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辦[2007]97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活動的決定》(豫政辦〔2007〕17號)和市政府《關于修訂
新鄉市水利建設“大禹杯”競賽表彰獎勵辦法的通知》(新政文〔2006〕164號)有關規定,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禹杯”競賽辦公室在總結以往評比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征求市“杯賽”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意見,修訂充實了《新鄉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禹杯”競賽評比辦法》,經市政府批準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七年五月十五日
新鄉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禹杯”競賽評比辦法
“大禹杯”競賽作為我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評比活動的主要載體,自1991年開展以來,對推動我市農建工作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進一步開展好這項活動,促進農建工作再上新臺階,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工作重點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體目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政府補助資金為引導,以農民自愿出資出勞為主體,以加快農田水利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二)工作重點。從實際出發,按照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要求,科學開發利用水資源,大力興建小型水源工程,全面發展節水灌溉,切實加強排灌設施建設;積極組織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繼續搞好中小河流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速度,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
(三)總體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搞好“三農”工作的精神以及《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5〕50號)要求,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實行領導干部分片包干責任制;各級水利部門認真做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規劃,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探索新的組織方式,充分尊重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尊重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實行“民辦公助”的辦法,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二、評比內容
主要考評:水利建設年度計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水利工程建設任務、移民安置計劃、農業綜合開發水利項目、年度造林計劃、生態環境建設等項目完成情況以及與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密切相關的因素等。具體考評內容有:當年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數、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完成情況、新增有效灌溉面積、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新增改造中低產田面積、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坡改梯面積、發展節水灌溉面積、除澇面積、造林面積、新打機井數、水利工程完成量及工程完好率、地方財政投入、群眾和民營水利投資、農業增加值、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糧食產量增長、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情況等指標。
三、評比條件
(一)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從實際出發,安排的水利工程項目多、投資大,工程建設標準高、質量好,工程效益顯著。
(二)切實抓好水源工程建設和水土保持工作。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切實解決病險水庫和河道堤防的除險加固工程,認真抓好病險涵閘的處理工程;加強蓄水、引水、提水和輸水配水工程設施建設,努力擴大有效灌溉面積;節水工程建設注重實效,大力發展噴灌、滴灌等田間灌水設施。在節水灌溉區內,建立農業總用水量與單位面積用水定額指標相配套的強制性節水控制體系,調動廣大用水戶參與節水灌溉管理的積極性;水土保持工作要突出預防保護和綜合治理兩個方面,建立完善預防、監督、管護和動態監測機制,有效地控制人為造成水土流失窒蟮姆⑸???lt;BR> (三)認真搞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用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各類補助資金既要及時落實到位,又要規范使用,沒有違法違紀問題;實行目標管理,落實責任制,層層簽定并落實項目
合同書,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順利開展;落實各項管理措施,使水質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對不能按時完工、工程驗收不合格、資金使用管理中出現嚴重問題的縣(市)、區,取消當年“大禹杯”競賽評比資格。
