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正確認定案件事實,提高民商事審判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及有關批復,結合審判實踐,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二〇〇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第一條 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不明確的,法官應告知當事人明確訴訟請求。
第二條 人民法院根據《規定》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告知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不變更訴訟請求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
第三條 舉證期限屆滿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確定舉證期限。重新確定的舉證期限可少于30天。
(一)被告未在答辯期內提出答辯意見,而在答辯期屆滿后才提出答辯意見,原告據此要求補充舉證的;
(二)被告在答辯期屆滿后提出新的答辯意見,原告針對被告新的答辯意見要求補充舉證的;
(三)由于送達等原因,原告收到答辯狀時已超過其舉證期限,原告針對被告的答辯意見要求補充舉證的;
(四)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證據未經庭前交換,一方當事人在開庭時針對對方提交的證據要求提交反駁證據的。
第四條 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后,當事人協商一致要求變更該舉證期限的,人民法院可予認可,并根據當事人的約定,重新確定舉證期限。
當事人約定的舉證期限明顯過長以致影響案件在審限內審結的,人民法院可責令當事人重新約定舉證期限;當事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
第五條 人民法院應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該延長的期限適用于未提出申請的當事人。
第六條 被告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原定的舉證期限失效。管轄權確定后,人民法院應依照《規定》第三十三條的規定重新確定舉證期限。
第七條 需公告送達舉證通知書的案件,當事人的舉證期限從公告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八條 人民法院在二審程序中指定的舉證期限可少于30天。
第九條 原告撤訴后又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重新確定舉證期限,原告的舉證不受前一訴訟舉證期限的約束。
第十條 發回重審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不重新確定舉證期限。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但案件發回重審后需追加當事人的,應重新確定舉證期限。
第十一條 《規定》第四十一條中"新發現的證據",包括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新出現或新形成的證據;或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已經存在,但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知道其存在的證據。
第十二條 一方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以屬于"新的證據"為由,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證據,對方當事人認為不屬于"新的證據"的,一方當事人對其負證明責任。
第十三條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收集證據或申請鑒定。
(一)被告沒有在答辯期內提出答辯,答辯期屆滿后才提出答辯意見,原告針對答辯意見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或申請鑒定的;
(二)被告在答辯期屆滿后提出新的答辯意見,原告針對新的答辯意見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或申請鑒定的;
(三)由于送達等原因,原告收到答辯狀時已超過其舉證期限,原告針對答辯意見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或申請鑒定的;
(四)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證據未經庭前交換,一方當事人在開庭時針對對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或申請鑒定的。
第十四條 當事人或其訴訟代理人向非國家機關的證據保管人、持有人提取證據不能,符合《規定》第十七條第(三)項規定的條件,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
第十五條 下列案件,可以不組織庭前證據交換:
(一)所有被告均下落不明、公告送達的案件;
(二)證據材料不多的案件;
(三)被告答辯時認可原告在起訴狀中陳述的事實的案件;
(四)合議庭或獨任法官認為不需要進行庭前證據交換的其他案件。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組織庭前證據交換,可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采取以下不同方式:
(一)由人民法院主持證據交換。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記錄在卷;對當事人有異議的證據,按照證據證明的內容分類記錄在卷,并記載異議的理由;確定當事人的爭議焦點;
(二)組織當事人相互直接交換證據;
(三)當事人營業所在地或住所地遠離法院,交通不便,或因其他正當原因不能參加庭前證據交換的,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郵寄方式交換證據復印件;
(四)以當事人協商同意的其他方式進行證據交換。
第十七條 人民法院主持庭前證據交換,應當在證據交換日3天前通知雙方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加人。
第十八條 證據交換日應安排在最后一個舉證期限屆滿日之后。
第十九條 證據交換日與舉證期限屆滿日不一致的,以證據交換日為提交證據的最后日期。
第二十條 對于當事人提交的反駁證據,是否需要再次進行證據交換,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
第二十一條 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舉證期限應通過當事人協商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方式重新確定。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可少于30天。當事人提出反訴的,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30天。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法庭辯論結束前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作如下處理:
(一)一方當事人減少原有的訴訟請求,或者一方當事人增加、變更的訴訟請求依附于原有的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予準許;
(二)一方當事人增加新的獨立的訴訟請求,不屬于《規定》第三十五條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不予審理,告知其可另行起訴;
(三)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才提出反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審理,告知其可另行起訴。
第二十三條 一方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提出"新的證據"的,或雖不屬于"新的證據",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人民法院可以組織質證并予認證。但在必要共同訴訟中,對方當事人眾多只有少數同意質證的,人民法院可不組織質證和認證。
第二十四條 一方當事人在庭審中以對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不屬"新的證據"為由不同意質證的,由不同意質證的當事人對對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發表意見。庭后經評議認定當事人提交的證據屬于"新的證據"的,視為該證據已經過質證。
第二十五條 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承認對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產生自認的效力:
(一)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而作出的承認;
(二)對與身份關系案件相關事實的承認;
(三)當事人在訴訟中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和解的目的,基于妥協作出的承認;
(四)屬于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的事項。
第二十六條 在普通共同訴訟中,共同訴訟的當事人一人或數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事實表示承認的,僅對作出承認的當事人產生自認效力。
在必要共同訴訟中,共同訴訟的當事人一人或數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事實表示承認,其他共同訴訟當事人不予認可的,不產生自認的效力。?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013-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廣東省暫時調整部分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
201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7-03-16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9)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2004修訂)
2004-04-0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界線文字說明(2015)
2015-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政府投資條例
2019-04-14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01-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成員的函
200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