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11日 農發行字[1999]71號)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各計劃單列市分行,總行營業部:
現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會計基本制度》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各級行要組織廣大財會人員認真學習本制度,進一步提高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收購資金的封閉運行。
附: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會計基本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會計管理,規范會計核算,充分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金融保險企業會計制度》等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農業發展銀行會計工作任務
一、正確核算。準確、及時、完整地核算各項業務,序時記載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情況。
二、真實反映。運用會計核算手段,真實、全面、系統地反映各項業務狀況,及時提供會計信息,為決策管理服務。
三、加強監督。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對各項業務實行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提高業務運作的合規合法和效益性。
四、嚴格管理。充分發揮會計職能作用,強化會計內控機制,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確保資金與財產安全。
第三條 農業發展銀行的會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會計制度的制定與管理權集中在總行和省級分行(含計劃單列市分行,下同)兩級。凡屬全國性的制度與辦法,由總行制定;凡不屬于全國性的制度與辦法,由省級分行制定,報總行備案。
第四條 農業發展銀行會計工作要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嚴禁設置賬外賬,不準亂用會計科目,不得編制和報送虛假會計數據,自覺接受有關部門監督。
第五條 各級行領導要支持會計工作,確保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對違反會計法規的行為,會計人員有責任抵制并有向上級反映的義務。
第六條 本制度適用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各級行。
第二章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第七條 各級行都應當設置會計機構,合理配備會計人員。
勞動組合和人員分工應遵循有利于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核算的嚴密和緊湊,有利于職責明確的原則。
會計出納工作崗位一般可分為:會計主管,內勤主任,會計出納檢查輔導員,會計記賬員,會計復核員,綜合核算員,聯行結算員,票據清算員,出納收款員,出納收款復核員,出納付款員,出納付款復核員,押運員,守庫員,管庫員,財務管理員,會計檔案管理員等。
營業單位會計出納部門根據業務需要,最低要設置五個崗位,即會計主管、內勤主任、會計、出納、聯行結算,根據業務量大小,每崗可設置若干人,并配備專職或兼職復核人員。
第八條 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會計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遵紀守法,遵守職業道德,并持有會計證。
會計主管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業務素質和管理知識,熟悉相關的計算機操作,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堅持原則,廉潔奉公;
二、具有助理會計師及其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連續在會計崗位工作時間不得少于二年;
四、有較強的組織能力;
五、身體健康,能夠適應本職工作的要求。
第九條 對外營業單位,必須配備內勤主任,實行內勤主任坐班制度;各級管理行必須配備會計出納檢查輔導員,實行會計檢查輔導制度。
第十條 會計人員的配備必須符合內控機制,嚴禁一人獨自操作業務全過程。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收入、費用等賬務的記載工作。
第十一條 會計工作崗位要保持相對穩定。會計主管工作變動,必須征得上一級會計部門同意;其他會計人員變動,必須征得會計主管同意。
第十二條 會計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培訓時間不得少于一個月;在崗會計人員每年培訓時間不得少于二周。要通過政治業務學習、崗位練兵、技術比賽等形式,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和操作技能。
第十三條 任用會計人員應當實行回避制度。本行領導的親屬不得擔任本行的會計主管;會計主管人員的親屬不得在本行會計機構中工作;有其他親屬關系的不得共同臨柜操作業務。
需要回避的親屬關系為: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
第十四條 實行會計工作獎懲制度。對會計工作成績顯著,安全無事故的分支機構,以及對堵塞漏洞,避免風險和案件發生,揭發違法犯罪有功的人員,要給予表彰獎勵。對不執行會計制度,發生違法犯罪案件的分支機構和有關人員,要通報批評,除追究有關當事人責任外,還要追究會計主管、主管行長和行長的責任。
第三章 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
