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在反家庭暴力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施暴者和反家暴職能部門消極履職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監護人資格如何撤銷……近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多位專家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對其中的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健全社會共同干預家暴機制
草案規定,反家庭暴力是全社會和每個家庭的共同責任。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唐新波認為,草案明確了相關部門要擔責,這是一個重要進步。對于建立多機構合作機制,他表示支持,“很多家庭糾紛,如果相關部門能早一點介入,或許就能避免不幸的發生”。
“本法明確了政府、司法機關、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各方職責,本身就體現了多部門合作機制,體現出反家庭暴力不只是某一個部門或某一個社會組織的責任,而需要這些部門和組織合力干預這樣一種理念。”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夏吟蘭說。
據介紹,多機構合作干預家暴域外多有經驗。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相繼開展政府主導下的警察、醫療機構、社區服務機構等多機構協同干預家庭暴力措施,為受害婦女和兒童提供及時有效的救助,取得了顯著成效。
2000年以來,這一干預模式為我國一些地方政府和民間組織干預家庭暴力時所借鑒采用,并在此基礎上實踐探索,創造出多種新模式。目前,在我國29個省市區的反家庭暴力地方性法規和政策中,這一工作機制獲得普遍肯定。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華女子學院教授李明舜和夏吟蘭都認為,政府部門應是反家庭暴力的主要執法者。
李明舜指出,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標志其終于成形,成為正式向立法機構提交的法律案。這是政府落實憲法有關“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規定的具體行動,也是政府保護家庭成員特別是婦女兒童人權的一項重要舉措,充分表明了中國政府全面防治家庭暴力的堅定態度和責任擔當。
“反家暴法屬于社會法范疇,旨在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尤其是保護困難群體的權益。實施反家庭暴力需要資金、機構、人員等方面的投入,而這些主要的責任主體就是政府。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前,曾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這本身就表明了政府對反家暴立法積極、支持的態度,并為下一步全國人大常委會順利通過反家暴法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李明舜說。
明確法律責任讓反家暴可訴
“在反家暴工作中,對施暴者的矯治和強制教育不可或缺。反家庭暴力法應進一步完善強制報告制度,增加強制帶離、強制矯治、強制教育、代為告訴等制度,以增強反家庭暴力手段的有效性。”李明舜說,反家庭暴力法應明確規定法律責任,從而具備較強的可訴性,真正成為執法、司法的依據。
他進一步分析說,法律責任包括施暴者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責任,負有法定職責卻不履行其職責的執法、司法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以及社會救助機構不正確履行自己職責應負的法律責任、家庭暴力案件鑒定機構的職責及其不正確履行職責的法律責任。同時,對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以暴抗暴案件的從輕、減輕處理原則等,反家庭暴力法都應作明確規定。
唐新波認為,在法治社會,公民的行為構成何種犯罪、應進行怎樣的處罰,都有相應的法律依據。結合家庭暴力問題,如果該行為涉及故意傷害、強奸等,構成犯罪,自然適用刑事法律。如果不構成刑事案件,則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家庭暴力行為涉及多部法律,目前已有相應的規范,不宜再重復。至于具體行為適用何種法律,司法部門會作出相應裁決。”唐新波說。#p#分頁標題#e#
“我國的法律體系日趨完善,法律規定比較健全,反家暴法不能代替上位法,一些在刑法、婚姻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中有明確規定的內容,沒有必要另行寫入反家暴法,反家暴法與這些法律對接即可。”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張荊指出。
對于唐新波和張荊的觀點,夏吟蘭表示贊同:“反家暴法不能代替其他法律,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都對人身傷害有明確規定,而反家暴法的法律責任主要是一個指引性規定,比如構成犯罪的,應按照刑法相應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
應明確撤銷監護人資格情形
草案規定,中小學、幼兒園、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對未報案造成嚴重后果的,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李明舜建議,當未成年人面臨生命危險、嚴重的身體傷害、暴力威脅等緊急情況時,未成年人保護部門可以不經過父母同意,直接將未成年人帶離家庭。當然,考慮到未成年人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符合其最大利益,因此對于家庭內發生的未成年人被虐待案件常常需要權衡,看將兒童帶離家庭是否有必要,避免兒童被不當帶離。
夏吟蘭提出,應當對監護人資格予以確定。“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撤銷監護人資格,目前并沒有明確規定,建議可以參考四部門出臺的相關意見,將其寫進反家暴法條文中,這也是對弱勢群體的有效保護。”夏吟蘭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交部關于在外交活動中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規定
2019-09-29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2008-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及其兩個修改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的決定
2004-06-2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推遲審議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
1981-12-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 [修正]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