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關于印發《關于加強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司法廳(局),解放軍軍事法院、總政司法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
為進一步規范和促進人民法院辦理國家賠償案件的法律援助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制定了《關于加強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
?????????????????????????????????????????????????????????????????? 2014年1月 2日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于加強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
為切實保障困難群眾依法行使國家賠償請求權,規范和促進人民法院辦理國家賠償案件的法律援助工作,結合法律援助工作實際,就加強國家賠償法律援助相關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對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依法為申請國家賠償的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是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職能。在人民法院辦理的國家賠償案件中,申請國家賠償的公民多屬弱勢群體,身陷經濟困難和法律知識缺乏雙重困境,亟需獲得法律援助。加強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困難群眾依法行使國家賠償請求權,是新形勢下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加強法律援助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方面,對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各級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要充分認識加強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樹立群眾觀點,認真踐行群眾路線,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工作機制,不斷提高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使困難群眾在每一個國家賠償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二、確保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獲得國家賠償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公布國家賠償法律援助的條件、程序、賠償請求人的權利義務等,讓公眾了解國家賠償法律援助相關知識,引導經濟困難的賠償請求人申請法律援助。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時以書面方式告知申請國家賠償的公民,如果經濟困難可以向賠償義務機關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要充分發揮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在解答咨詢、轉交申請等方面的作用,暢通“12348”法律服務熱線;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人民法院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拓寬法律援助申請渠道,方便公民尋求國家賠償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對公民提出的國家賠償法律援助申請,要依法進行審查,在法定時限內盡可能縮短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對無罪被羈押的公民申請國家賠償,經人民法院確認其無經濟來源的,可以認定賠償請求人符合經濟困難標準;對申請事項具有法定緊急或者特殊情況的,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先行給予法律援助,事后補辦有關手續。
三、加大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力度
人民法院要為法律援助人員代理國家賠償法律援助案件提供便利,對于法律援助人員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應當依法予以積極支持;對法律援助人員復制相關材料的費用,應當予以免收。人民法院辦理國家賠償案件,要充分聽取法律援助人員的意見,并記錄在案;人民法院辦理國家賠償案件作出的決定書、判決書和裁定書等法律文書應當載明法律援助機構名稱、法律援助人員姓名以及所屬單位情況等。司法行政機關要綜合采取增強社會認可度、完善激勵表彰機制、提高辦案補貼標準等方法,調動法律援助人員辦理國家賠償法律援助案件積極性,根據需要與有關機關、單位進行協調,加大對案件辦理工作支持力度。人民法院和法律援助機構要加強工作協調,就確定或更換法律援助人員、變更聽取意見時間、終止法律援助等情況及時進行溝通,相互通報案件辦理進展情況。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交流工作開展情況,確保相關工作銜接順暢。
四、提升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質量和效果
法律援助機構要完善案件指派工作,根據國家賠償案件類型,綜合法律援助人員專業特長、賠償請求人特點和意愿等因素,合理確定承辦機構及人員,有條件的地方推行點援制,有效保證辦案質量;要引導法律援助人員認真做好會見、閱卷、調查取證、參加庭審或者質證等工作,根據法律法規和有關案情,從維護賠償請求人利益出發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促進解決其合法合理賠償請求。承辦法官和法律援助人員在辦案過程中要注重做好解疑釋惑工作,幫助賠償請求人正確理解案件涉及的政策法規,促進賠償請求人服判息訴。司法行政機關和法律援助機構要加強案件質量管理,根據國家賠償案件特點完善辦案質量監督管理機制,綜合運用案件質量評估、案卷檢查評比、回訪賠償請求人等方式開展質量監管,重點加強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辦理的跟蹤監督,促進提高辦案質量。人民法院發現法律援助人員有違法行為或者損害賠償請求人利益的,要及時向法律援助機構通報有關情況,督促法律援助人員依法依規辦理案件。
五、創新國家賠償法律援助效果延伸機制
人民法院和法律援助機構要建立糾紛調解工作機制,引導法律援助人員選擇對賠償請求人最有利的方式解決糾紛,對于案情簡單、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根據賠償請求人意愿,盡量采用調解方式處理,努力實現案結事了。要建立矛盾多元化解機制,指導法律援助人員依法妥善處理和化解糾紛,努力解決賠償請求人的合理訴求,做好無罪被羈押公民的安撫工作,并通過引進社會工作者加入法律援助工作、開通心理熱線等方式,加強對賠償請求人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要建立宣傳引導機制,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及時總結推廣工作中涌現出的好經驗好做法,為國家賠償法律援助工作開展營造良好氛圍,并對法律援助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和經驗,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推廣,進一步鞏固工作成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的決定
2010-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00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修訂)
2003-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06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存款保險條例
2015-02-17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7-11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