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政發[2007]12號
岳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岳陽市城鄉醫療救助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岳陽經濟開發區、南湖風景區、屈原管理區,市直各單位:
《岳陽市城鄉醫療救助實施辦法》已經2007年5月29日市政府第63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七年六月十五日
岳陽市城鄉醫療救助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進一步完善我市城鄉社會救助體系,解決好城鄉五保戶和貧困戶因病給家庭生活帶來的困難,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中發〔2002〕13號)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建立城市醫療救助制度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5〕10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救助對象,是指經民政部門核定的城鄉五保戶、低保戶及其他符合條件的特困家庭成員。救助對象的具體條件由縣、市、區民政部門會同財政、衛生部門制定,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三條 醫療救助制度遵循以下原則:
(一)屬地管理原則;
(二)自救與政府救助、社會互助相結合原則;
(三)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第四條 城鄉醫療救助實行分類施救:
(一)城市特困對象中已參加
勞動保障部門醫療保險和大病互助的,因患大病在享受醫療保險、大病互助補助或其他途徑報銷部分醫療費用后,個人負擔醫療費用過高,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對其家庭給予適當的醫療費用救助。
(二)已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地區,資助醫療救助對象繳納個人應負擔的資金,參加當地合作醫療,享受合作醫療待遇。因患大病經合作醫療補助后個人負擔醫療費用過高,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對其家庭再給予適當的醫療費用救助。
(三)尚未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未參加城市醫療保險、大病互助的,因患大病個人負擔費用難以承受,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對其家庭給予適當醫療費用救助。
特種傳染病或突發性流行疾病救治費用,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補助。
因
工傷、交通事故、人為傷害等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享受本辦法規定的救助。
第五條 對醫療救助對象,實行分次重復救助。每個被救助對象,全年累計享受醫療救助金額(除特殊困難人員外),原則上不得超過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規定的醫療救助最高年度標準。
醫療救助的大病種類、救助的具體標準和方法、救助資金發放時間和方式、不予救助的對象等,由縣、市、區人民政府依法確定。
第六條 申請人申請醫療救助,應交驗下列材料:
(一)書面
申請書;
(二)申請人戶口薄、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三)經民政部門核發的《五保戶供養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或當地政府規定的其他特困居民身份有效證件;
(四)大病醫療診斷書及必要的病歷資料,當年已支付醫療費用的有效收費憑證;
(五)已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申請人,提供農村合作醫療費用的報銷憑證或補助憑證;
(六)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互助的申請人,提供醫保部門出具的補助憑證、單位報銷醫療費的憑證和其它醫療補助證明。
第七條 申報審批程序
居(村)民委員會收到申請書和相關材料后,組織入戶調查核實;組織民主評議、張榜公示。公示無異議的,填寫《醫療救助申請審批表》,居(村)民委員會簽署意見后報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對收到的《醫療救助申請審批表》和相關材抖進行逐項審核,并入戶復核。對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在《醫療救助申請審批表》中填寫救助意見和建議救助金額,報縣級民政部門核準;居(村)民委員會對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的審核結果張榜公示。對不符合條件的,應說明理由并通過居(村)民委員會告知申請人。
縣級民政部門對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上報的《醫療救助申請申批表》和相關材料進行復查審核。對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在《醫療救助申請審批表》中簽署審批意見; 居(村)民委員會對縣、市、區民政部門的審批結果再次張榜公示。對不符合醫療救助條件的,說明理由并通知申請人。
第八條 醫療救助資金來源
(一)縣、市、區人民政府年初根據實際需要和財力列入當年財政預算的醫療救助資金;
(二)上級下撥的醫療救助資金;
(三)彩票公益金中按一定比例或一定數額提取的資金;
(四)醫療救助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五)按規定可以用于城鄉醫療救助的其他資金。
第九條 醫療救助資金管理
醫療救助資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各級財政、民政部門對醫療救助資金實行專戶管理,??顚S?。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使用醫療救助資金,當年節余的,結轉下年度使用。醫療救助基金不得提取管理費或列支其他任何費用。
救助資金用于城鄉救助對象大病醫療費用補助的,由縣級財政部門按時核撥至縣級民政部門城鄉醫療救助基金專賬,再由縣級民政部門支付給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發放,或由縣級民政部門通過銀行、郵局等渠道直接支付給救助對象,也可以采取其他社會化發放辦法。
救助資金用于資助救助對象參加當地新型合作醫療的,由縣級財政部門從“農村醫療救助基金專賬”核撥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專戶,并通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機構為其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條 醫療救助服務機構
(一)已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地區,由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醫療救助服務;未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地區,由救助對象戶口所在地鄉鎮衛生院或縣級醫院提供醫療救助服務。
(二)提供醫療救助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應在規定范圍內,按照本地合作醫療或醫療保險用藥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及醫療服務設施目錄,為醫療救助對象提供醫療服務。
(三)遇到疑難重癥需轉到非指定醫療衛生機構就診時,要按當地醫保部門的有關規定辦理轉院手續。
(四)承擔醫療救助的醫療衛生機構要完善并落實各種診療規范和管理制度,保證服務質量,控制醫療費用。
第十一條 醫療救助工作在當地政府領導下,由民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并與勞動保障部門醫療保險、大病互助工作做好銜接。
財政部門會同民政部門制定醫療救助基金管理辦法,落實醫療救助所需資金和必要的工作經費,并及時足額撥付到位。
衛生部門要加強對提供醫療救助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督促醫療衛生機構降低特困對象醫療費用,提高服務質量。
審計、監察、財政部門負責對醫療救助資金實施財務審計和監督,確保醫療救助資金按時撥付和合理使用,杜絕擠占挪用等違法違紀行為。
第十二條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第十三務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