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22 · 9143人看過
牡政發〔2007〕1號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屬單位: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已經市政府第14屆1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印發。    二OO七年二月十四日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履行市政府法定職責,規范市政府及其組成成員、工作人員的工作程序和職務行為,加強市政府機關自身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市政府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堅持依法行政,加強行政監督,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建設法治政府。   第三條市政府組成人員要履行憲法和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忠于職守,服從命令,顧全大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四條市政府各部門要依法行使職權,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風,推進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能,切實貫徹市政府和省有關部門的工作部署。   第二章組成人員職責   第五條市政府由下列人員組成:市長、副市長、市長助理、秘書長、市政府組成部門的各局局長和各委員會主任。   第六條市政府實行市長負責制,市長領導市政府工作,副市長協助市長工作。   第七條副市長按分工負責處理分管工作。受市長的委托,負責其他方面的工作或專項任務,并可代表市政府進行外事活動。   常務副市長負責市政府的日常工作,秘書長協助常務副市長工作。   第八條市長出國訪問或較長時間離市期間,由分管常務工作的副市長主持市政府工作。   第九條各局局長、各委員會主任負責本部門的工作。   第三章政府職能   第十條市政府及各部門要在轉變政府職能的基礎上,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第十一條健全宏觀調控體系,主要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導和調控經濟運行,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發展對外貿易和區域經濟合作,實現經濟發展、就業增加、社會穩定、物價穩定和財政收支平衡。   第十二條加強經常性的市場監管,創造公平和可預見的法制環境,完善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實行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第十三條認真履行社會管理職能,完善社會管理政策,依法管理和規范社會組織、社會事務,妥善處理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正。加強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社區建設。培育并引導各類民間組織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作用。依法建立健全各種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   第十四條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努力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推進部分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化進程,建立健全公共產品和服務的監管和績效評估制度,簡化程序,降低成本,講究質量,提高效益。   第四章科學民主決策   第十五條市政府及各部門要完善群眾參與、專家咨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健全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實行依法決策、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   第十六條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宏觀調控和改革開放的政策措施等重大決策,由市政府常務會議或市政府全體會議決定。   第十七條市政府各部門提請市政府討論決定的重大決策建議,必須以基礎性、戰略性研究或發展規劃為依據,經過專家或研究、咨詢、中介機構的論證評估或法律分析;涉及相關部門的,應充分協商;涉及縣(市)、區的,應事先征求意見;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一般應該通過社會公示或聽證會等形式聽取意見和建議。   第十八條市政府在做出重大決策前,根據需要通過召開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直接聽取民主黨派、群眾團體、專家學者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第十九條市政府各部門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和市政府的重大決策,及時跟蹤和反饋執行情況。市政府辦公室要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政令暢通。   第二十條開展經常性的民情民意調查。