第十五條 會計核算應當遵循《會計準則》的各項原則,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按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賬務處理,如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第十六條 表內科目賬務記載采用借貸復式記賬法:即以“借”、“貸”為記賬符號,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以資產等于負債加所有者權益為平衡公式。借方在左,貸方在右。凡資產類賬戶,其借方反映增加,貸方反映減少,余額一般在借方;負債類賬戶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其借方反映減少,貸方反映增加,余額一般在貸方;資產負債共同類賬戶,其借方反映資產的增加和負債的減少,貸方反映資產的減少和負債的增加,余額可以在借方,也可以在貸方,如在借方視為資產,如在貸方視為負債;損益類賬戶,凡支出性賬戶的記賬方法同資產類賬戶,即借方反映增加,貸方反映減少,余額在借方;收益類賬戶記賬方法同負債類賬戶,即借方反映減少,貸方反映增加,余額在貸方。各科目借、貸方發生額合計和借、貸方余額合計各自相等。
表外科目采用單式收付記賬法,收方在左,付方在右。當賬簿和報表采用借貸方式進行記載和反映時,借方對應付方,貸方對應收方。
第十七條 會計核算以人民幣作為貨幣計量單位。一切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的填列,均以人民幣“元”為金額單位,“元”以下填到“分”,“分”以下四舍五入;“元”以上計數逗點采用三分位制。
外幣業務采取分賬制核算,除以人民幣為本位幣外,對各種外幣的收付,平時均按不同的原幣種分別填制憑證,登記賬簿。人民幣和每種外幣各設置一套賬。人民幣記賬匯率采用固定匯率制。期末編制會計報表時,以期末(某一日)國家公布的外匯牌價折算成人民幣反映。
第十八條 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2月31日為決算日。
第十九條 為了確保核算質量,防范金融風險,會計核算必須堅持以下十六項基本原則,即:雙人臨柜,錢賬分管;憑證合法,傳遞及時;科目賬戶,使用正確;當時記賬,賬折見面;現金收入,先收款后記賬;現金付出,先記賬后付款;轉賬業務,先記借后記貸;他行票據,收妥進賬;有賬有據,賬據相符;賬表憑證,換人復核;當日結賬,總分核對;內外賬務,定期核對;聯行印押,兩人分管;重要憑證,領用登記;會計檔案,完整無損;人員變動,交接清楚。核算質量要求達到“五無、六相符”,即賬務無積壓,結算無事故,計息無差錯,記賬無串戶,存款無透支;賬賬、賬款、賬據、賬實、賬表、內外賬務全部相符。
第二十條 會計核算要分崗約束,連環監控。會計部門要設立順序遞進的三道監控防線:
一、會計出納臨柜人員按照制度規定認真受理業務,同時,復核人員對經辦人員受理的業務要認真逐筆復核,嚴格把關;
二、內勤坐班主任每天必須按規定對全部賬務進行監督檢查,重要業務事項必須
簽字把關,并監督復核員工作情況。會計主管要按期對會計出納業務進行檢查,重點對坐班主任的工作進行再監督;
三、上級行會計出納檢查輔導員要定期對所轄行會計出納業務進行檢查輔導,同時檢查營業單位會計主管和坐班主任是否履行工作職責。
第四章 會計科目
第二十一條 會計科目是根據會計核算對象和信貸資金及財務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進行科學歸類的分類名稱。會計科目分為表內科目和表外科目。
第二十二條 會計科目由總行統一規定(稱為一級科目),省級分行如有需要可增設轄內科目(稱為二級科目),但在向總行報表時,應將其并入總行規定的一級科目內。
一級會計科目的代號,由總行統一規定為三位數字。省級分行增設的轄內二級科目代號為四位數字,并要與一級會計科目代號相聯系。
省級分行以下單位不得增設或更改科目名稱和代號。
第二十三條 科目下賬戶的編號,必須把科目代號編列在前,賬戶號編列在后。
第二十四條 年度中間會計科目修改
變更時,采用藍字傳票結轉;年度終了會計科目修改變更時,采用結轉對照表方式進行新舊科目結轉。
第五章 會計憑證
第二十五條 會計憑證是各項業務發生的書面證明,是登記賬簿、明確經濟責任、核對賬務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據。
會計憑證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
第二十六條 原始憑證是各項業務活動的原始記錄,其基本要求是:
一、憑證的內容必須具備:憑證的名稱;填制憑證的日期;出具憑證單位名稱或者填制人姓名;經辦人員的簽名或者簽章;接受憑證單位名稱;經濟業務內容、數量、金額等。
二、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簽有出具單位的有效印章;從個人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有填制人員的簽名或者簽章;自制原始憑證必須有單位領導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員簽名或者簽章。
三、憑證的大寫與小寫金額必須相符。購買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和費用開支款項的原始憑證,必須經有關人員審批,并有經辦人員的簽名或簽章。
四、上級有關部門批準的經濟業務,應在憑證上注明批準機關名稱、日期和文件字號或將批準文件作憑證附件。
五、原始憑證不得涂改、挖補。
第二十七條 記賬憑證,又稱傳票,根據原始憑證編制,也可以原始憑證代替。
記賬憑證采用單式憑證,分為基本憑證和特定憑證兩類。
一、基本憑證:是根據原始憑證及業務事項自行編制的傳票。按其性質分為下列八種:
(一)現金借方憑證;
(二)現金貸方憑證;
(三)轉賬借方憑證;
(四)轉賬貸方憑證;
?。ㄎ澹┨胤N轉賬借方憑證;
(六)特種轉賬貸方憑證;
?。ㄆ撸┍硗饪颇渴杖霊{證;
?。ò耍┍硗饪颇扛冻鰬{證。
二、特定憑證:又稱專用憑證,根據某項業務的特殊需要而設置。主要包括結算憑證、聯行報單和存貸款憑證、收息憑證等。
三、記賬憑證應具備的基本要素:
?。ㄒ唬┯涃~日期;
?。ǘ┦崭犊钊藨裘唾~號;
(三)開戶行名稱和行號;
