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
清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印發清遠市電網建設綠色通道實施細則和清遠市電力設施用地、拆遷、青苗補償方案的通知
清府辦(2009)26號
各市、縣、自治縣、市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市經貿局《清遠市電網建設綠色通道實施細則》和《清遠市電力設施用地、拆遷、青苗補償方案》,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施行。施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逕向市經貿局反映。
二OO九年七月八日
清遠市電網建設綠色通道實施細則
為保障和促進我市電網建設的順利進行,確保我市經濟快速發展,根據《電力法》、《廣東省電力建設若干規定》(廣東省人民政府第103號令)、《廣東省加快輸電網工程建設激勵辦法(試行)》、《關于加快我省電網建設的若干意見》(粵府〔2007〕90號)、《廣東省
征地補償保護標準》(粵國土資發〔2006〕149號)的要求,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電力部門投資的電網規劃與建設項目。
二、提高認識,將電網建設項目納入各級政府工作的綠色通道
電網建設綠色通道是指為加快電網建設進度,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在辦理電網建設工程行政審批手續時,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盡量簡化程序,提供便捷、高效、優質服務。
(一)各級政府要加強對電網建設的領導,做好電網建設全程跟蹤、協調、服務工作,確保本轄區內各項電網建設任務按期完成。
(二)進一步加強領導,市政府成立由主管領導任組長,有關部門、各縣(市、區)領導組成的全市電網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對全市電網建設工作進行統一領導和協調,確保電網建設順利進行。各縣(市、區)、鎮(街辦)相應成立電網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經貿部門作為電網建設協調的牽頭部門,具體負責轄區內電網建設的協調工作。
(三)各級要加大電網建設的宣傳和教育力度,在全市范圍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各級干部群眾充分認識電網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三、規劃先行,及時開展輸變電工程前期工作
(一)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電網建設規劃應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供電部門應提前1年制定下一年度規劃變電站選址方案和規劃線路路徑方案,并于每年年底前報地方政府審定。
(二)供電企業提前半年將規劃變電站選址方案和規劃線路路徑方案書面征求各縣(市、區)、鎮(街辦)和相關部門意見(村委會意見由鎮(街辦)負責統一收集),各縣(市、區)、鎮(街辦)和相關部門在收到方案后1個月內作出書面回復;若對方案有不同意見,應同時提出建議方案和修改方案;超過1個月不回復的,視為同意。經審定后的規劃變電站選址方案和規劃線路路徑方案原則上不得更改。如確需修改或變更規劃方案的,應當征求供電部門意見,并經市電網建設領導小組同意,給供電部門造成嚴重損失或增加較大投資的,有關單位應當依法給予賠償或補償。
(三)電網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在收到有關方案資料后的1個月內,由規劃部門提出站址及線路走廊意見;國土資源部門提出站址用地預審的初審意見并上報省國土資源廳,地震部門提出是否需要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意見;水利部門提出電網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及工程占用河道審批意見;環保部門提出環評方案審批意見。
(四)供電部門每月向本區內電網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經貿部門報告電網建設工作進度和存在問題,經貿部門每月定期組織召開電網建設工作協調會,及時協
調解決電網建設工程中遇到的困難。
四、簡化電網建設工程項目審查手續
電網建設項目有關報批工作按《關于大力推進城鎮特色化的若干規定(實行)》(清發〔2008〕22號)的精神執行。簡化電網建設規劃、報建審批程序,除國家明文規定外,各部門不得增加審批環節和報批資料。凡屬我市審批權限范圍審批的電網建設項目,采取特辦、快辦的方式,所有辦事程序從快從簡。對手續齊備的,主審機關在收到審批資料的7個工作日內批復;對手續不齊備的,主審機關在3個工作日內向建設單位提供缺項清單。
(一)簡化規劃審批手續
建設工程申報資料齊全的,規劃部門應在收到申報資料后7個工作日內按照審批流程完成審批手續,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施工紅線圖及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并出具同意選取站址、線路路徑的確認函。
(二)簡化用地報批手續