完善民情民意調查網絡,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以及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定期進行抽樣調查和其他形式的調查,以此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   第五章依法行政   第二十一條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市長是市政府依法行政的第一責任人;副市長按照分工對分管部門和戰線的依法行政工作負主要責任;市長助理、市政府秘書長和市政府副秘書長按分工協助市長、副市長做好職責范圍內的依法行政工作;市政府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本部門或本系統依法行政的第一責任人。   第二十二條市政府及各部門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的要求行使行政權力,依法規范行政權力,強化政府責任,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三條市政府各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必須符合憲法、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國家和省、市的方針政策。涉及兩個以上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應由市政府發布文件,或由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規范性文件。各部門制發的規范性文件要依法及時報市政府備案,由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審查并定期向市政府報告。   第二十四條要按照行政執法與經濟利益脫鉤、與責任掛鉤的原則理順行政執法體制,科學配置執法機關的職責和權限,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推進綜合執法試點工作。堅持實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切實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第六章行政監督   第二十五條市政府要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向其報告工作、接受質詢;接受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   第二十六條市政府各部門要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自覺接受司法監督和監察、審計等部門的專項監督。對各類監督發現的問題,要認真查處和整改并向市政府報告。   第二十七條市政府及各部門要切實加強行政系統內部層級監督,嚴格執行《行政復議法》、《黑龍江省規范行政執法條例》和市政府有關規定,及時發現并糾正違法或不當的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并主動征詢和認真聽取縣(市)、區政府及其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第二十八條市政府及各部門要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進一步完善信訪制度,確保信訪渠道的暢通;市政府領導成員及各部門負責人要親自閱批重要的群眾來信。   第二十九條市政府及各部門要接受新聞輿論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對新聞媒體和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要積極主動地查處和整改,市政府各部門要將重大問題的整改情況向市政府報告。要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發布政務信息,便于群眾知情、參與和監督。重視群眾和其他組織通過多種方式對行政行為實施的監督。   第七章工作推進與協調   第三十條市政府及各部門要加強工作的計劃性、系統性和預見性,搞好年度工作安排,圍繞上級下達的目標和市委、市人大部署的工作任務,確定財政收入、經濟發展、城建項目、社會發展、深化改革、保持穩定、擴大開放等戰略性工作目標,并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   第三十一條市政府辦公室對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落實市政府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對市政府全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市長辦公會議議定的事項和市政府領導批示的重要事項進行督促檢查,必要時下發《督查通知》,明確分管領導、牽頭單位、協辦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保證市政府重要工作的推進落實。   第三十二條市政府協調工作堅持各負其責、分級協調的原則。各部門所協調事項均由部門負責人先行協調,協調達不成一致意見時,請負責本系統工作的副秘書長、市長助理或副市長協調,仍形不成統一意見時,報常務副市長,由常務副市長協調。   第三十三條需要市政府領導出席的各種會議、活動、市長信訪接待日及重要接待等公務活動,由分管(或聯系)的副市長參加;分管(或聯系)的副市長因故不能參加的,原則上按各位副市長排序循環接替,或由分管副市長本人委托市政府其他領導成員代替參加。   第八章學習和調研制度   第三十四條市政府領導成員要做學習的表率,密切關注市內外和國際經濟、社會、科技等方面的發展變化,不斷充實新知識,豐富新經驗。   第三十五條市政府通過舉辦講座等方式,組織學習經濟、科技、法律和現代管理等方面知識。