?。ㄋ模┤嗣駧欧柡徒痤~;
?。ㄎ澹┛铐梺碓?、用途或摘要及附件的張數;
(六)會計分錄和憑證編號;
(七)收付款人的有效印章;
?。ò耍╅_戶行及有關人員的印章。
第二十八條 憑證的填制必須做到要素齊全,內容真實,字跡清晰、工整,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簽發支票應使用碳素墨水或墨汁填寫;單聯式憑證應用碳素墨水或者藍黑墨水鋼筆書寫;多聯式套寫憑證可用圓珠筆、雙面復寫紙套寫,不準分張單寫。
二、填寫憑證及記賬用的各種符號簡寫為:第號為“?!?;每個為“@”;人民幣符號為“¥”;年、月、日簡寫順序應自左而右“年/月/日”;年利率為“年%”;月利率為“月‰”;日利率為“日萬分之0”。
三、書寫阿拉伯數字不得連筆。阿拉伯小寫金額數字前面,均應填寫人民幣“¥”符號。人民幣符號與阿拉伯金額數字之間不得留有空白。凡阿拉伯數字前寫有人民幣符號的,數字后面不再寫貨幣單位。
四、所有以元為單位的阿拉伯數字,一律填寫到角分;無角分的,角位和分位應填寫“0”,不得用符號“-”代替。
五、中文大寫金額數字應用規范的正楷或者行書體填寫,如零、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元、角、分、整(正)等字樣。不得用0(或另)、一、二(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毛等填寫,不得自造簡化字。
六、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到元為止的,在“元”字之后應當寫“整”或“正”字;到“角”為止的,在“角”之后可以不寫“整”或“正”字。大寫金額數字有分的,“分”字后面不寫“整”或“正”字。
七、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前應標明“人民幣”字樣,二者之間不得留有空白。在票據和結算憑證大寫金額欄內不得預印固定的“仟、佰、拾、萬、仟、佰、拾、元、角、分”字樣。
八、阿拉伯金額數字中間有“0”時,漢字大寫金額要寫“零”字;阿拉伯數字金額中間連續有幾個“0”時,漢字大寫金額中只寫一個“零”字;阿拉伯金額數字元位是“0”但角位不是“0”時,漢字大寫金額可以只寫一個“零”字,也可以不寫“零”字。
第二十九條 受理憑證要認真審查各項內容是否正確,大小寫金額是否一致,聯次和附件是否齊全,印章是否完備真實,賬號與戶名是否相符,是否超過有效期,是否應為本行受理。
第三十條 傳遞憑證要準確及時,
手續嚴密,先外后內,先急后緩,除特殊規定者外,各種憑證一律由內部傳遞。
第三十一條 各種憑證格式由總行和省級分行規定。
第六章 賬務組織與核算
第三十二條 賬務組織包括明細核算和綜合核算兩個系統。明細核算由分戶賬、登記簿(卡)、余額表組成;綜合核算由科目日結單、總賬、日計表組成。兩個系統根據同一憑證分別核算,相互核對,數字相符。
第三十三條 明細核算
一、分戶賬。分戶賬是經濟事項的明細記錄,必須按戶立賬,連續記載,除另有規定外,不得以憑證代替分戶賬。
分戶賬的格式,除專用格式外,一般分為下列四種:
(一)甲種賬。設有借、貸方發生額和余額三欄。適用于不計息的賬戶,或用余額表計息的賬戶及本行內部核算的賬戶。
(二)乙種賬。設有借、貸方發生額和余額、積數四欄。適用于在賬頁上計息的賬戶。
?。ㄈ┍N賬。設有借、貸方發生額和借、貸方余額四欄。適用于雙方反映余額的賬戶。
?。ㄋ模┒》N賬。設有借、貸方發生額、余額和銷賬四欄。適用于逐筆記賬、逐筆銷賬的一次性賬務,并兼有分戶核算的作用。
二、登記簿。登記簿是適應某些業務需要而設置的賬簿,包括現金收入登記簿、現金付出登記簿、有價單證登記簿、重要空白憑證登記簿等。各類登記簿必須嚴密手續,及時記載。
三、余額表。余額表是核對總賬與分戶賬余額和計算利息的重要工具,分為計息余額表和一般余額表兩種。
計息余額表,適用于計息科目,每日營業終了,根據各分戶賬最后余額填列,當日未發生業務的賬戶(含例假日),應根據上一日的最后余額填列。
一般余額表,適用于非計息科目,總分核對時使用。抄制方法同計息余額表。
第三十四條 綜合核算
一、科目日結單??颇咳战Y單是每一個科目當天借貸方發生額和傳票張數的匯總記錄,是登記總賬的依據?,F金科目日結單根據現金收、付登記簿當日發生額匯總填制,并與當日各科目現金發生額核對一致;其他科目日結單根據記賬憑證匯總填制??颇咳战Y單全部相加的借方、貸方合計數必須相等。營業終了,結賬時必須填制“匯總科目日結單”以平衡當天借、貸發生額。
二、總賬??傎~是統馭明細分戶賬的主要工具,是各科目的總括記錄,也是編制報表的依據。總賬按科目設置,每日營業終了,根據各該科目日結單的借、貸發生額合計數填記,并結出余額。當日無發生額的(含例假日),應將上一日的余額填入當日余額欄內。
三、日計表。日計表是反映當日業務活動和軋平當日全部賬務的主要工具。日計表各科目當日發生額和余額,根據總賬各科目當日發生額和余額填制。借、貸方發生額和借、貸方余額的合計數,必須各自平衡。
第三十五條 賬簿記載
賬簿是記錄各項經濟業務活動及資金、財產變化情況的重要簿籍。會計賬簿的格式由總行和省級分行統一規定。
一、賬務記載必須依據嚴格審定的有效會計憑證辦理。登記賬簿的基本要求是:
(一)賬簿的各項內容,必須根據傳票的有關事項記載。賬簿記載要做到內容完整、數字準確、摘要清楚、登記及時、字跡工整。啟用會計賬簿時,賬頁上首規定的填記事項(如賬號、戶名、領用憑證記錄、利率、頁數等)均應詳細填寫。記賬前,要核對戶名、賬號、印鑒、余額等,防止串戶、冒領、透支等事故的發生。記賬時,要記明記賬日期、對方科目,摘要欄必須根據憑證扼要填寫款項來源或用途。支票等有編號的憑證應填列憑證號碼后四位數。傳票內容有誤或不全,應更正和補充后再行記賬。
?。ǘ┑怯涃~簿要用碳素墨水或者藍黑墨水書寫,復寫賬頁可用圓珠筆、雙面復寫紙書寫。紅色墨水只用于劃線和沖賬,以及按規定用紅字批注的有關文字說明。
?。ㄈ┵~簿中書寫的文字和數字上面要留有適當空格,一般應占格距的二分之一。摘要欄文字如一格寫不完時,可在下一格連續填寫,其金額應填于末一行文字的金額欄內。
(四)各種賬簿按頁次順序連續登記,不得跳行、隔頁。如果發生跳行、隔頁,應當將空行、空頁劃紅線注銷,或者用紅字注明“此行空白”、“此頁空白”字樣,并由記賬人員簽章。
?。ㄎ澹┵~務必須逐筆序時記載,逐筆結出余額,并在“借或貸”等欄內寫明“借”或者“貸”字樣。沒有余額的賬戶,應當在“借或貸”欄內寫“平”字,并在余額欄用“-○-”表示,“○”寫在元位。
