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關于印發南京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監督管理和
考核暫行規定的通知
寧政發〔2014〕289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南京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監督管理和考核暫行規定》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4年11月24日
南京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監督管理和考核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強化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監督、管理與考核工作,根據省政府有關文件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生態紅線區域,是指依據《南京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劃定并公布的13類生態紅線區域,具體包括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區、濕地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洪水調蓄區、重要水源涵養區、重要漁業水域、重要濕地、清水通道維護區、生態公益林、生態綠地。
第三條 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與監督管理,堅持屬地保護與分級管理、統一監管與分類監管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各區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市旅游委(負責鐘山風景名勝區內玄武湖公園、神策門公園、情侶園片區)、市民宗局(負責鐘山風景名勝區內雞鳴寺片區)、中山陵園管理局(負責鐘山風景名勝區內中山陵園、中山植物園、白馬公園片區)、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是各相關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直接責任主體(以下簡稱“各保護主體”)。
除市直屬單位或市級部門直接管轄的生態紅線區域由市級相關部門依法進行保護與監督管理外,其余生態紅線區域均由所在地區級人民政府(或園區管委會)負責保護與監督管理。
第五條 市、區環保部門負責生態紅線區域的統一監督管理。具體包括:
(一)牽頭組織編制、細化或調整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
(二)擬定和完善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監督管理和考核規定;
(三)落實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集會議,交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工作;
(四)受市政府委托,會同財政部門統一組織對各生態紅線區域開展保護實效評估和考核,并反饋結果;
(五)組織市級部門、區人民政府統一接受省、國家有關考核。
市、區財政部門負責建立生態紅線區域補償專項資金,確定年度生態紅線區域補償轉移支付資金總量,統一制定生態補償標準和補償資金分配政策,對資金的使用進行管理監督,并配合環保部門做好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實效評估和考核工作。
環保、住建、農林、國土、水利、園林等各生態紅線區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主管的生態紅線區域依法進行分類管理、日常監督和考核,細化各相關類型生態紅線區域的監督管理措施并監督執行。具體分工如下:
市環保局負責全市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兩種類型生態紅線區域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住建委負責全市城市濕地公園類型生態紅線區域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農委負責全市森林公園、濕地公園(不包括城市濕地公園)、重要濕地、生態公益林、重要漁業水域等五種類型生態紅線區域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國土局負責全市地質遺跡保護區(包括地質公園)類型生態紅線區域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水利局負責全市洪水調蓄區、重要水源涵養區、清水通道維護區等三種類型生態紅線區域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園林局負責全市風景名勝區、生態綠地兩種類型生態紅線區域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發改委、經信委、規劃局、科技局、督查辦等相關部門按照各自部門工作職責做好全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相關工作。
各生態紅線區域具體管理單位負責生態紅線區域的日常管理和保護工作。
第六條 江寧(包括江寧經濟開發區)、浦口(包括高新區)、六合(包括化工園區)、溧水和高淳區人民政府,可根據《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南京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結合自身實際,參照執行省、市級規劃,細化本行政區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制定區級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監督管理考核辦法、生態紅線區域補償辦法等配套政策;定期對轄區生態紅線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生物多樣性等指標進行監測評估。
其他主城區范圍的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與監督管理工作參照相關文件規定執行。
第七條 各保護主體應當制定管轄范圍內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年度計劃,明確各自生態紅線區域內的生態修復項目及實施進度,報相關市級行政部門備案。
第八條 各保護主體應當加強本區域內各類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和監管能力建設,設置生態紅線區域保護標志牌和邊界標志,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組織開展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宣傳教育和科學知識普及工作。
各保護主體和市級行政主管部門要進行有利于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政策制度創新;組織有關科研機構開展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科學研究工作,優化生態紅線區域保護措施,市、區科技部門應給予必要的指導和經費支持。
第九條 各保護主體不得擅自縮減、置換生態紅線區域;鼓勵各行政區(園區)擴大生態紅線區域區級保護面積,或擴大區級保護一級管控區面積范圍。市級生態紅線區域的撤銷及其性質、范圍、界線和管控級別的調整或者改變,必須經市政府批準。
第十條 各保護主體應當落實生態紅線區域分級管控措施。一級管控區實行最嚴格的管控措施,嚴禁一切形式的開發建設活動。二級管控區實行差別化的管控措施,嚴禁有損主導生態功能的開發建設活動。
對生態紅線二級管控區內依法進行的開發建設活動,發改、經信、規劃、規劃、國土、環保、住建、農林、水利、旅游、園林等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項目審批、核準、備案。
第十一條 各保護主體應加強生態紅線區域內項目、設施的排查清理整頓工作。對生態紅線區域內已建違法違規項目或設施,各保護主體應充分落實綜合整治工作,開展限期治理或進行關閉、搬遷,并制定生態整治、恢復計劃,穩步推進實施。鼓勵各保護主體為擴大生態效益和社會影響,積極開展和實施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優秀示范工程、重點樣板工程。
第十二條 市、區相關監管部門應當加強生態紅線區域的執法和監管,對擅自縮減、置換生態紅線區域,違法進行資源開發和建設活動,非法排放污染物,盜伐林木、獵捕采伐、破壞珍稀瀕危和受保護物種等各類違法違規活動,應責令立即停止,依法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三條 各保護主體應當結合實際情況,依法制定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第十四條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監督管理評估考核,堅持日常監管與年度考核相結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結合、總結自評和上級考核相結合的原則。
第十五條 市、區人民政府委托環保部門統一組織對生態紅線區域保護情況進行年度評估,評估內容應包括:
(一)年度內轄區貫徹落實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工作開展情況、主要做法與成效;
(二)生態紅線區域年度保護計劃或方案制定,自然恢復以及生態修復工作落實實施情況;
(三)生態紅線區域補償轉移支付資金使用情況;
(四)生態紅線區域保護政策制度創新及長效機制建設情況;
(五)下一年度的保護計劃等。
第十六條 市級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的監督管理評估考核按如下程序進行:
(一)工作自評。每年1月底前,各保護主體對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監督管理工作進行自評,形成自評材料,報市環保局及市級主管部門。自評材料包括自評報告、自評表和工作臺賬材料。
(二)臺賬考核。每年2月,市環保局、財政局會同各生態紅線區域市級行政主管部門,對各保護主體上報的自評材料進行考核。
(三)現場檢查。市環保局、財政局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各保護主體生態紅線區域的保護情況進行現場檢查。
(四)綜合評定。每年3月,市環保局、財政局匯總各生態紅線區域市級行政主管部門考核意見,和現場檢查結果,綜合評定形成全市各保護主體生態紅線區域保護情況的評估考核結果。
第十七條 生態補償轉移支付資金(包括補助與獎勵兩部分)執行補償總數與保護面積、考核結果“雙掛鉤”的政策,實行專款專用。生態補償轉移支付資金應全部用于生態紅線區域內的環境保護、生態修復和生態補償,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擠占、挪用或超范圍使用。
第十八條 評估考核結果向各保護主體通報,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對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考核合格的(評估考核得分為總分的80%以上),下達生態補償轉移支付補助資金,并按考核得分分配獎勵資金;對保護工作不力,考核不合格的,或發生重大生態破壞事件導致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影響的,給予通報批評,取消年度考核獎勵資格,并扣減相應的生態補償轉移支付補助資金。
第十九條 本規定由市環保局會同市財政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009年修正)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領事協定》的決定
2010-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2005修正)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2001)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跨國收養方面保護兒童及合作公約》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關于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2-10-24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