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
市勞動保障局關于《
嘉興市開展充分就業村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八年五月三十日
嘉興市開展充分就業村創建工作實施方案
(市勞動保障局 二○○八年五月)
為進一步推進城鄉一體的勞動就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和《嘉興市打造城鄉一體化先行地行動綱領》(嘉委(2008)1號)、《嘉興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就業政策促進困難人員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嘉政發(2007)65號)精神,結合本市促進就業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惠及城鄉居民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結合我市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城鄉一體的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通過開展創建充分就業村活動,進一步提升鎮(街道)、村級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的就業服務水平和就業援助功能,全面落實各項促進城鄉統籌就業的政策,建立健全
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和就業體制,形成創業促就業、政策促就業、培訓促就業、服務促就業的良好機制,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充分就業。
二、工作目標
各地要把創建充分就業村作為落實本區域擴大就業的重要目標和基礎性工作,依托鎮(街道)、村(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通過實施農村勞動力資源登記、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與轉移就業服務、困難群體就業援助、促進農村勞動力平等就業等措施,形成保障城鄉勞動者平等充分就業的市場、制度和服務體系。到2012 年,全市50%的村達到充分就業村標準,全市農村勞動力從事一產比例在16%以下,從事二、三產業的就業比例達到75%以上。
三、充分就業村基本要求
(一)轄區內勞動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的農村勞動力(不含在校學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標準界定另定)。
(二)建立健全工作臺賬。建立被征地農民、農村勞動力基本情況和求職登記、招用工信息查詢與備案、用工推薦、就業困難群體援助、職業技能培訓情況等信息臺賬,按月更新,并實行計算機動態管理。
(三)加強村級就業信息平臺建設。每個村配備一臺電腦,并與上一級就業管理部門聯網,進行信息交換與共享,形成四級就業服務網絡,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格局。及時提供招用工信息和職業技能培訓信息,定期宣傳就業再就業和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四)統一就業管理服務制度。結合實施城鄉充分就業試點工作,逐步建立較為全面的城鄉勞動力資源及就業調查統計制度和城鄉統一的就業登記制度。
(五)積極扶持被征地農民和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對有就業愿望的被征地農民、農村勞動力實行免費職業介紹,對弱勢群體特別是農村低保家庭成員實行以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推薦為主的重點幫扶,并為其提供免費就業推薦和一次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確保轄區內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成員至少有一人實現轉移就業。
四、工作措施
(一)充分發揮各鎮(街道)社會事業(經濟發展)服務中心的作用,積極開展充分就業村活動,各鎮(街道)社會事業(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在村建立社會事務站,聘用1-2名專(兼)職社會事務員,村委會提供辦公場地,配備相應辦公設施,制訂規范工作制度,負責本村就業服務工作。就業村創建工作人員經費由各地落實。市本級人員經費,由市財政參照嘉財社(2007)375號文件規定,對編制部門審批確認的村社會事務站人員給予補助。
(二)加強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和用工登記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各類信息臺賬。要立足“四個清楚”:即人員基本情況清楚、培訓志愿清楚、就業狀況清楚、社會保障情況清楚,全面開展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臺賬資料,逐步建立全市統一的農村勞動力資源信息庫、農村居民失業人員信息庫,實現動態管理。