(六)每一頁登記完畢結轉下頁時,應將前頁的最后余額過入新頁的第一格余額欄內,并在摘要欄填寫“承前頁”字樣(如在分戶賬上計息的,應將未計息日數和積數同時過入新賬頁第一格日數和積數欄內)。
?。ㄆ撸┩皇湛罨蛲桓犊顔挝毁~戶的多筆借或貸的憑證,可以編制匯總傳票記賬。
(八)采用丁種賬頁記載的分戶賬,是一次性賬務,如果一次不能清賬而需分次銷賬時,可另設戶記載。
第三十六條 賬務復核
一、所有賬務記載必須換人逐筆復核。復核要點:
?。ㄒ唬秃藨{證是否具備規定的內容,審查印章的真偽,確認款項來源、用途是否符合政策和資金管理規定。
?。ǘ秃速~簿(卡),除按記賬規則進行復核外,著重復核賬號、戶名、余額等,防止透支和串戶。
(三)凡對外開出的票據和結算憑證,均要注意行名、行號、金額、密押等是否正確。
?。ㄋ模秃税l現的差錯,應立即與記賬員共同查清,并隨時登記內部差錯登記簿。
二、凡經復核過的賬、表、憑證等,復核人員必須蓋章證明;未經復核蓋章,出納不得付款,會計不得對外簽發單證,報表不得上報。會計主管人員應經常檢查督促。
第三十七條 錯賬更正
賬簿記載發生錯誤,不準涂改、挖補、刮擦或者用藥水消除,必須按照下列方法進行更正;
一、當日發生的差錯
(一)日期和金額寫錯時,應以一道紅線把全行數字劃銷,將正確數字寫在劃銷錯誤數字的上邊,并由記賬員在紅線左端蓋章證明。如劃錯紅線,可在紅線兩端用紅色墨水劃“×”銷去,并由記賬員在右端蓋章證明。文字寫錯,只須將錯字用一道紅線劃銷,將正確的文字寫在劃銷文字的上邊。劃銷錯誤文字或者數字時,必須使原有字跡仍可辨認。對于錯誤的數字,應當全部劃紅線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錯誤數字,對于文字錯誤,可只劃去錯誤的部分。
(二)傳票填錯科目或賬戶,賬簿隨之記錯,應先改正傳票,再參照上述第(一)項辦法更正賬簿。
二、次日及以后在本年內發現的差錯
?。ㄒ唬┯涃~串戶,應填制同一方向紅藍字沖正傳票辦理沖正。用紅字傳票記入原錯誤的賬戶,在摘要欄內注明:“沖銷×年×月×日錯賬”,用藍字傳票記入正確的賬戶,在摘要欄內注明:“補記沖正×年×月×日賬”字樣,并在原傳票上及原錯賬摘要欄內紅字批注“×年×月×日沖正”字樣。
(二)傳票填錯,賬簿隨之記錯,應重新填制借、貸方紅字傳票將錯誤賬全數沖銷,再填制正確的借、貸方藍字傳票補記入賬,并在摘要欄內注明情況。同時,在原錯誤傳票上紅字批注:“已于×年×月×日沖正”字樣。
?。ㄈ﹤髌闭_,科目日結單結錯,應填制紅、藍字科目的結單進行沖正,用紅筆注明“沖正×年×月×日錯賬”字樣,同時在原錯誤的科目日結單上,紅字批注“于×年×月×日沖正”字樣。
三、本年度發現以前年度錯賬,應填制藍字反方向傳票沖正,不得更改原決算報表。如確需更改決算時,須逐級申報總行批準。
四、沖正傳票必須經會計主管人員審查蓋章,并將錯賬的日期、金額以及沖正的日期等情況進行登記。
五、錯賬沖正時,紅字傳票及相應的賬簿金額欄用紅字,其他內容用藍字填寫(如日期、對方科目等)。
六、賬頁記載錯誤無法更改的,不得撕毀,經會計主管人員同意,可另換新賬頁記載,但必須經過復核,并在原賬頁上劃交叉紅線注銷,由記賬員和會計主管人員蓋章證明。注銷的賬頁另行保管,裝訂賬頁時,應附后備查。
第三十八條 賬務核對
一、內部賬務核對
(一)堅持按日核對賬款。現金收入、付出登記簿的總數,每日必須與“現金”科目總賬借、貸方發生額核對相符;現金庫存簿的庫存數,應與實際庫存現金和“現金”科目總賬的余額核對相符。
(二)堅持按日核對總分賬務。各科目的分戶賬或余額表的余額應與各該科目總賬余額核對相符。
?。ㄈ﹫猿职丛潞藢J款借據,貸款賬要與借據逐筆勾對相符。
?。ㄋ模┦褂枚》N賬記載的賬戶,應按日加計未銷各筆金額,與各該科目總賬余額核對相符。
(五)各種卡片賬每月與各該科目總賬或有關登記簿核對相符。
?。┕潭ㄙY產、低值易耗品等應每年進行二次賬實核對,確保相符。
(七)表外科目分戶賬或登記簿,每月要與所控制的有價單證、空白重要憑證等實物核對相符。
二、內外賬務核對
?。ㄒ唬蛯懯酱婵钯~,每寫滿一頁都要及時將對賬聯撕下交單位核對。每月終了,存、貸款均要簽發對賬單與開戶單位核對,并在次月收回對賬單。會計人員勾對未達賬項無誤后應將對賬回單聯按科目、賬號順序排列裝訂保管,以備查考。
?。ǘ┐嬲蹜舸婵钯~,應堅持在辦理業務的當時進行賬折核對。
(三)同業往來賬,應按月與同業往來單位進行核對,如有未達,要找出原因,每月必須做到余額一致。
?。ㄋ模┫到y內往來賬,要按季核對,確保上、下級行往來賬務相符。
?。ㄎ澹┲醒脬y行往來賬,要按旬核對相符。
(六)聯行往來賬,按照聯行制度有關規定核對。
第三十九條 賬簿結轉
一、總賬結轉??傎~賬頁每月更換一次,更換時,將舊賬上的“上年底余額”、“自年初累計發生額”、“月底余額”,分別過入新賬的“上年底余額”、“本年累計發生額”及“上月底余額”欄內。年初建立新賬時,只過上年底余額。
二、分戶賬結轉。年度終了,各科目分戶賬均應更換新賬頁。甲、乙、丙種格式分戶賬,在舊賬頁的最后一行余額下加蓋“結轉下年”戳記,將最后余額過入新賬頁,新賬頁日期應寫新年度一月一日,摘要欄加蓋“上年結轉”戳記(對于余額已經結清的賬戶應在賬頁余額欄內加蓋“結清”戳記)。丁種賬應在舊賬頁未銷各筆的銷賬日期欄加蓋“結轉下年”戳記,將未銷賬逐筆過入新賬頁發生額欄,并結出余額,在摘要欄加蓋“上年結轉”戳記。舊賬頁的摘要過入新賬頁的摘要欄,并加注舊賬發生的年、月、日,以資查考。
卡片賬未銷賬卡次年可繼續沿用。
結轉完畢,應將各科目分戶賬新賬頁的余額加總與各該科目總賬新賬頁余額核對一致,以保證銜接無誤。
三、登記簿原則上按年結轉。
第七章 利息計算
第四十條 利息必須根據規定的計息范圍、利率和結息期正確計算、認真復核、準確無誤。
第四十一條 利率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種。利率的換算方法如下。
年利率÷12(月)=月利率
月利率÷30(天)=日利率
年利率÷360(天)=日利率
第四十二條 利息計算基本規定
一、各種存貸款的結息日期,除應按照各種規定和
借款契約的協定辦理外,一般有下列幾種:
?。ㄒ唬┒ㄆ诮Y息。存、貸款定期結息分為按月、按季和按年固定的日期結息。按月結息為每月二十日;按季結息為每季末月二十日;按年結息為每年十二月二十日。計算出的利息,必須于結息日期的次日(二十一日)入賬(例假日順延)。
(二)約期結息。定期存款根據約定的期限,于到期或支取時一次結算利息。
(三)隨時結息。非結息日存款戶結清賬戶、借款戶提前或逾期歸還貸款時,應隨時結算利息。
二、存、貸款計息,按“算頭不算尾”的方法確定計息天數,即從存入、貸出當日起息,取款、還款當日不計息。
三、凡利率調整后需要分段計息的,必須按調整時間和相應利率,劃分階段,分別計算。
