二十四種,分兩種類型進行管理。一是屬于野生、名貴品種,如麝香、甘草、杜仲、厚樸等四種,為了保護資源,由藥材部門全額收購;二是屬于產地集中、調劑面大的品種,如黃連、當歸、川芎、生地、白術、白芍、茯苓、麥冬、黃芪、貝母、銀花、菊花、牛膝、元胡、桔梗、連翹、芋肉、三七、人參(包括野山參)、牛黃等二十種,實行計劃收購,完成計劃后多渠道經營。其他藥材全部放開,自由購銷。對林產品中的小材小料和竹木制品,全部放開,多渠道經營。同時,開放一部分木材市場,組織農民調劑余缺。
現在,淡水魚已全部放開,實行多渠道經營,價格穩中有降。現行派購的八種海水魚,也要逐步放開。國營水產部門可在主要港口和水產品集散地建立貿易貨棧或水產市場,產銷直接見面,自由購銷,并進行吞吐調劑,平抑魚價。對京、津、滬三大市和軍特需、出口用魚,國營水產部門可用魚需物資與漁民協商換購。
農副產品計劃管理的品種目錄由國務院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如需要調整,應報國務院批準。國家規定的統購、派購任務,必須落實到生產單位,一定幾年不變,由有關收購部門同生產單位簽訂購銷合同。對統購、派購品種,獎售政策繼續執行,具體辦法可適當調整;對非統購、派購品種,一律取消獎售。外貿部門收購農副產品的現行辦法,也要根椐目前存在問題加以改進。
三、改進價格管理辦法
要在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下,調整農副產品價格政策和管理權限。國家對農副產品的價格管理目錄,要同國家收購產品分類管理目錄一致起來。國家統購、派購的農副產品,凡是計劃內的,都要執行計劃收購價格。對完成統購、派購任務后的產品和非計劃產品,實行議購議銷,價格根據市場供求情況,隨行就市,有升有降。對國家計劃產品,要由有關部門共同商量,合理安排地區差價、品質差價、季節差價,以搞活經營。對于糧食、食油、豬肉等實行價格補貼的商品,要逐步理順價格,減少財政補貼。對現在實行牛羊肉定量供應的大中城市回民,定量內仍按牌價供應,虧損由國家財政補貼。
對日用工業品,凡從所在地區國家批發部門購進的,執行國家牌價;自行采購的,由企業自行定價。對于挑選性強的商品,實行一定幅度的花色品種差價,靈活掌握價格。化肥、農藥、柴油等主要農業生產資料和建筑材料,屬于計劃分配的,執行國家牌價;計劃外采購的,可在進價基礎上加合理費用和微利,由企業定價出售。
基層供銷社對冷背、滯銷、積壓商品,可按有關規定,自行削價處理。供銷合作社代購代銷的產品,可同委托方協商確定手續費。可接受農民委托,為農民代購生產、生活資料,按實際進貨成本加合理手續費結算。
四、改革農副產品批發體制
改變農副產品按行政區劃、行政層次統一收購和供應的批發體制,砍掉不合理的經營環節。農副產品的基本經營環節在縣,可按專業設置批發公司。凡是產地和銷地可以直接購銷的,省、地不要插手經營。對鮮活商品,要推行產地同銷地直接掛鉤聯營(包括聯合建設生產、儲藏、加工、運輸設施),逐步形成固定的產銷關系。
在大中城市和商品集散地,要逐步建立農副產品貿易中心和批發交易市場,實行開放式經營。農副產品貿易中心,以提供市場信息、組織期貨交易為主,可以建立綜合貿易中心,也可以建立專業貿易中心。貿易中心可以與批發公司、貿易貨棧分設,自成一體;也可以同批發公司、貿易貨棧合一,下設若干專業批發部。批發交易市場以經營鮮活商品為主,現貨交易為主,當日上市當日成交。商業、工業、農業企業,全民、集體、個體企業,本地、外地產品,都可以在貿易中心和批發交易市場成交。農副產品貿易中心和批發交易市場所需建設用地,要納入城市建設規劃。
在同一城市,按行政層次設置的重疊批發機構,要堅決合并,原則上放到所在市領導。屬于全國計劃分配、調撥的產品,批發業務仍按現行辦法管理。有些縣由于交通條件限制,產品不能完全作到直達運輸,省、地可在交通要道建立中轉儲運站,為縣和基層單位辦理儲存、運輸中轉等服務業務,但不作為一級經營層次。
建立農副產品儲備基金。農副產品生產有豐有欠,產銷變化快,需要有一定儲備。縣級作為農副產品經營主要環節后,儲備任務完全由縣里承擔會有困難,要對一些主要農副產品逐步建立儲備基金。具體辦法,由財政部、商業部、農牧漁業部和中國人民銀行根據不同產品擬定。
五、加快供銷合作社體制改革
農村商品流通體制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銷合作社改革能不能首先突破。供銷合作社要在農民入股、經營服務范圍、勞動制度、按勞分配、價格管理等方面進行突破,核心是變“官辦”為“民辦”。為此,要在以下方面按集體所有制性質進行改革:
(一)放手吸收農民入股,擴大農民資金比重,使供銷社在經濟上同農民的利益緊密聯系起來。對社員股金實行“保息分紅”,股息按銀行年存款利率在稅前支付,紅利在稅后盈余中提取。
(二)積極擴大經營范圍和服務領域,實行購銷結合,綜合經營,搞好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在國家法令、政策允許范圍內,供銷合作社可以自由購銷,不受商品分工和行業限制。
(三)改革勞動人事制度。對干部實行選舉制、招聘制,能上能下;對職工實行勞動合同制,能進能出;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國家分配、企業培養和公開招聘相結合的制度。
(四)完善內部分配制度,推行各種形式的經營責任制,獎金不封頂,不保底。供銷合作社在照章納稅后,可提取一定比例的職工勞動分紅基金。
