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實施前,非戶籍人員可申請三種救助
【導言】醫療救助是關系到民生的重大事情。16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了《廣州市醫療救助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將在征求公眾意見后印發實施。17日,記者了解到,廣州市醫療救助將擴大救助范圍、救助標準和救助比例,醫療救助年度救助限額從原來的每人每年最高33萬元增加到35萬元,非戶籍人員納入醫療救助范圍,而且最高救助限額可達每人每年5萬元,符合條件的非戶籍人員申請醫療救助的程序與普通市民一樣。
看點一:最高限額增至每人每年35萬元
2015年2月11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加快推進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的政策措施。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的意見》,在完善政策措施、強化規范管理、健全工作機制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對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作出部署。
根據廣州市民政局提供的資料顯示,自2009年以來,廣州市逐步建立了包括資助參保、基本和特殊門診、住院、商業保險、專項大病、臨時救助、慈善醫療7項制度的醫療救助體系,救助對象覆蓋全市居民、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和外地困難大學生。
此次《辦法》將此前的《廣州市醫療救助試行辦法》、《廣州市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試行)》、《廣州市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試行辦法》、《廣州市農村殘疾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繳費和康復資助辦法》等文件內容進行了整合,減少政策層次,提升救助和監管效率。
目前,廣州市醫療救助每人每年最高可達33萬元。此次修訂的《辦法》提高了醫療救助標準,將最高醫療救助限額從原來的每人每年最高可達33萬元增加到35萬元。
同時,《辦法》將職工醫療保險資助標準由600元/年提高到800/年;提高門診慢性病救助標準:門慢門特報銷90%,再進行二次救助,其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門慢每人每月每病種100元(每人每月最高不超過300元);住院救助年度限額由14萬元提高到15萬元,救助比例從50%-100%提高到80%-100%,其中老年人、未成年人、1-6級殘疾軍人在此報銷比例的基礎上相應提高5%;臨時醫療救助年度救助限額由1萬元提高到2萬元,并將低保、低收入人員臨時醫療救助起付線由目前的3900元統一下調到2000元。見義勇為人員臨時醫療救助年度救助限額可達10萬元。
看點二:廣州已支出醫療救助金8.4億元
17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為200萬人(次)的居民提供醫療救助,支出醫療救助金8.4億元;其中,2015年1-10月,為38萬人(次)的居民提供醫療救助,支出醫療救助金1.3億元,基本解決了困難群眾和因病致貧居民的醫療問題。
據廣州市民政局局長何鏡清介紹,本次修訂的《辦法》擴大了醫療救助的覆蓋面,將優撫對象、三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成員納入困難群眾救助范圍;將見義勇為人員納入救助范圍;將全部殘疾人納入資助參保范圍;進一步加大外來人員醫療救助力度,將在本市工作、符合救助條件非本市戶籍務工人員納入醫療救助范圍,其年度最高救助限額可達5萬元。
“將非戶籍人員納入救助范圍措施,廣州走在全國的前列。”何鏡清表示,對于非戶籍人員的救助條件,16日的市府常務會討論后要求將救助門檻降低,惠及范圍更廣,“接下來我們要根據這次常務會議的要求,進一步去做了解論證,廣州市會出臺細則,屆時將向社會公布。”
看點三:非戶籍人員醫療救助申請程序與戶籍人員一樣
在具體醫療救助申請程序方面,《辦法》提出,本市困難群眾(低保、低收入、五保、三無人員、重殘、精神智力殘疾、優撫對象等)無須申請,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或治療門診慢性病、門診特定項目可直接減免醫療費中的醫療救助金報銷部分。#p#分頁標題#e#
廣州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處長李志雄告訴記者,普通居民符合救助條件的,可向所在街道(鎮)提出申請,接受預受理情況。“普通居民住院的時候,覺得自己支付不起醫療費用了,可以向街道(鎮)去申請。街道會先核對家庭情況,在這個核對情況期間,我們會預受理申請。等到出院的時候,我們會根據實際的費用來確定,如果符合條件我們就會給予救助,是這么一個過程。出院之后申請也可以,這個沒問題。”李志雄說。
廣州非戶籍人員數量眾多,如何解決他們的醫療救助需求呢?“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申請辦理醫療救助的整個流程跟普通市民沒有區別,是一模一樣的。比如針對在廣州就讀的外來困難大學生,他們申請醫療救助就跟我們本市戶籍的困難群眾一樣,直接就可以減免了。”李志雄說。
“今后政策覆蓋人群將會加大,申請流程還會更加便捷。”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市民政局將與財政、人社、衛計等部門密切配合,制定《實施細則》,做好新政策培訓工作。
看點四:新政爭取年內實施
為降低廣州因病致貧人員醫療救助門檻,《辦法》將現行政策規定的因病致貧居民年度個人負擔醫療費用,超過家庭總收入的60%降低到40%(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家庭醫療費用災難性支出標準),并提高申請人家庭資產限額。
李志雄告訴記者:“因病致貧申請救助有兩個條件:一個條件是他的支付費用不能低于家庭總收入的40%,高于40%才能得到救助;另外是資產的限定,資產不能超過設定的額度,比如說不能有兩套房、有豪車等。”
《辦法》還將通過設立因病致貧居民預受理制度,縮短審批時間;建立醫療救助預備金制度,方便居民零星報銷,簡化報銷手續;建立醫療救助醫務社工制度,為在醫療機構就醫的因病致貧居民提供醫療救助資源鏈接,為他們提供及時的政策咨詢等救助服務,進一步提高醫療救助可及性。
“此次《辦法》為征求意見稿,在今天通過、發布之后,我們將盡快向社會公布,公開征求公眾意見。”何鏡清表示,《辦法》為涉及民生的重要文件,備受關注,力爭年內能實施。
【配稿】
新政實施前,非戶籍人員可申請這3種救助
新修訂的《廣州市醫療救助試行辦法》里,非戶籍人員也將被納入醫療救助范圍的消息引起了多方關注。但新《辦法》還未實施,目前來說,非戶籍人員有哪些救助政策可以享受?17日,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以下三項救助外來人員可以申請。
1. 政府醫療救助
救助對象:在本市普通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技工學校全日制就讀,持有《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且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非本市戶籍困難學生。
救助金額:在定點醫療機構治療門診特定項目、門診指定慢性病,或住院治療,年度最高可獲19萬元(包含醫療救助金以及商業保險醫療救助金)
咨詢電話:020-81499908,95519或020-38904279。
2. 慈善醫療救助
救助對象:符合一定條件的廣州市就讀的外地戶籍大中專學生以及正在廣州市工作并在廣州市連續交納二年以上社會養老保險且符合相應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
救助金額:慈善醫療救助標準原則上為每一救助對象在一個慈善醫療救助年度內不超過30000元。
咨詢電話:020-86004343。
3. 福彩及時雨關愛基金
救助對象:在廣州市轄區內突遭意外或患重病無力支付醫療費,并符合基金資助用途的人員。
救助金額:單次資助金額為2000-10000元,特殊情況最高不超過20000元。
咨詢電話:020-86004343。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
2019-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修訂)
2013-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三號)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賣房等行為是否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予以處罰的答復
1991-05-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6-02-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3-08-01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失效]
1997-12-2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0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