市政府秘書長負責做好學習計劃的制定和安排落實工作。   第三十六條市政府領導成員要結合市政府重點工作及分管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了解情況,指導工作,解決實際問題。每年到基層調研的時間不少于1個月。調研題目由市政府領導成員根據工作需要自行確定。   市政府領導成員要圍繞市政府重點工作,每年親自撰寫一兩篇具有指導意義的調研考察報告。   第九章會議制度   第三十七條市政府實行市政府全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市長辦公會議、市政府專題會議和市政府協調會議制度。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由市政府全體會議或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第三十八條市政府全體會議由市政府組成人員組成,市政府副秘書長和有關單位主要領導列席會議。會議議題、召開時間由市長確定,會議由市長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全體會議一般每半年召開一次,必要時由市長決定隨時召開。   市政府全體會議的主要任務是:   (一)討論決定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二)總結和部署市政府的重要工作;  ?。ㄈ徸h通過市政府需向市人代會提交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財政預算報告等文件材料;   (四)通報國內外及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勢;  ?。ㄎ澹┯懻撌虚L認為需市政府全體會議通過的重要事項。   市政府全體會議組成單位和列席單位主要領導因故不能參加會議的,經市政府秘書長批準,可委派本單位其他領導參加會議。   第三十九條市政府常務會議由市長、副市長、市長助理、市政府秘書長組成,市政府副秘書長和有關單位主要領導列席會議。會議議題、召開時間由市長確定,會議由市長召集和主持。特殊情況可委托常務副市長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常務會議一般每月召開一次,或由市長根據工作需要隨時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必須有組成人員半數以上到會方能舉行。   市政府常務會議的主要任務是:   (一)傳達和討論上級領導機關及市委、市人大的決定、決議、會議精神和上級領導的重要指示,并提出具體貫徹意見;  ?。ǘ┓治鼋洕蜕鐣l展形勢,討論通過經濟和社會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及財政預算報告;  ?。ㄈ┯懻摏Q定市政府下發的重要文件和涉及改革、發展、穩定等方面的重大事項及重要政策措施;  ?。ㄋ模┯懻摗Q定呈報上級政府或市委的重要事項和提請市人大或其常委會審議的重要事項;  ?。ㄎ澹┦虚L認為需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   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的議題,由副市長或市政府秘書長提出建議,報市長批準后,按輕重緩急安排上會。凡需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的問題,議題主辦單位必須事先充分準備,議題內容涉及法律、法規或制發規范性文件的,須經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審核;議題內容涉及其他部門的,應在會前與相關部門協商一致,未經協調或存在分歧意見的議題,原則上暫緩上會。會議材料要在會前報市政府辦公室分送會議組成人員閱研。議題匯報人為議題提交單位的主要領導,主要領導因故不能與會的,經市政府秘書長批準,可由提交單位分管領導匯報,同時通報市政府辦公室。列席會議的有關單位主要領導因故不能參會的,經分管副市長同意,可委派本單位能夠決定議題相關事項的分管領導出席,同時通報市政府辦公室。   第四十條市長辦公會議由市長召集和主持,也可由市長委托常務副市長或兩位以上副市長召集和主持,與議題內容有關的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由兩位以上副市長參加的市長辦公會議,排序在前的副市長主持會議。會議議題、召開時間由會議主持人確定。市長辦公會議根據需要不定期召開。   市長辦公會議的主要任務是:   (一)研究決定單項涉及改革、發展和穩定的事項;   (二)研究決定突發性緊急事件;   (三)研究決定涉及兩位以上副市長分管工作中需要統籌協調的重要事項;  ?。ㄋ模┦虚L認為需市長辦公會議研究的事項。   第四十一條市政府專題會議由市長或副市長確定議題、召開時間,并主持會議,與議題內容有關的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市政府專題會議根據需要不定期召開。   市政府專題會議的主要任務是:   (一)研究處理市政府日常工作中需要決定的專題性問題;  ?。ǘ┭芯繘Q定市政府領導分管工作范圍內的事項;  ?。ㄈ┭芯刻幚矸止芊秶鷥鹊闹卮笕后w性上訪事件和突發性事件;  ?。ㄋ模┯懻撋霞夘I導、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領導對具體工作的批示,并提出貫徹落實意見;  ?。ㄎ澹┯懻摯_定需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策的有關問題。   第四十二條市政府協調會議由市長或副市長委托市長助理、市政府秘書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召集和主持,并確定會議議題、召開時間,與議題內容有關的部門負責人參加。市政府協調會議根據需要不定期召開。   市政府協調會議的主要任務是:  ?。ㄒ唬﹨f調市政府相關部門和單位之間需要統籌協調的具體事項;  ?。ǘ﹨f調處理某些專項工作或群體性上訪事件。   