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預[2012]44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為穩步推進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工作,提高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中央財政獎勵資金使用效益,我部制定了《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中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F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推進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對于切實減輕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負擔,進一步鞏固國有農場稅費改革成果,促進國有農場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各級財政和農村綜合改革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穩妥實施,確保將黨中央、國務院對地方國有農場的關懷落到實處。
附件: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中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
財 政 部
2012年11月29日
附件:
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中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關于開展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國農改[2012]4號),為推進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工作,提高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中央財政獎勵資金使用效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指國有農場主要以面向農場職工(以下簡稱農工)收費形式承擔的,屬于政府職能范圍的社會性事務,主要包括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社會管理等職能。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指為理順政府、地方國有農場和農工之間的分配關系,切實減輕地方國有農場和農工負擔,轉由地方政府全部或部分承擔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而相應進行的經費保障機制改革。
第四條 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對象包括地方國有農墾企業、監獄農場、勞教(戒毒)農場、國有農牧漁良種場(小三場),不含華僑農場和國有林場。
第五條 本辦法所稱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中央財政獎勵資金(以下簡稱中央財政獎勵資金),指中央財政在年度預算中安排的,用于推進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的獎勵資金。
第二章 資金分配和下達
第六條 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堅持以地方為主的原則。
省(區、市)、市(地、州)、縣(市、區)級財政部門應當調整支出結構,積極籌集資金支持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
中央財政在一定期限內,對改革成效明顯、進展較快和已先行改革的地區給予定額獎勵,重點獎勵財政較為困難的中西部地區,兼顧東部地區。
第七條 試點省編制的全省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實施方案獲得批復后,中央財政根據各試點省納入改革范圍的國有農場人口、分離辦社會職能機構職工數等客觀數據,核定一定期限內對試點省的定額獎勵資金規模,并適當考慮扣除中央財政在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社會管理等相關方面已有轉移支付資金后的地方改革增支規模,以及省級補助資金安排情況等因素。
中央財政獎勵資金每年預撥80%,視各地工作進度和績效考核結果再撥付20%。
省級財政部門應當于中央財政獎勵資金下達1個月內,將中央獎勵資金下達省以下財政部門。省以下財政部門應當在1個月內,將中央獎勵資金落實到已實施辦社會職能改革的地區。
第三章 資金管理和使用
第八條 中央財政獎勵資金的使用實行分級管理。
省以下各級財政部門的管理職責由省級財政部門確定。
第九條 省級財政部門應當指導和督促農場所在地政府與國有農場簽訂辦社會職能移交協議,明確移交時間進度(一般不超過三年)。
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區改革工作實際情況,做好移交機構的資產、財務、社保、人事關系的劃轉工作,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
第十條 各級財政部門在移交工作中應當注意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證平穩過渡。
第十一條 省級財政部門應當建立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情況數據庫,反映每個農場需要分離、已分離或者確定農場繼續舉辦社會職能等情況,全面覆蓋參加改革的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及其改革情況。
數據庫實行銷號制,做到改革到位一個,登記一個,銷號一個。
第十二條 中央財政獎勵資金用于補充地方政府承擔國有農場社會職能增加的財政開支,以及推進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所需的人員安置、機構設置等費用,不得用于投資經商辦企業,不得用于購置交通工具、通訊設備,以及各類樓堂館所建設等“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第四章 績效評價和監督檢查
第十三條 財政部從地方投入情況、農工減負程度、群眾滿意度、改革完整性、資金管理和使用規范性等方面,對試點省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工作情況進行績效考核。
對考核不合格的省,停止撥付中央財政獎勵資金,限期一年整改。整改合格后第二年,再按規定撥付獎勵資金;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享受獎勵資格,扣回已撥獎勵資金。
第十四條 省級財政部門應當對省以下財政部門管理和使用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中央財政獎勵資金情況實施績效評價,并將上年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下年度獎勵資金的依據。
第十五條 財政部根據工作需要,對中央財政獎勵資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六條 省級財政部門負責對省以下財政部門管理和使用中央財政獎勵資金的監督檢查工作。監督檢查工作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監督檢查結果應當及時報告財政部。
第十七條 對中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和使用中的違法行為,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十八條 省級財政部門應當參照本辦法,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地方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獎勵資金分配和管理辦法,并報財政部備案。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畢健根律師,畢健根,男,大學本科學歷,法學學 士學位。先后取得張家口學院醫學專業、北京大學心理學專業、河北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多專業學歷證書?,F任河北耀鼎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專職律師。 畢律師篤行正義,愛好廣泛,少年就立志律師職業,參加工作后長期研修法律專業知識,通過司法考試即辭去優厚的待遇,從事專職律師工作。因擁有較強專業知識背景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加之具有極強的表達、溝通能力及獨到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執行力,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從事過醫療衛生、企業生產管理、文化宣傳、市場營銷策劃以及企業高層管理工作,有著多領域的實踐歷練,并先后在文化 傳播公司、大型礦業公司及房地產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行政總監、執行副總經理、法律顧問等多崗位工作,具備豐富的人力資源知識和優秀的團隊管理能力。律師執業以來在訴訟方面擅長刑事案件的取保、辯護及處理各類公司合同糾紛,房地產建筑工程類糾紛及醫療糾紛、勞動爭議等案件。先后承辦了“李某涉嫌3800萬詐騙檢察院不予批捕取保案、林某涉嫌合同詐騙檢察院不予批捕取保后公安撤銷案件案,并成功辯護過黃某故意殺人案、王某聚眾沖擊國家機關案、宮某妨害公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訂)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8)[失效]
1978-03-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公路法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勞動行政管理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10-0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1修正)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2-1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