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35次會議分組審議《廣東省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條例”)時,場面熱烈,爭論不斷。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旁聽人員爭議的焦點有二: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查處,嚴打生產者好,還是嚴打銷售者好?當假冒偽劣商品在市場上流通后,是加大處罰力度,罰到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產好;還是加大賠償力度,賠到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產好?
造假售假者
由誰承擔第一責任?
因為條例涉及對制假售假的查處,廣東省質量監督局局長任小鐵旁聽了會議。
條例經過本次修訂,已大大加重了對制假售假的處罰力度———全部按現行法規的上限給予處罰,并加大了對食品、藥品等涉及民生的商品的查處力度———建立專項查處機制。但任小鐵認為,現在的條例遵循的還是強化行政監管能力的傳統模式,消費者和社會組織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大,“能否在修訂條例時,明確經銷者的首負責任、第一責任。”
任小鐵舉了一個例子———“美國法國的一些大型連鎖超市,每年都要從中國采購大量商品放到國外的超市銷售。他們會不遠萬里親自派人或者委托第三方機構到中國來對中國的生產企業進行審查。看你的企業能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但是當他們進入中國開設超市時,就不做這件事了。也去街邊采購燒臘、雞翅,出了問題就說是生產企業的事,他們不負責。”任小鐵認為,出現這樣的局面,就是因為現行的法律,特別是民法通則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沒有明確生產者和經銷者誰是主要責任人。
對這一建議,審議時也有不同聲音。有人就提出:制假售假者的民事責任,民法通則中規定得很清楚,銷售者和生產者承擔連帶責任,“消費者在追責時,認為誰有能力賠償就追誰,誰容易追到就追誰。對消費者來說,這是更加公平、實用的保護。”
但在任小鐵看來,這種“貌似”的公正,在實際操作時,卻沒能有效保護消費者。“不明確首負責任,經銷者在面對消費者維權時,往往會提出‘我也是受害者,你去找生產企業,產品都是他們生產出來的’。而消費者又沒有能力去找到生產廠家,最后就變成不了了之。當經銷者的首負責任被明確后,他就會主動做一件事,就是自覺監督生產者。因為出了事他知道自己跑不掉,就一定會記錄每一件商品是從哪買的,自然就建立起了溯源制度。”
常委會組成人員王雪華也認為:市場經濟環境下,銷售更多地決定了生產,“假冒偽劣商品生產出來了,如果沒人銷售,也就流通不到市場上”。
罰到傾家蕩產
還是賠到傾家蕩產?
任小鐵還建議,要加大對受害者或者利益受損者的賠償力度。“我們經常講一句話,說要罰得他(制假售假者)傾家蕩產,但我覺得,罰到傾家蕩產不如賠到傾家蕩產”。
任小鐵認為,行政法從法理上來看是不斷被弱化的,越來越多地強調教育,處罰力度不斷減弱。在這樣的趨勢下,如何震懾制假售假者、保護消費者,不如把罰款變為對受害者的賠償。“錢罰得再多,受害者還是得不到任何好處的。如果反過來,把罰的錢給受害者,受害者可能連工作都辭了,一心一意和制假售假者追究到底。這就使每一個消費者都自動成為社會的監督員,而不是光靠行政部門去監管。這比加大處罰力度所起的效果,要好得多。”
如果小的經銷者賠不起怎么辦?任小鐵建議,可以鼓勵食品、藥品經銷者購買保險。同時也等于引入了社會組織的監督作用,調動了全社會的積極性,“保險公司在評估時會對企業有全面的了解,也會向社會購買各種專業服務來進行評估。”
在鼓勵群眾舉報制假售假行為上,條例規定行政執法部門可以給予舉報人罰沒款1%以上、10%以下的獎勵。常委會組成人員潘子純認為,這個獎勵占比太小、幅度太大,“建議改成給予舉報人罰沒款5%以上,10%以下。此外還要加強對舉報人的保護,對泄露舉報人信息的進行追責。”#p#分頁標題#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尹韋韋律師,現執業于全國優秀、安徽先進-----安徽深藍律師事務所,合肥律師協會會員,從事律師工作數年。工作以來,主要辦理合同糾紛(勞務合同、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借款合同)、刑事辯護、婚姻家事類案件,擁有豐富的訴訟和庭審經驗。參與辦理的部分典型案件如下:1、黃某、鐘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210409元工程款);2、肖某離婚糾紛(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未承擔夫妻共同債務);3、李某勞務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勞務報酬27601元);4、王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各項賠償合計101174元);5、六安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貨款18592元);6、潘某民間借貸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借款人民幣36000元)…
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
2010-10-1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年三所列全國性法律增減的決定
1997-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
1998-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2003)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辦法
2010-05-24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失效]
1997-12-23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2009-09-01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通知
2008-08-01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2008年)
2008-03-21國務院關于印發2008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2008-03-29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07-12-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
200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