四、計息積數合計起點為元,元以下不計息。利息金額計到分,分以下四舍五入。
五、利息收付,除對個人的存
貸款利息可以用現金結算外,其他存、貸款利息,一律轉賬處理。各種利息的收、付,要對外簽發存貸款利息通知單。
六、聯行往來和系統內往來利息的計算,按有關制度規定辦理。
七、其他有特殊規定的,按特殊規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 利息計算方法
一、計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時期×利率;
二、計算復利和公式:復利和=應收貸款利息×(1+欠息期×同檔次利率)n
式中的n表示結息期。復利不執行權責發生制,在收取應收利息時,一并計收。
三、計息方法種類:
?。ㄒ唬┯糜囝~表計息。每日營業終了,應將各賬戶余額抄入計息余額表,每旬、月末應結出累計積數;結息日將上月(季、年)度末月的二十一日至月底的各戶積數,分別并入本月(季、年)度各該戶積數內并結出本期累計積數。
?。ǘ┰谫~頁上計息。在賬戶余額變動的當天計算積數,結息時,計算累計積數。
上述兩種計息方法,一個科目只能采用其中一種,不能兩種同時采用。兩種計息方法的公式為:
利息=累計計息積數×日利率
錯賬沖正涉及到計息積數的,應算出應加、應減積數,記入余額表或賬頁積數欄于計息時一并調整。
(三)逐筆對年對月計息。單位定期存款采用對年對月對日的方法計息。對年一律按360天,對月一律按30天計算,不滿月的零頭天數按實際天數計算。計算公式為:
整年整月的:利息=本金×年或月數×年或月利率
化成天數的:利息=本金×天數×日利率
第四十四條 應收貸款利息、應收系統內利息、應付定期存款利息、應付系統內利息,均應按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核算。逾期1年(含1年)以上的貸款和符合財政部規定標準的呆滯、呆賬貸款利息,在表外科目登記核算。
第四十五條 利息的核對
一、使用余額表計息的,余額表各戶積數之和必須與總賬同期累計積數核對一致;余額表各戶利息之和必須與按總賬積數計算的利息核對一致(剔除影響核對積數和利息的各種因素);利息傳票金額必須與余額表利息金額核對一致。對應加、應減積數,應審查發生的原因和數字是否合理正確。
二、使用賬頁計息的,各賬戶的計息合計天數必須與日歷天數核對一致;利息傳票金額必須與總賬累計積數所計算的利息核對一致(剔除尾差和不計息戶利息)。
三、各項利息結息后要逐戶復核天數、積數、利率和利息金額,以確保準確無誤。
第八章 年度決算
第四十六條 年度決算前,應認真做好清理資金、核對賬務、盤點財產和核實損益等準備工作,確保資金、財產、賬務真實、完整。
第四十七條 決算日要辦理當日賬務、當月月結和年終決算三部分工作。凡屬決算日業務均應在當日處理完畢,并做好內部賬務(款)及往來賬務的核對工作。決算日終了,應編制決算報表。
決算日結平本年賬務后,應辦理新舊賬簿結轉,結束舊賬,建立新賬。新賬全部建立后,應將各科目總賬與分戶賬的余額核對相符,驗算平衡。
第四十八條 決算后,應按規定處理上年損益。各級管理行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匯總審核決算表及說明,并按規定上報。年度決算后要按照賬簿和報表裝訂保管的有關規定,對上年度的舊賬簿和報表分別進行整理裝訂,入庫保管。
第九章 會計報表
第四十九條 會計報表是反映信貸資產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會計報表包括主表、附表、報表附注。
第五十條 會計報表按編制時期可劃分為:日計表、月計表、季度(半年)報表和年度報表。
一、日計表。根據每日總賬各科目發生額和余額填制,一般不上報
管轄行。如上級行需要,也可按規定填報。
二、月計表。根據每月總賬各科目的上月末余額、本月發生額和月末余額填制,按月編制匯總,是否上報,由省級分行確定。
三、季度(半年)報表:
1.資產負債表。本表反映會計期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根據總賬和分戶賬的期初、期末余額編制。
2.損益表。本表反映本期利潤(虧損)的實現情況。根據損益科目總賬和分戶賬的期末余額編制。
3.業務狀況表。本表反映會計核算期內各項資金財產的增減變化情況,根據總賬年初余額、本期累計發生額和期末余額編制。
季度報表(半年報)要逐級匯總,上報總行。
四、年度報表(決算表),于年度終了后編制,逐級匯總上報。具體編報內容,根據當年決算要求執行。
第五十一條 會計報表應做到真實準確、內容完整、數字清晰。會計報表一經報出,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表中數字。
第五十二條 會計報表之間的有關對應關系應當相互銜接。如不同會計年度會計報表中的內容和核算方法有變更的,應加以說明。
各級行領導人對會計報表的
合法性、真實性負法律責任。
第五十三條 會計報表要按規定定期報送有關部門。
第十章 印章和密押(編押機)管理
第五十四條 業務印章是受理業務的證明和對外
承擔責任的重要依據,各級行必須按照規定的范圍使用和嚴格管理。
第五十五條 印章種類和使用范圍
一、行名業務公章:適用于對外簽發的重要單證,如存單、存折、收據等。
二、現金收訖章:適用于現金收入憑證和簽發現金進賬回單等。
三、現金付訖章:適用于各種現金付出憑證。
四、轉訖章:適用于轉賬憑證,簽發收賬通知和支款通知等。
五、結算專用章:適用于簽發有關結算憑證以及有關結算款項的查詢、查復書等。
六、聯行憑證專用章:適用于簽發聯行報單、往賬報告表、聯行賬務的查詢、查復書等。
七、匯票專用章:適用于簽發銀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
第五十六條 單證、賬簿,報表簽章規定
一、各種單證,除按規定分別加蓋業務印章外,對存單、存折、收據、現金收入憑證、轉賬憑證、收賬通知、支款通知和回單等,還要加蓋有關人員名章。
二、各種賬簿應加蓋有關人員名章。
三、各種報表應加蓋單位公章及有關人員名章。
四、聯行結算等業務,其簽章辦法按聯行結算規定辦理。
第五十七條 印章刻制和管理
一、全國聯行專用章、匯票專用章和結算專用章的刻制、銷毀權集中在總行;其他業務印章的刻制、銷毀權由省級分行規定。
現金收訖、現金付訖、轉訖和結算專用章必須帶有年、月、日;結算專用章必須帶有行號;業務量較大的行,對現金收訖、現金付訖、轉訖和結算專用章可按需要刻制數個,但每枚章上應分別編刻(1)、(2)……號數加以區別。