第四十三條市政府全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由市政府辦公室負責會務工作;市長辦公會議、市政府專題會議和市政府協調會議由市政府辦公室或市政府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負責會務工作。   市政府常務會議在會后形成會議紀要,印發有關單位。市政府全體會議、市長辦公會議、市政府專題會議和市政府協調會議是否形成會議紀要,由會議主持人視需要而定。市政府各類會議需要形成會議紀要的,由市政府辦公室或市政府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形成會議紀要初稿,市政府辦公室審核后,報會議主持人簽發。   第四十四條市政府各類會議議定的涉及機構編制、城市規劃、土地問題等事項,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由專門委員會最后審定;涉及財稅政策、資金安排方面內容需市長會前同意或會后批準。   市政府各類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宜于公開的,應按政務公開的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公開的內容與方式須經市政府秘書長、有關市長助理或市政府副秘書長審定,必要時須報副市長或市長審定。   第四十五條市政府各類會議要嚴格執行會議審批程序,控制會議規模,減少參會人員,壓縮會議時間,提高會議效率。凡是以市政府名義召開的大型專項工作會議,會議承辦部門會前認真填寫會議申報單,經市長、分管副市長批準后方可召開。需各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參加的會議,由市政府秘書長簽署意見,報市長批準。   第十章公文處理   第四十六條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報送市政府的公文,應當符合《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的規定。除市政府領導交辦事項和必須直接報送的絕密事項外,一般不得直接向市政府領導個人報送公文,市政府領導一般也不受理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直接報送的公文。   市政府各部門報送市政府的請示性公文,部門間如有分歧意見,主辦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要主動協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應列出各方理據,提出辦理建議。   第四十七條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報送市政府的公文,由市政府辦公室提出擬辦意見,按分工報市政府領導批示。重大問題,報送市長批示。市政府領導對報送的公文要及時批示。   第四十八條各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對市政府轉辦的公文要做到特急件隨到隨辦、急件即辦或3個工作日內辦結、平件7個工作日內辦結,在規定時間內沒有辦結的,要向市政府辦公室說明情況。   第四十九條市政府文件(包括市政府文件、市政府函件、市政府辦公室文件、市政府辦公室函件4種)制發審批程序為:擬稿單位擬稿-→有關部門會簽-→規范性文件經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審核-→市政府辦公室秘書科審核把關-→市政府辦公室分管副主任審核-→市政府辦公室主任審核或簽發-→市政府秘書長審核或簽發-→市長助理審核或簽發-→副市長審核或簽發-→常務副市長審核或簽發-→市長簽發。市政府文件審批權限為:  ?。ㄒ唬┫蚴≌埵净驁蟾媸马椀奈募?,由分管副市長簽署意見,市長或市長授權常務副市長簽發。  ?。ǘ┮允姓x下達事關全局或涉及重大方針政策的文件、規范性文件和對下級機關的重要批復及表彰決定,須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后,由市長授權分管副市長或市政府秘書長簽發。以市政府名義下發的一般性文件可由市長或常務副市長簽發。  ?。ㄈ┮允姓x下發的一般性批復,與省政府各委、辦、廳、局聯系解決專項問題的文件,轉發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文件,批轉下級機關的報告,與外省、市(地)商洽、聯系工作的文件,一般由分管副市長簽發;涉及全局或重大決策的,由市長或市長授權常務副市長簽發。  ?。ㄋ模┥婕皟晌灰陨细笔虚L分管工作的文件,由有關分管副市長協商出統一的意見后共同簽發;必要時由常務副市長或市長簽發。   (五)經過市政府常務會議或市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的文件,可由分管副市長簽發,也可由市長授權市政府秘書長簽發。   (六)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傳達市政府的指示、決定、意見的文件,根據重要程度,可分別由分管副市長、市長助理、市政府秘書長或市政府辦公室主任簽發。   第五十條市政府及各部門要進一步精簡文件,提高質量。各部門職權范圍內的工作,由部門自行行文或聯合行文;向上級對口部門請示、報告工作,除特殊情況外,由部門直接上報;凡是各種領導小組、指揮部、組委會等常設、非常設臨時機構工作范圍內的事,一律自行行文。以市政府名義發布的表彰獎勵決定、通知,一般以光榮冊形式印發,不再行文。   第五十一條市政府、市政府辦公室及市政府各部門制發的公文,除需要保密外,應及時公布。   第十一章作風紀律   第五十二條市政府領導同志外出和下基層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和隨行人員,簡化接待。外出不搞迎送,下基層不要地方負責人到轄區分界處迎送;不吃請,不收禮。   第五十三條市政府領導同志一般不為部門和縣(市)、區的會議活動等發賀信、賀電,不題詞;原則上不出席由部門和縣(市)、區組織的慶典、剪彩、首發式、首映式及地方節日等活動。