供銷合作社要把立足點轉到扶持農村商品生產上來。要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市場信息、物資供應、技術指導、資金扶持和產品推銷工作,逐步建立起商品生產服務體系。供銷社是獨立的集體商業企業,可以同各經濟組織在平等互利條件下,實行雙邊或多邊聯合,但隸屬關系不能改變,人財物不能平調。國家對供銷合作社要在稅收、信貸、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具體辦法由有關部門研究確定。
六、積極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
我國農副產品加工業是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食品工業和飼料工業需要進一步開發。隨著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為我們發展這項工業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資金、勞力和原材料,潛力很大。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既可滿足群眾生活提高的需要,改變我國食品結構,又可以開拓農副產品用途,有利于解決群眾賣難買難問題,應大力去辦。
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要在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實行多家經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對原料、資源、產品方向、銷售市場、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全面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全民、集體、個體一齊上。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倡多層次加工和多種形式的聯營。國家側重于精加工,搞高檔的;集體、個體側重于粗加工,搞大眾化的、中低檔的。各地都要發揮自己的資源和技術優勢,發展名特產品,品種“百花齊放”,以適應各種消費者的需要。
為了扶持農村加工業的發展,國家要在經濟政策上給予扶持。所需物資、輔料、包裝材料等,主要靠市場調節解決,必要時國家要給予支持。所需資金,除經營者自籌外,可向銀行貸款,在貸款指標和利率上給予優惠。對新辦的飼料工業,免征所得稅三年;對某些新辦的食品工業,免征所得稅一年。免稅期滿后,納稅仍有困難的企業,可按規定報經批準后,給予定期減稅照顧。
七、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和商業經營設施
農村商品生產和流通不斷發展,橫向經濟聯系逐步擴大,交通運輸、商業設施不適應的矛盾更加突出。必須從現在起,調動一切力量,積極發展農村交通運輸業,加快商業設施建設。各地要在規劃商品生產的同時,規劃產品加工、儲藏、運輸等建設,這是搞好農村商品流通的一項必要措施。
要合理組織現有的社會運輸工具,以市、縣為單位組織聯營,改變目前“有車無貨”和“有貨無車”的不合理現象。國營交通運輸企業要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努力承擔農村商品運輸任務。同時,要積極發展集體和個體運輸業,有關部門在購置交通工具和燃料等方面要給予支持。在邊遠山區,要運用各種民間運輸力量,發展“馬幫”等民間運輸。
承擔國家商品儲備任務需要興建的大中型基建項目,應納入國家計劃,統一安排。同時,要鼓勵農民集資興辦加工、儲藏等設施。國家計劃安排的糧食、棉花、水果倉庫建設項目,各地要抓緊施工,盡快建成使用。在“七五”計劃期間,要爭取多安排一些商業基礎設施建設,使目前的緊缺狀況得以緩和。
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各地區、各部門貫徹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含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
200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8-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調整國務院所屬組織機構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在用于國際民用航空的機場發生的非法暴力行為以補充1971年9月23日訂于蒙特利爾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的議定書》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對職工退休退職辦法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
2012-11-09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國家人口計生委關于印發加強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