凡符合當地市政規劃的電網建設工程用地,規劃、國土部門收到申報資料齊全的情況下,應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用地報批手續。
(三)簡化其他專項審批手續
1、電網建設的輸變電項目消防設計執行電力行業變電站消防技術規定,供電部門上報消防報建材料后,消防部門應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并辦理相關手續。
2、電網建設的輸變電項目涉及需環保、水利、供水、林業、防雷、公路、航道、城監、房管、市政等部門審批(或初審意見)的,各部門應在7個工作日內(或在行政審批事項對外承諾時限處理內)完成審批(或初審意見)手續。但對于電力設施需在公路路產及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范圍內建設,而電力設施確有可能損害公路附屬設施、影響公路安全或交通安全的,供電部門應征求有關職能部門意見或申請進行可行性論證,審批時間相應順延。
(四)符合城市規劃的電網建設項目,規劃國土部門應免費提供規劃用地紅線和線路走廊紅線等已有的道路紅線及高程。
(五)簡化施工招標程序
1、電力部門將工程招標申請等資料報建設主管部門進行招標符合性審查,建設主管部門應在3個工作日內批復。
2、對于已在廣東電網公司獲得投標備案資格的施工單位,在資格審核時提供加蓋本單位公章資質證書、
營業執照、
法人證明書、
法人委托書、安全生產許可證等復印件即可認為其具備投標資格,不再辦理投標單項備案手續。
(六)簡化施工報建手續。供電部門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的,市政管理和建設主管部門應在7個工作日內批復;對特別緊迫但報建資料暫缺的輸變電工程項目,若建設單位承諾在規定時間內補齊相關資料,可先為其辦理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登記手續,待補齊資料后,再辦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七)城市電網新建、改造項目涉及在新建道路人行道開挖的工程,在申報資料齊全的情況下,有關部門應在7個工作日內批復開挖,并免收相關開挖費用。工程施工完成后由供電部門按原貌修復,并由有關部門驗收認可。
(八)有關收費。
1、輸變電項目施工涉及封航、封路或搭設跨越架的,航道、公路、交管部門應積極配合,并按有關優惠政策收取費用;并減免高、低壓配電網新建、改造工程道路開挖費。
2、電網工程項目涉及立項、報建、辦證等事項全部進入各級行政服務中心辦理,有關收費按清發〔2008〕22號的精神執行。
3、解決《清遠市推行建設工程擔保制度暫行辦法》所涉及的擔保問題六的辦法為:只要供電部門提供由銀行出具的資金證明和向承包商支付工程進度款的承諾,我市電網的配套生產、辦公項目建設,業主可免辦工程款支付擔保手續及免除相關擔保費用。
五、本細則從公布之日起執行,如相關政策有變動或修改,再作相應調整。
六、自本細則從公布之日起三個月內,各縣(市、區)政府應制定本轄區內電網建設實施細則,并報市電網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備案。
清遠市電力設施用地、拆遷、青苗補償方案
為規范、加快我市電力設施建設,保證電網建設和電力生產的順利進行,根據《電力法》、《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 》、《廣東省電力建設若干規定》(廣東省人民政府第103號令)、《廣東省征地補償保護標準》(粵國土資發〔2006〕149號)的相關規定,并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條 本方案適用于清遠市行政區域內各電壓等級的電力設施用地補償。
第二條 本方案所稱電力設施是指發電廠、變電站、開關站、直流輸電換流站及接地極、電纜頭場地、電力線路、桿塔基礎、輸變電工區、高壓工區及以上電力設施配套的安全防護設施、專用交通設施、環保安全設施。
第三條 本方案所稱的電力線路用地是指線路控制的全部用地,包括線路中線兩側按規定控制的用地。又稱電力線路走廊用地和線行用地。
第四條 電力設施使用土地應符合本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發展規劃和相關電力專項規劃;本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發展規劃編制時應統籌安排和預留電力建設用地。
第五條 根據國土資源部《劃撥用地目錄 》(第 9 號令)第十三條的規定,電力設施用地,需要使用國有土地的,全部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權。使用劃撥土地建設的電力設施占地可以申領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其中電力線路走廊、桿塔基礎用地,只作備案登記,不發土地使用證。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因企業轉制、土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改變土地用途等,按當地政府的規定補辦出讓手續。
第六條 實行電網工程建設項目工作責任制,電網建設工程項目的征(占)地、拆遷、補償等事務性工作由項目所在地縣(市、區)政府負責。按項目屬地管理原則,由供電部門與項目所在地政府
簽訂合同,按項目相關概算的85%由項目所在地政府包干完成。補償款應專款專用,不得調用或借用,并及時按標準足額兌現給被補償對象。
第七條 項目所在地政府在辦理電網建設項目的征(占)地、拆遷、補償等工作時應嚴格執行有關標準。征(占)地、拆遷、青苗補償有爭議或個人(單位)提出無理要求時,各級政府要積極主動協調解決。協調不成的應依法裁決解決。 裁決期間不能阻礙工程的施工。