因特殊需要發賀信、賀電和題詞,一般不公開發表;確需領導參加的活動,由活動組織部門報市政府辦公室協調安排。   第五十四條市政府領導同志出席會議活動、下基層考察調研的新聞報道和外事活動安排,按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十五條市政府組成人員要嚴格遵守國家和省、市有關廉政建設的規定,嚴格要求親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關系、謀私利。   第五十六條市政府組成人員必須堅決執行市政府的決定,如有不同意見可在市政府內部提出,在市政府沒有重新做出決定前,不得有任何與市政府決定相違背的言論和行為;代表市政府發表講話或文章,以及個人發表涉及未經市政府研究決定的重大問題及事項的講話或文章,事先須經市長同意。   第五十七條副市長、市政府秘書長離市外出須向市長請假,市長助理、市政府副秘書長離市外出須向分管副市長請假,請假超過一周以上的,由市長指定市政府領導成員臨時負責其分管工作。市政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離市外出,事先須經分管副市長批準。   信訪接待日不能參加接待工作的領導,需向市長或常務副市長請假。   指定參加各類會議的領導,因故不能參加會議,應事先向會議主持人請假。   外出領導應將外出時間、地點、聯系方式等有關事項,通知市政府辦公室,以便隨時聯絡。   第五十八條市政府組成人員要嚴格遵守會議紀律,按會議規定要求時間到達會場,會議期間通訊工具一律關閉,不許隨意離開會場和提前退出會場。   第五十九條市政府及各部門要實行政務公開,規范行政行為,增強服務觀念,認真履行職責,樹立規范服務、清正廉潔、從嚴治政的新風。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禮和宴請,不得接受地方的送禮和宴請;對越權辦事、以權謀私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要嚴肅查處。   第六十條市政府及各部門要提高行政辦事效率和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對職權范圍內的事項要按程序和時限積極主動地辦理,對不符合規定的事項要堅持原則不得辦理;對因推諉、拖延等官僚作風造成影響和損失的,要追究責任。   市政府及各部門要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市政府組成人員要保證通訊聯絡隨時暢通,隨叫隨到,今后通信工具號碼發生變化時,要及時通報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府各部門對本部門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刑事治安案件、群體性上訪、災情疫情及其他可能影響社會穩定、危害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緊急重大情況,不論工作日或節假日,不論白天或夜晚,不論人在何處,必須第一時間向市政府辦公室報告,或視情況直接向市政府領導匯報。并根據本部門職責,依照應急預案的要求趕赴現場,組織力量控制事態,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密切跟蹤事態進展情況,認真做好善后工作。對因遲報、漏報、瞞報和處理不當造成影響和損失的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要追究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段秀田

段秀田

執業證號:

16101202010222906

陜西朱西江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段秀田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8-10-28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的決定(主席令第八十三號)

2007-12-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5-06-30

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決定

2004-08-28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

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

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

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

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

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

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

大連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2013)

2013-06-28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潍坊市| 天水市| 龙井市| 滨州市| 抚顺县| 射洪县| 武邑县| 乐陵市| 丹巴县| 内丘县| 武夷山市| 宜兰县| 泗水县| 武功县| 涞水县| 巢湖市| 开阳县| 台南县| 东丰县| 许昌县| 当雄县| 麦盖提县| 辽宁省| 遂川县| 盐亭县| 新龙县| 苍梧县| 萨迦县| 电白县| 綦江县| 县级市| 丽江市| 水富县| 新邵县| 武鸣县| 凤山县| 寻乌县| 杨浦区| 土默特右旗| 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