(四)建立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通過政府投入,引導、帶動受益農戶、經濟合作組織和其他社會團體及個人投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按照有關規定,加大財政投入,加大水資源費征收力度和南水北調基金征收力度。用于水利建設的各類專項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嚴格各項財務規章制度,資金使用管理規范,做到專款專用。正確處理農民自愿投資投勞與農民負擔的關系,防止加重農民負擔。
(五)積極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行“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明確責權利;建立用水戶協會等多種形式的農村用水合作組織,實行投資者自主管理與專業化服務組織并存的管理體制;以建立良性運行機制為重點,采取承包、租賃、拍賣、股份合作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明晰工程所有權,搞活經營權,落實管理權。
(六)依法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推進取水許可、水資源有償使用、水資源論證等水管理制度;加強節水、水資源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基礎工作;強化執法保障,加強和改善水行政執法,嚴厲打擊以河道違章設障、非法采砂、破壞水工程設施、拒不辦理取水許可證、拒繳水資源費等為重點的水事違法活動;依法、及時、合理地調處水事糾紛,防范水事群體性事件和突發性事件。
(七)完善水價改革配套政策。積極推進農業供水計量收費,繼續抓好農業用水價格改革試點工作。按照《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末級渠系管理規范農業水費計收工作的意見》(豫政辦〔2005〕第102號)文件和市物價局、水利局《關于加強水利工程水費計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價費字〔1997〕第162號)文件的要求,規范農業水費計費管理,及時上繳水費。探索建立權責明確的準公益性水管單位資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啟動準公益性水利國有資產績效評價試點工作。
(八)完成或超額完成省、市下達的造林綠化任務。完善農田林網,對設有堤防的干渠及河道必須進行綠化;加強森林資源管理,不發生重大破壞森林資源案件和森林
安全事故。
四、評比方法
“大禹杯”競賽評比采取分級評比的辦法,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禹杯”競賽辦公室組織對縣(市)、區的考核和評比;縣(市)、區組織對所轄鄉(鎮)的考核和評比。
(一)先進縣(市)、區的評比。采取計分排名次的辦法,由綜合指標評分和量化指標評分兩部分組成,按0.4:0.6的權重,將縣(市)、區排序分數進行綜合計分,按得分多少排列名次,初步定出先進縣(市)、區。
1.綜合指標評分:綜合指標評分由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農辦按照評比條件,結合所分管的業務,從組織領導、資金投入、工程建設、工程管理、工程效益等幾個方面對縣(市)、區進行考核評分。綜合指標評分由市“杯賽辦”進行統計。
2.量化指標評分:量化指標包括當年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數、發展有效灌溉面積、發展旱澇保收田面積、中低產田改造面積、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坡改梯面積、發展節水灌溉面積、除澇面積、當年造林面積、新打配機井眼數、地方財政投入、群眾和民營水利投資、完成工程量、農業增加值、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糧食產量增長、工程完好率、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情況等指標。
為公平、公正,且具有可比性,對新發展有效灌溉面積、新發展旱澇保收田面積、中低產田改造面積、當年造林面積等指標按農業人口的萬人均排名次;對小流域治理和坡改梯只按山區人口的萬人均排名次;對財政投入按縣(市)、區財政的實際投入占本級財力的比例大小排隊;對群眾投資按人均投資占上年人均純收入的比例計算;對農業增加值、農民人均收入增長情況重點看增長的幅度。中低產田改造、財政投入、農業增加值、農民人均收入增長情況、糧食產量增長等有關指標,分別由市主管部門提供。各項指標的排名順序按最高100分,級差為1分進行記分,而后把每個縣(市)、區的得分合計后進行算術平均,得出該市的量化指標評分。
量化指標以縣(市)、區為單位填報,指標分解到鄉(鎮)或項目上,市“杯賽辦”將組織核查,如有虛假將對所有量化指標按虛度扣減。綜合量化指標以統計年報為依據,以市“杯賽辦”最終核查數為準。
(二)先進鄉(鎮)的評比。由縣(市)、區根據自查結果推薦,市杯賽辦公室審定。
為確保競賽活動健康有序的開展,市“杯賽辦”將加強對“大禹杯”競賽活動的平時考核,加大抽查范圍和抽查力度。并根據各地當年水利建設開展情況,提出獎杯獎牌分配意見。初評結果在征求市“杯賽辦”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意見后,報市“杯賽辦”競賽領導小組。由市“杯賽辦”領導小組研究決定。
五、獎勵形式
按市政府《關于修訂新鄉市水利建設“大禹杯”競賽表彰獎勵辦法的通知》(新政文〔2006〕164號)有關規定執行。
六、注意事項
(一)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嚴禁弄虛作假。
(二)政策性文件、財政投入以同級政府文件和財政撥款憑證、用款單位收支賬目為準。
(三)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情況,分別由市主管部門提供。
附件:1.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綜合指標評分表
2.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量化指標評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