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辦法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05 · 5031人看過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68號

  《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辦法》已經2016年4月14日省人民政府第71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省 長 李錦斌

  2016年5月8日

  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鄉生活困難家庭基本生活,根據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生活困難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第三條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應當遵循應保盡保、公平公正、動態管理、統籌兼顧的原則。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績效考核內容,將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統籌負責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的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最低生活保障申請的受理、初審等工作。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相關工作。

  第五條 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捐贈、志愿服務等方式,參與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費用減免等政策。

  第二章 最低生活保障對象

  第六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家庭,由政府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一)共同生活家庭成員人均月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二)財產狀況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

  第七條 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費用確定。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均消費支出和物價變動情況,每年調整一次,或者適時調整。有條件的設區的市應當統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應當送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財政部門備案。

  設區的市及其管轄的縣級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的網站,應當公布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第八條 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包括共同生活的父母、配偶、子女和家庭其他成員。共同生活家庭成員的認定辦法,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制定,送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財政部門備案。

  第九條 家庭收入,包括共同生活家庭成員的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家庭財產,包括共同生活家庭成員的存款、房屋、機動車輛、股票、有價證券和其他合法財產。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的認定辦法,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制定,送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財政部門備案。

  第三章 最低生活保障申請和審定

  第十條 生活困難的家庭可以向戶籍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申請,由家庭成員中的成年人以書面形式提出。家庭成員申請有困難的,可以由所在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代為申請。

  申請人應當如實填寫家庭成員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登記表,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家庭成員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登記表格式,證明材料目錄和要求,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

  第十一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提交證明材料的目錄和要求。

  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齊全、符合要求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作出受理申請的決定,向申請人出具受理通知書。

  第十二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采取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信息核查、群眾評議等方式,對申請人家庭成員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初審意見。初審意見應當在申請人所在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公示欄和村民小組、社區醒目位置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日。

  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信息核查、群眾評議的具體辦法,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 對公示的初審意見有異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對提出的異議進行調查核實,并依照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公示調查核實結果。

  經公示的初審意見、異議調查核實結果無異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在公示期滿后的5個工作日內,將申請材料、初審意見、公示情況,提交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查。

  第十四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自收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照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提交的材料之日起15日內作出審批決定。

  對符合本辦法第六條規定條件的家庭,批準給予最低生活保障,并按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人均月收入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確定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數額。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請,作出不予批準的決定,并書面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一)共同生活家庭成員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二)家庭財產狀況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

  (三)不如實登記共同生活家庭成員狀況、家庭收入狀況、家庭財產狀況信息,或者拒不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

  (四)家庭中有就業能力的成員,無正當理由連續2次拒絕就業安排的;

  (五)國家和省規定不予批準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作出的批準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的決定,應當在申請人所在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的公示欄以及村民小組、社區醒目位置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日。

  對公示的批準決定有異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對提出的異議進行調查核實;需要向有關部門了解情況的,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提供真實信息。經調查核實,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依照前款規定將調查核實結果公示;不符合條件的,作出撤銷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的決定。

  第十六條 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公示內容無異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自公示期滿的下月起,通過金融機構,按月向批準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第十七條 對獲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難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法通過其他社會救助方式,提高其生活保障水平。

  第四章 最低生活保障動態管理

  第十八條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發現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成員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接到報告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及時核查。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應當主動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報告成員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變化情況。

  第十九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類管理服務的要求,定期核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

  第二十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公示。

  第二十一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接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不符合保障條件舉報的,應當及時調查核實。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向社會公開最低生活保障監督電話。

  第二十二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為履行最低生活保障調查、核查職責,可以查閱、記錄、復制與最低生活保障事項有關的資料;詢問與最低生活保障事項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要求其對相關情況作出說明,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有關單位、個人應當予以配合。

  第二十三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履行最低生活保障調查、核查職責的工作人員,對知悉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信息,除按照規定應當公示的以外,應當予以保密。

  第二十四條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狀況、收入狀況或者財產狀況發生變化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根據變化情況,作出增發、減發或者停發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決定。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信息核對管理系統。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信息核對管理系統應當與公安、住房建設、國土資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商、稅務等領域的公共信息服務系統互聯互通、共享相關信息。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其從事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涉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申請,不予受理,或者不予審查、審批的;

  (二)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家庭,故意不批準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的;

  (三)對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家庭,批準給予最低生活保障的;

  (四)未按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二十三條規定履行告知、保密職責的;

  (五)截留、擠占、挪用、私分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的。

  第二十七條 采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決定停止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追回非法獲取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并處以非法獲取最低生活保障金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二十八條 對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作出的不批準給予最低生活保障,或者減發、停發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2002年4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44號發布的《安徽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劉文韜

劉文韜

執業證號:

14401201910087421

廣東知榮律師事務所

簡介:

劉文韜律師畢業于著名法學院校,從事法律工作五年之久,具備豐富的辦案經驗。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文韜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18修正)

2018-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2018修正)

2018-04-27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3-03-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2007-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1996年議定書》的決定

2006-06-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001-06-30

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2000-12-28

臺灣省出席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1992-09-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5-04-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1992-07-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

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2016修正)

2016-02-06

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

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

《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

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白| 迁安市| 那坡县| 开原市| SHOW| 河池市| 剑阁县| 杭锦旗| 尖扎县| 方正县| 华蓥市| 兴仁县| 军事| 长泰县| 益阳市| 八宿县| 沙田区| 兴化市| 颍上县| 孟津县| 拉萨市| 扬中市| 苍山县| 鹤山市| 那坡县| 东明县| 舞阳县| 漠河县| 方正县| 孟村| 山西省| 遵化市| 萨迦县| 凤阳县| 唐海县| 安宁市| 台江县| 上栗县| 昌图县| 浪卡子县|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