(三)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技能素質。規范培訓程序,確保培訓質量。把鎮(街道)成人培訓學校、經認定的培訓機構、有關企業作為農村勞動力培訓和實訓基地,積極動員組織農村勞動力參加技能培訓。對有創業愿望和具備創業條件的勞動者提供形式多樣的創業培訓,并落實培訓補貼。
(四)加強就業推薦,多渠道開發崗位。按照保障有力、服務完善、制度落實的要求,健全村社會事務站就業服務功能。鼓勵村社會事務站對富余勞動力開展就業推薦,對經推薦與企業
簽訂勞動合同就業并繳納社會保險的,按有關規定給予職業介紹補貼。結合新農村建設,積極鼓勵農民從事家庭工業和三產服務業,積極引導以村為單位組建公益性服務組織,充分挖掘農村社區管理服務、道路養護、河道保潔、生活垃圾收集、公路養護和園林綠化等公益性崗位,大力吸納農村勞動力或被征地農民中的就業困難人員,鎮(村)范圍內所開發的公益性崗位要先滿足本地被征地農民和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農村低保家庭成員就業。對在公益性崗位上安置農村低保家庭成員就業的,根據當地實際給予一定的崗位補貼。
(五)堅持創業與就業并舉原則,鼓勵農民自主創業。充分利用區域經濟優勢,注重發展服務產業、傳統工藝產業、小商品市場、農村休閑園區等具有地方經濟特色的創業基地。有條件的地方,設立創業引導專項資金。建立創建充分就業村、創業培訓與
小額擔保貸款良性互動機制,把農村富余人員從事自主創業、自謀職業、自主經營等納入小額擔保貸款對象范圍。
(六)探索建立就業援助制度化和項目化運行機制。針對特殊人群特別是就業困難人員,采取日常援助與項目援助相結合的形式,推行資金項目化運作,實現專項工作推動與資金使用相結合,幫助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充分就業。建立就業項目經紀人制度,對每一位就業對象設計個性化的就業方案(包括就業前景評估計劃、技能素質培訓計劃、就業服務全程計劃)。逐步建立就業經紀人目標責任制考核,對考核優秀的就業項目經紀人給予一定的職業介紹補貼。
五、考核辦法
(一)對照充分就業村基本條件,每年年底,由村自愿申報,鎮(街道)審查推薦,縣(市、區)
勞動保障部門審核認定,報市勞動保障局備案。各地對完成充分就業村創建任務的單位,予以通報表彰和補助,對充分就業村給予一定的就業服務資金補貼。市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對市本級充分就業村創建工作進行考核驗收。
(二)充分就業村創建工作納入縣(市、區)、鎮、村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市本級充分就業村創建工作納入《嘉興市本級基層社會保障管理服務體系考核暫行辦法》考核范圍,對完成創建任務的,按10分的標準予以加分。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就業工作聯席會議負責充分就業村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促指導。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落實專人,扎實推進創建工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主動、相互配合,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和支持充分就業村創建工作。
(二)落實就業經費,保障活動順利開展。各地要加大對充分就業村創建活動的資金投入,所需經費納入當地就業與再就業資金使用范圍。
(三)各地要根據實際,制定充分就業村創建工作具體方案,并對當年創建活動進行評審總結。
附件:
充分就業村考核評分表
評估
項目 序
號 評 估 標 準 分
值 村自
評分 鎮(街道)
考評分 縣(市、區)
考評分
一、
充分就業村工作指標
(40分) 1 轄區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率達到90%以上的,得8分,低于90%不得分。 8
2 轄區內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率達80%以上的得4分;達90%以上的得8分。 8
3 農村低保家庭中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成員至少一人得到有效援助,實現再就業,達100%得8分。 8
4 農村勞動力從事一產比例在16%以下得4分;在15%以下或從事一產收入高于當地一產平均收入2倍以上的得8分。 8
5 農村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就業人數達到75%以上的得8分。 8
二、
村級平臺建設(20分) 6 設立村級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并正式掛牌。 4
7 聘用專(兼)職社會事務員,并經過業務培訓,持證上崗。 4
8 人員經費、工作經費落實。 4
9 落實工作場地,配備電話、計算機、傳真機等辦公設施;制定規章制度、辦事程序、工作職責和服務范圍,并上墻公示。 4
10 村級就業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和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 4
評估
項目 序
號 評 估 標 準 分
值 村自
評分 鎮(街道)
考評分 縣(市、區)
考評分
三、村
基礎信息采集(10分) 11 對村勞動力資源家庭狀況、培訓意愿、就業意向等信息收集完整。 3
12 動態信息準確、及時,誤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