二、各種業務印章在使用前,應在“業務印章使用保管登記簿”上預留印模,注明啟用日期,并由領用人簽章。換人使用,要辦交接手續。對使用年久字跡不清的印章,應及時申請更換,更換停用的印章,要按權限銷毀,并在登記簿上注明注銷日期。
各種業務印章在未啟用或停用待上繳銷毀期間,必須加封由行長(主任)或指定專人妥善保管。
第五十八條 聯行密押(編押機)屬于國家絕密級資料,必須嚴格保管,嚴防泄密。
第五十九條 印章、密押(編押機)和重要空白憑證必須三人分別保管使用,以加強制約、堵塞漏洞。個人之間不得私相授受,經管人員離職時,要辦理交接手續。
每日上午、下午營業終了,必須將密押(編押機)、壓數機、聯行憑證專用章、重要公章各自裝箱加鎖,入庫保管。
第十一章 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管理
第六十條 有價單證是指待發行的印有固定面額的特定憑證,包括:金融債券、代理發行的各類債券、定額存單、定額匯票、以及印有固定面值的其他有價單證等。
第六十一條 有價單證的保管
一、有價單證實行“證、賬分管”原則,由會計部門管賬,出納部門管證。需要加簽印章的有價單證,要嚴格執行“證、印分管”。
二、出納人員應建立有價單證保管登記簿。出納專管人員變動時應辦好交接手續。
三、有價單證的樣本和暗記,比照人民幣票樣管理辦法保管。
第六十二條 有價單證的調運和領用
調運有價單證時,要按現金調運的規定執行。經辦人員領用有價單證時應向出納部門辦理領用手續并進行登記。營業結束后,業務部門及經辦人員持有的有價單證應裝箱入庫保管。
第六十三條 有價單證的發售
一、有價單證的發售或簽發應堅持先收款后辦理的原則,并進行銷號控制。
二、發現多缺漏頁錯號等情況,應將差錯部分留查,不得發售,并及時與領發行和印刷廠聯系。
第六十四條 有價單證的核算
一、有價單證一律納入表外科目核算。會計部門建立“有價單證登記簿”,按單證種類、原面值金額立戶。出納部門必須根據表外科目傳票辦理收付。
二、已兌付、作廢及停止使用的待銷毀的有價單證應設表外科目單獨核算。
第六十五條 有價單證的核對
一、有價單證應定期進行賬、實核對,保持賬實相符。
二、出納庫房保管的有價單證庫存數,應每日營業終了與會計部門表外科目有關賬戶余額核對相符。
三、有價單證按規定上繳時,應先由會計、出納部門進行賬實核對。
第六十六條 有價單證的銷毀
一、已經兌付、停止使用或注銷作廢的有價單證,應做出明顯標記后交庫房登記保管。
二、有價單證需要銷毀時,應由出納部門造具清單,經會計部門核對無誤后再按規定權限報批銷毀。
第六十七條 重要空白憑證是指無面額的經銀行或單位填寫金額并簽章后即具有支付效力的空白憑證,包括:存單、存折、支票、匯票、聯行報單、債券收款單證以及其他重要空白憑證等。
第六十八條 重要空白憑證的保管
一、建立重要空白憑證保管庫(柜)及保管登記簿,如實登記保管、領用、使用情況。重要空白憑證必須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二、重要空白憑證應貫徹“證賬分管、證印分管,證押(編押機、壓數機)分管”的原則。
第六十九條 重要空白憑證的出入庫
一、重要空白憑證應憑供貨單位發貨票或調撥單清點驗收入庫,并及時登記。
二、重要空白憑證須憑上級調撥單或本單位有關人員批準的領用單出庫,并及時登記。
三、本單位經辦人員領用重要空白憑證時,應辦理領用手續,及時登記,并記載起訖號碼。
四、向外出售重要空白憑證時,開戶企業應加蓋預留銀行印鑒,登記重要空白憑證領用登記簿,并在分戶賬眉上注明控制起訖號碼。領購支票的,還必須將單位的賬號和開戶行全稱在空白支票上加蓋齊全,不得交由單位自填。
第七十條 重要空白憑證的簽發
一、經辦人員簽發重要空白憑證時,應進行銷號控制。填錯的重要空白憑證,加蓋“作廢”戳記后作相關科目傳票的附件。
二、屬于銀行簽發的重要空白憑證,嚴禁由客戶簽發,并不得預先蓋好印章備用。
第七十一條 重要空白憑證的核算
重要空白憑證一律納入表外科目核算,按憑證種類設置明細賬,并記載憑證起訖號碼。除匯票以每份為單位外,其他重要空白憑證成本裝訂的,以一本一元的假定價格記賬;非成本裝訂的,以一份一元的假定價格記賬。本單位內部人員使用的重要空白憑證要在“重要空白憑證使用及銷號登記簿”上銷號核算到份數。
第七十二條 重要空白憑證的注銷與銷毀
一、開戶單位銷戶時,應將剩余支票和其他重要空白憑證全部交回開戶銀行登記注銷。
二、開戶行對開戶單位交回的以及停止使用的重要空白憑證應作明顯作廢標記,造具清單,妥善保管,賬實核對后,再按規定權限報批銷毀。
第七十三條 其他管理規定
一、由總行授權省級分行印制的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的格式由總行確定。屬于區域內使用的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應冠有地區簡稱。
二、會計(出納)主管人員要具體負責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管理的監督和檢查工作,從出入庫、保管、領用、簽發、核算、銷毀等各個環節進行控制,不定期地(每旬至少一次)盤查庫存數量,并在登記簿上做出記錄,簽章備查,主管行長(主任)也要對有價單證及重要空白憑證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做到賬實、賬簿相符。
三、非業務需要不得領用有價單證和重要空白憑證;嚴禁將有價單證及重要空白憑證移作他用。確因本行內部教學和練習需要,需經行長(主任)批準后方可領用。發出時應先切角并在明顯處加蓋“作廢”戳記,用后按銷毀規定及時處理。
第十二章 會計檔案管理
第七十四條 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核算資料,它是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的重要史料。
第七十五條 會計檔案應按保管期限分類及時裝訂,妥善保管。
一、會計憑證的裝訂與保管:
(一)會計憑證必須定期裝訂,科目日結單、傳票、附件張數及有關戳記要完整、齊全。裝訂的順序為先表內科目,后表外科目,以科目排列先后順序為準,每個表內科目下再按現金借方傳票、現金貸方傳票、轉賬借方傳票、轉賬貸方傳票順序排列;同一表外科目排列順序為收入傳票在前,付出傳票在后??颇咳战Y單裝訂在各該科目傳票的前面。裝訂時要加傳票封面、傳票封底,繩結處用封簽加封,裝訂人員在加封處蓋章。
?。ǘ┮晿I務大小,傳票可逐日裝訂或合并裝訂,合并裝訂的,天數最多不超過一旬,并要按日期順序排列。