第八條 相關征地、拆遷、青苗等的補償規定
(一)新建變電站的占地面積按規劃部門批準的紅線圖為準,由該站土地所屬的政府辦理相關征地的手續,并負責及時辦理國土使用證明。
(二)電網建設項目的征(占)地、拆遷、青苗補償等按市政府《印發關于征用新城K1#、K4#土地補償方案的通知》(清府〔2006〕96號)或清遠市政府頒布的最新補償標準執行,對于電力部門實際用地面積若大于規劃部門批準的紅線面積的,超出部分將按征地的價格補償地方政府。
(三)對礦產資源進行無證(非法)開采危及新建或運行中的電力設施安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責令其停止開采,
賠償損失,沒收采出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可以并處罰款,構成犯罪的,可追究刑事責任;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修建建筑物、構筑物,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由當地人民政府責令強制拆除。
第九條 對架空線路水泥電桿、鐵塔的拉線和基礎占地需要使用土地的,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條 架空線路的水泥電桿、鐵塔基礎占地面積按以下規定計算:
(一)鐵塔以其基礎外露部分外則向外延伸1米所形成的四邊形計算。
(二)拉線桿、塔的主坑和拉線坑,按每坑2—3平方米計算。
(三)用以保護桿、塔基礎的圍堰或擋土墻,以其實際占用面積計算。
(四)電力設施占用公路路產補償費用按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要求免收電力設施占用公路路產補(賠)償費用的復函》(清府辦函〔2005〕217號)的精神執行。
第十一條 架空線路的桿、塔基礎用地,在廣東電網公司審批初步設計后,由設計單位按照行政地域對沿線桿、塔占用地實際面積登記造冊,由供電部門向所在地地級以上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不辦理土地使用權證。用地補償按市政府《印發關于征用新城K1#、K4#土地補償方案的通知》(清府〔2006〕96號)的精神執行。
架空線路的桿、塔基礎使用林地的,由供電部門依法向林業主管部門申辦使用林地審核手續和林木采伐審批手續。
第十二條 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范圍不實行征地,不辦理土地使用權證(桿、塔地網埋深在60厘米及以上不影響地面農作物耕作所占地不予補償,若地網在施工的過程中損壞或損傷地面的青苗,按實際青苗賠償處理)。因架空電力線路建設及安全運行需要,供電部門需要在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砍伐原有的種植物或清拆
合法的建筑物(構筑物)的,補償按市政府《印發關于征用新城K1#、K4#土地補償方案的通知》(清府〔2006〕96號)執行。電力設施選址選線經規劃部門批準后,在電力設施用地范圍內對搶種、違法種植的作物和搶建、違法(違章)的建(構)筑物,不作補償。
第十三條 新建架空電力線路距離地面較低,可能危及人身和電力設施安全運行,需砍伐林木的,供電部門應當依法繳納林木補償費、
林地補償費和森林植被恢復費等費用。架空電力線路距離地面較高,不危及人身和電力設施安全運行,不需砍伐林木的,不繳納林木補償費、林地補償費和森林植被恢復費等費用。
第十四條 在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任何單位、個人和其他組織不得再種植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樹木、竹子等高桿植物;新種植或自然生長的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樹木、竹子等高桿植物,電力企業有權進行砍伐,并不予支付任何費用。
第十五條 由于我市
管轄地域寬廣、經濟差異較大。因此,在電力工程建設賠(補)償時按以下方式執行:
(一)清城區:按市政府《印發關于征用新城K1#、K4#土地補償方案的通知》(清府〔2006〕96號)執行;
(二)清新縣、佛岡縣:架空線路水泥電桿、鐵塔的拉線和基礎占地需要使用土地的按《廣東省征地補償保護標準》執行;其余青苗、遷墳、
房屋拆遷等按市政府清府〔2006〕96號文規定標準的90%執行。
(三)英德市、連州市:架空線路水泥電桿、鐵塔的拉線和基礎占地需要使用土地的按《廣東省征地補償保護標準》執行;其余青苗、遷墳、房屋拆遷等按市政府清府〔2006〕96號文規定標準的80%執行;
(四)陽山縣、連南縣、連山縣:架空線路水泥電桿、鐵塔的拉線和基礎占地需要使用土地的按《廣東省征地補償保護標準》執行;其余青苗、遷墳、房屋拆遷等按清府〔2006〕96號文規定標準的70%執行。
第十六條 其他未有
賠償標準的,由供電企業與權屬者商議,如雙方不能達成共識的,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協調確定。
第十七條 國家、省有新的或者特別規定,按新的或者特別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各縣(市、區)可參照本標準補償標準實施,也可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補償標準。
第十九條 本方案從公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