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審計廳(局),署機關各單位、各特派員辦事處、各派出所審計局、
南京審計學院:
為了貫徹黨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國務院于1999年11月8日作出了《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國發〔1999〕23號)(以下簡稱《決定》)。《決定》進一步指出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并對新形勢下的政府法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決定》精神,現將《決定》轉發給你們,并作如下通知:
一、認真學習《決定》精神,從依法治國的高度認識審計工作,提高依法審計的自覺性。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決定》指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署確定,全面落實審計法,推進依法治國,是近五年審計工作的奮斗目標。為此,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依法審計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進民主政治、實行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國家對財政財務收支進行監督,維護財政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行政手段,是依法行政的具體組成部分。在審計工作中,堅持依法審計,加大審計執法力度,增強依法審計的自覺性,不斷提高依法審計的能力和水平,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各級審計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把所從事的審計監督工作提高到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高度來認識,要從鞏固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的高度,切實履行人民賦予的權力。各級審計機關要在《決定》的指導下,認真學習憲法、審計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
行政訴訟法、
國家賠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要結合即將開始的“三五”普法驗收檢查工作,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有組織的培訓、系統的學習,使廣大審計人員熟悉各項行政法律制度,掌握審計工作必備的各類
法律知識,不斷增強
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以規范審計行為,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依法審計水平,把依法行政落到實處。
二、進一步加強審計法制工作機構建設,以適應全面推進依法審計的需要。《決定》指出,要進一步加強政府法制機構建設,努力培養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政府法制工作隊伍,使政府法制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與本地方、本部門法制建設任務(包括行政復議法實施后所承擔的行政復議任務)相適應。近年來,各級審計機關在加強審計隊伍建設的同時,也逐步加大了審計法制工作機構建設的力度。但從目前情況來看,與《決定》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隨著我國法制建設進程的加快,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普遍增強,特別是行政復議法頒布實施之后,審計機關受理的復議案件已呈上升趨勢,如果不及時解決審計法制工作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問題,必須制約審計工作的深入開展。為此,地方各級審計機關要按照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加強政府法制工作的精神,切實加強審計法制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保持審計法制工作人員的相對穩定。審計法制工作機構為審計機關承擔著大量的審計立法、審計復核、審計行政復議和質量檢查任務,為保證這些工作的正常進行,各級審計機關要從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出發,加強審計法制工作機構建設,充實足夠的人員,提供相應的條件,有針對性地做好審計法制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法律素質和業務水平,下大力量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審計法制隊伍,充分發揮其協助本部門行政首長辦理法制事務的作用,使審計機關的法制工作落到實處,以促進各項審計工作的依法進行。
三、切實加強審計立法工作,為依法審計創造良好的環境。加強審計立法工作,是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礎。為了全面落實審計法,提高審計質量,防范和降低審計風險,審計署正在著手制訂一套適合我國國情并體現國際公認審計原則的國家審計準則體系。同時,做好與司法、檢察、紀檢監察機關的協調工作。各級審計機關應當給予高度重視,積極參加和支持做好這項工作。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根據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的原則,積極建議、協助和配合地方人大和政府做好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的起草工作。要加強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工作,對于本級人大、政府發布的有關審計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要及時報送上級審計機關;本級審計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要報送上一級審計機關備案審查。要做好審計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對與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一些規范性文件,應當提請有關部門予以修訂或者宣布廢止。
四、嚴格貫徹依法審計原則,進一步加大審計執法力度。當前,我國經濟領域的各項改革正處于攻堅階段,而違反財經法紀的現象卻相當普遍。揮霍浪費國家資財,隱瞞、截留、挪用財政性資金,化公為私、侵占國有財產,破壞國家財政經濟秩序的問題還相當嚴重;一些單位財務管理薄弱,會計信息嚴重失真,造假現象屢禁不止;在一定范圍內,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貪污、受賄、行賄等腐敗現象也較為嚴重。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影響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勢必阻礙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為此,審計機關要以進一步加在審計執法力度為突破口,嚴格貫徹依法審計的原則,依照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權限和程序進行審計監督,以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財政財務收支的規定為審計評價和處理、處罰依據,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在審計工作中,要貫徹“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方針,以真實性審計為重點,堅持真實、合法、效益三者統一的審計目標,全面審計,突出重點,摸清家底,揭露問題。要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增強發現大案要案線索的洞察力和敏銳性,積極配合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同各種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在維護財政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強化審計執法監督,以保障加大審計執法力度。上級審計機關要切實履行監督檢查下級審計機關審計執法情況和審計質量的職責,對有執法不嚴、以審謀私、玩忽職守等不履行法定職責、放縱違法
犯罪分子行為的單位和個人要嚴肅處理;對不依照法定審計程序開展審計工作的現象,要及時制止、糾正。要加強本單位內部的業務監督和廉政監督,實行廉政責任制,充分發揮審計復核、聽證、復議等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的作用。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行政執法原則,勇于接受被審計單位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此外,還要接受司法機關依據行政訴訟法進行的司法監督。
附件: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