?。ㄈ┮蜒b訂的傳票,應編列傳票順序號,順序號依次編列,包括科目日結單、傳票、附件等,并在傳票冊封面上編寫號碼登記“會計檔案登記簿”,入庫保管。確需拆封時,應經會計主管批準。
二、會計賬簿的裝訂與保管:
(一)總賬按月或季裝訂,以會計科目排列為序。
(二)活頁分戶賬、登記簿應分科目按季或年裝訂,排列順序與總賬順序相同,同一科目的按賬戶代號順序排列。各種銷訖卡片賬,按銷賬日期排列按月或按季裝訂。
(三)裝訂成冊的賬頁,要填寫“賬首”和“賬頁目錄”,并且另加封面、封底,在繩結處加封,由裝訂人員在加封處蓋章,登記“會計檔案登記簿”入庫保管。
三、會計報表的裝訂與保管:
?。ㄒ唬┤沼嫳戆丛卵b訂,月計表、業務狀況報告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按季或年裝訂。裝訂時應加封面、封底,在繩結處加封,由裝訂人員在加封處蓋章。報表封面,應填明報表名稱、年度、號數,并登記“會計檔案登記簿”,入庫保管。
?。ǘ┛傂心甓葲Q算報表屬機密級,省級分行年度決算報表屬秘密級,各級行應按秘級要求保管。
四、其他會計檔案按月、季或年裝訂。
第七十六條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其中定期又分為十五年、五年兩種。
一、永久保管種類:
?。ㄒ唬└骷壭斜旧砑皡R總全轄的年度決算表(包括全部附表、決算分析資料);
?。ǘ焓У怯洸荆?
?。ㄈ嫏n案保管登記簿、銷毀清單;
(四)存貸款開、銷戶登記簿;
(五)機構裁撤合并交接清冊;
?。┐硇修k理移交的各種移交表;
(七)各級行認為需要永久保管的其他會計檔案和有關資料。
二、定期保管種類:
?。ㄒ唬儆诒9苁迥甑模?
1.綜合核算和明細核算的各種賬、簿、卡;
2.聯行專用章的頒發、領用、交銷和保管情況登記簿;
3.傳票及附件;
4.各級行編制及匯總全轄的月計表和季報表,下級行上報的年度決算表(包括全部附表和決算分析資料);
5.會計主管人員和一般會計人員的移交清冊。
?。ǘ儆诒9芪迥甑模?
1.計息余額表;
2.下級行上報的月計表、季報表;
3.聯行往來科目的卡片賬、往來賬報告表及查詢查復書等;
4.各種登記簿(除永久、十五年保管期限外);
5.固定資產卡片(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后保管五年);
6.各種不定期報表。
對以上保管范圍和保管時間規定,省級分行認為有必要的,可以擴大保管范圍和延長保管時間,但不能縮小范圍和縮短時間。對于賬務尚未查清、仍需要繼續清查的,保管期限應予延長。
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七十七條 會計檔案的交接與管理
一、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暫由會計機構保管一年,期滿之后,應編制移交清冊,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統一保管;未設立檔案機構的,應當在會計機構內部指定專人管理,但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會計檔案。
二、因
撤銷、解散或者其他原因而終止的機構,其會計檔案,應當由終止單位的上一級行代管;機構合并的,原各單位的會計檔案應當由合并后的機構統一保管。
三、單位之間交接會計檔案的,移交單位應當編制會計檔案移交清冊,列明應當移交的會計檔案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和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內容。雙方應當按照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所列內容逐項交接,并由交接雙方的行領導負責監交。交接完畢后,交接雙方經辦人和監交人應當在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上簽名或者蓋章。
四、會計檔案要設置專用保管庫,建立“會計檔案登記簿”逐項編號、登記、入庫保管。保管人員調動時,要辦理交接手續。
五、會計檔案應進行定期檢查,妥善保管,切實防止火燒、蟲蛀、鼠咬、霉爛等,保證其完整無缺。
六、會計檔案一律不準外借,切實防止丟失和泄密。內部調閱會計檔案,應辦理調閱手續,并經會計主管人員批準;公安機關、司法部門和有關單位處理案件或特殊需要查閱會計檔案時,必須持有縣以上主管部門的正式公文介紹,經行長(主任)批準方可查閱。查閱會計檔案時,應有專人在場陪同,不準將檔案交給查閱人放任不管。查閱人處理案件時,對所需要的
證據和有關資料,可以抄錄、復制或照相,嚴禁在會計檔案上涂畫、拆封和抽換。
公安機關、
檢察院、法院、海關、國家安全機關、監察機關、稅務機關、軍隊武警師以上保衛部門等有關單位要求凍結、扣劃存款的,按照有關
法律法規執行。
上述部門查閱會計檔案的介紹信及有關
法律文書應專夾保管,并將執行日期和有關情況在“會計檔案調(查)閱登記簿”詳細記錄,由會計主管人員和經辦人共同簽章,以備查考。
七、在備戰、防洪等緊要時期,要選擇適當的地區或指定行集中保管會計檔案。
第七十八條 會計檔案銷毀
一、檔案銷毀前,應編制清冊,列明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和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銷毀時間等內容,經本行領導簽署意見,并報經上一級行正式發文批準后,方可銷毀。
二、銷毀會計檔案,應由行長(主任)負責,并指定監察、保衛、會計部門共同監銷,銷毀時應注意保密和安全,嚴防散失或發生流弊。銷毀后,監銷人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
三、保管期滿但
債權債務未結清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以及銷毀的會計檔案中裝訂有未達到保管年限與永久會計檔案的,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和保管期滿時為止。單獨抽出立卷的會計檔案,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和會計檔案保管清冊中列明。
第十三章 會計工作交接
第七十九條 會計人員工作調動、因故離崗或機構撤并、轉移隸屬關系,移交和接收雙方必須辦清交接手續。
