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賦予有條件的大中型生產企業進出口經營權,使其直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是深化企業改革,增強大中型企業活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對加快我國改革開放步伐和發展對外貿易,具有重要意義。自《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增強國營大中型企業活力的通知》和《國務院批轉經貿部、國務院生產辦關于賦予生產企業進出口經營權有關意見的通知》下發以來,經過有關部門的努力,目前全國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已達到一千多家。這些企業的出口總額、自營出口額的增長速度均高于全國出口平均增長水平,已成為我國出口創匯的一支重要力量。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進一步發揮生產企業自營進出口的優勢,促進生產企業搞好自營進出口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經批準獲得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以下簡稱自營企業),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后,即獲得對外
法人資格。自營企業可根據需要在企業內部設立進出口業務機構,具備條件的大型企業集團,經批準可設立全資進出口公司。自營企業有權經營本企業(集團)自產產品及相關技術的出口業務及生產所需技術、設備、零配件、原材料的進口業務。對具備條件的自營企業,可賦予其對外工程承包經營權。
自營企業必須承擔國家的出口和創匯任務,在進出口業務上接受當地經貿主管部門的管理和協調,并按規定向有關外經貿主管部門報送業務執行情況及統計報表等有關資料。
二、各地方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對自營企業要從各方面給予支持。積極落實自營企業應享有的各項權力和有關政策,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重視對自營企業的人才培養,促進企業搞好自營進出口工作。對承擔國家出口創匯任務較多的企業,要從原材料和能源供應、運輸安排、
流動資金貸款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和保證,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對生產企業的自營進出口工作要加強協調和管理,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幫助自營企業不斷提高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各級外貿主管部門要將自營企業統一納入國家或地方的外貿管理和統計渠道,根據自營企業的實際情況,從外貿政策及業務上給予必要的指導。
三、自營企業在國家有關進出口政策方面享有與外貿企業同等的待遇。自營企業經營進出口業務,涉及國家實行許可證和配額管理的商品,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申請配額和許可證。對實行招標或拍賣辦法分配的出口配額和許可證,自營企業應與外貿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參加投標和競購。對自營企業要實行與外貿企業統一的出口退稅辦法,按照“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則,給予及時、足額退稅。
四、自營企業在完成上繳國家外匯任務后,有權按規定使用自有留成外匯和進行外匯調劑,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平調和截留企業的留成外匯,不得截留企業有償上繳外匯后應當返還的人民幣,不得對企業按規定使用自有外匯附帶任何條件。按國家有關規定,經外匯管理部門批準,有條件的自營企業可在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開立外匯現匯帳戶。鼓勵自營企業積極開展以進養出業務,在批準金額及周轉次數內,對以進養出創匯部分,以其凈創匯額按國家規定比例計算上繳中央外匯。
五、自營企業可在辦理外匯結算業務的專業銀行建立外匯和人民幣流動資金帳戶。自營企業所需外貿流動資金貸款,由其開戶銀行在國家核定的貸款規模內,根據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進出口業務需要給予貸款并按外貿貸款計息。自營企業可按規定向國家有關銀行申請出口信貸。實行《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準則》后,自營企業有權自己決定留用資金使用。自營企業可設立出口風險基金,風險基金的提取、使用和管理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執行。
六、自營企業根據外經貿業務需要,可自行確定本企業經常出入境的業務人員名額及名單,報政府主管部門批準,實行一次性審批、一年內多次有效的辦法。出國手續,企業廠長(總經理)由企業上一級的有關部門審核,企業其他人員由本企業審核。上述人員每次出入境時,企業可憑外商邀請函電向本企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由外事部門辦理申辦簽證及其他出境手續。
經國務院授予臨時因公出國(境)和邀請來華事項審批權的自營企業,可在其業務范圍內自行審批本企業人員(廠長或總經理由其主管部門審批)臨時出國(境)和邀請國外經貿人員來華事項,并按有關規定辦理出入境手續。
自營企業可根據開展對外業務的需要,自主使用自有外匯安排業務人員出境,自有外匯不足時,可向外匯管理部門申請調劑外匯。對自營企業在境內外參加和舉辦各類展銷、洽談、交易會等活動,有關部門應提供必要的方便和條件。
七、鼓勵自營企業在境外設立維修服務網點,進一步簡化有關審批手續。自營企業由于業務需要在境外設立維修服務網點,中方投資額在規定數額內的項目,由企業自行決定。
自營企業在境外設立維修服務網點要認真執行國家在資產、財務、稅收、外匯等方面的規定,以及國家有關境外投資的管理制度與辦法。
八、自營企業要在國內外市場上創立商標信譽。對于同一商標,國內是生產企業注冊、國外是外貿企業注冊的,在生產企業獲得進出口經營權后,外貿企業可將國內外注冊的商標有償轉讓給生產企業使用;對外貿企業在國外已注冊的商標,自營企業需要使用的,應與外貿企業協商,依法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并保證使用該商標的產品質量。
九、鼓勵機電產品自營企業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努力增加出口創匯。對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的機電產品自營企業,可在原核定的工資總額與實現利稅掛鉤系數加一個與出口總額(或收匯總額)增長掛鉤的比例系數,但掛鉤系數累計不超過1。具體辦法由有關部門另訂。
十、自營企業要嚴格遵守國家對外經貿政策、法規,接受各級外經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要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積極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要努力轉換經營機制,改善企業內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要積極參加有關的進出口商會,從國家利益出發,接受和服從進出口商會的指導和協調。要不斷提高企業領導干部和外貿人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使企業在國際化經營的道路上健康發展。
獲得進出口經營權的科研院所可比照本通知精神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