第八十條 工作調動的交接
會計人員辦理移交手續前,必須整理應該移交的各項資料,對未了事項寫出書面材料,編制移交清冊,列明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印章、密押(編押機)、壓數機、現金、有價證券、文件、其他會計資料和物品等內容。接替人員應當認真接管移交工作,并繼續辦理移交的未了事項。
一、會計主管人員的交接
主要內容包括:
?。ㄒ唬┏薪唤尤湛傎~各科目余額表;
?。ǘ┚幹埔平磺鍐危忻鲿嫴块T保管的印章、密押(編押機)、壓數機、檔案文件、資料及應移交的其他物件等;
(三)寫出交接工作書面說明。列明賬務差錯、懸案和未了事項、人員分工、全轄會計工作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等,移交新任會計主管人員。
二、一般會計人員的交接
主要內容包括:
?。ㄒ唬┚幹埔平挥囝~表,將經管的賬簿各賬戶余額和貸款借據等逐戶移交接任人員,憑以核打分戶賬余額和借據,進行賬據、賬賬核對;
(二)編制移交清冊,將經管的憑證、報表、有關單證、印章、密押(編押機)、壓數機以及文件資料等點交接任人員;
?。ㄈφ谵k理的未了事項,應寫成書面材料向接任人員交接清楚。
三、交接完畢后,交接雙方和監交人員要在移交清冊上簽名或者蓋章。并應在移交清冊上注明:單位名稱,交接日期,交接雙方和監交人員的職務、姓名,移交清冊頁數以及需要說明的問題和意見等。
移交清冊一般應當填制一式三份,交接雙方各執一份,存檔一份。
第八十一條 短期代理的交接
會計人員短期離崗,會計主管人員或者單位領導人必須指定稱職的人員代理其工作,并辦理交接手續。
交接時,要登記交接登記簿備查。交接雙方除要認真核對有關賬項并蓋章證明外,對待辦事項、遺留問題均應交待清楚。
第八十二條 單位撤并的交接
單位撤銷時,必須留有必要的會計人員,會同有關人員辦理清理工作,編制決算。未移交前,不得離職。
一、移交要求
?。ㄒ唬┏蜂N行在未辦理交接手續前,應全面核對賬務、處理賬務遺留、清點財產器具、整理會計檔案,達到賬賬、賬款、賬據、賬實、賬表、內外賬務全部相符。未了事項要寫出說明。
?。ǘ┚幹埔平磺鍍院鸵平蝗沼嫳?,同時按科目和賬戶編制余額劃轉清單(用一般余額表代替),隨聯行報單寄接收行。劃轉后各科目均無余額。
?。ㄈ┵~務劃轉后,應編制移交日止的當月月計表和業務狀況表(各科目余額為“0”),接收方和上級行各一份。
二、接收要求
(一)根據移交清冊和余額劃轉清單,認真核對無誤后,通過會計分錄將撤銷行賬務并入本身賬務內。
?。ǘΤ蜂N行撤銷后的聯行賬務,應按照聯行制度有關規定辦理。
第八十三條 機構轉移隸屬關系的交接
機構不撤銷僅轉移隸屬關系的行,不辦理賬務交接手續。交接事項由雙方管轄行辦理。原管轄行應將移出行的各科目上年末余額,編制轉移余額明細表(用月計表代),新舊管轄行憑此調整全轄會計報表上年末余額,并在決算說明書中說明。
第八十四條 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必須有監交人負責監交。一般會計人員交接,由會計主管人員負責監交;會計主管人員交接,由行領導人負責監交,同時由上級主管部門派人會同監交。監交人員應認真負責,如事后發現交接不清,移交人、接收人、監交人員應負連帶責任。
移交人員對所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接替人員應當繼續使用移交的會計賬簿,不得自行另立新賬,以保持會計記錄的連續性。
第十四章 會計電算化
第八十五條 會計電算化系統軟件開發的原則及要求
一、軟件開發、應用必須遵循財政部《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和農業發展銀行《會計基本制度》,根據會計軟件業務需求逐項編寫軟件設計的書面文本,提供系統說明書和操作說明書。
二、軟件設計和開發必須具有真實、安全、可靠性,具備防弊防錯和實時監督的功能,故障應急處理和數據恢復措施,同時,要有不同級別的保密設置。
三、軟件開發成功后,信息電腦、會計等部門要共同調試、
鑒定,驗收后方可投入會計業務的正式使用。
第八十六條 會計主管必須加強對計算機處理會計業務的管理,負責組織計算機會計業務的各項工作。應根據計算機處理會計業務的特點,合理調整勞動組織,明確崗位職責和業務處理權限。
第八十七條 計算機操作人員分為系統管理人員、一般操作人員。
系統管理人員,負責對系統運行進行控制并維護,有權檢查各業務柜組或柜員操作終端情況以及終端機的狀態,但不得處理任何具體業務。
一般操作人員,在其規定的權限范圍內憑會計憑證,輸入有關業務數據,查詢自行輸入的業務及授權的其他業務。
第八十八條 操作人員必須要經過上崗前的培訓,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權限進行操作,操作員與復核員不得兼任,不得越權處理會計業務。
第八十九條 操作人員在進入業務軟件系統錄入會計數據時,必須保證只有在識別特殊密碼狀態下才能進入該系統。責任碼由會計主管或授權指定的專人管理。
第九十條 在電子數據處理系統中修改會計記錄,處理系統要能夠自動識別授權密碼并自動記錄在案。
第九十一條 計算機的維護,如故障恢復、使用環境維護,必須堅持雙人雙碼入機,并做好維護記錄。程序管理員現場維護,會計主管或操作人員必須在場監督并做好記錄。
第九十二條 采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應當保存打印出的紙介質會計檔案。有關電子數據、會計軟件資料等應當作為會計檔案進行管理。業務數據應備份、換人復核。計算機打印的會計賬簿必須按時間順序編列,經審核無誤后裝訂成冊,并由記賬人員在封簽處簽章。
第九十三條 計算機操作人員移交時,要對有關電子數據在實際操作狀態下進行交接。移交人員還應當在移交清冊中列明會計軟件及密碼、會計軟件數據磁盤(磁帶等)及有關資料、實物等內容。
第十五章 附則
第九十四條 代理農業發展銀行業務的其他金融機構,按照《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業務
委托代理核算辦法》及有關協議辦理農業發展銀行業務。
第九十五條 本制度由總行制定、修改。各省級分行可根據本地情況作補充規定,并報總行備案。
第九十六條 本制度自一九九九年四月一日起執行,原《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會計管理暫行規定》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