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印發《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國家外匯管理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規程》的通知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12 · 1577人看過
各司、機關黨委、各事業單位: 為規范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了《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國家外匯管理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規程》,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六日 附件一: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附件二: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附件三:國家外匯管理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規程 附件1 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外匯管理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制定本指南。 一、信息分類 本指南所稱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政府信息包括外匯局各司、事業單位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外匯管理政府信息,具體分為以下十三類: (一)領導信息:外匯局在職局領導簡歷等情況; (二)業務職責:外匯局主要工作職能; (三)機構設置:外匯局局機關、局系統情況介紹; (四)發展規劃:短期、長期的工作計劃; (五)工作動態:領導講話、外匯工作動態、外匯管理重要新聞; (六)政策法規:外匯管理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規范性文件; (七)行政審批:行政審批的有關規定、條件和申請材料要求等; (八)統計信息: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中國歷年外匯儲備數額、各種貨幣對美元折算率表、中國外債數據等重要國際收支與外匯統計信息; (九)檢查情況:外匯檢查工作規范、工作計劃、案件曝光等; (十)公務員考試信息:外匯局公務員招考、公示、錄用等信息; (十一)政府采購:相關制度、招標、中標、成交公告等情況; (十二)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外匯管理突發事件情況、應對措施等; (十三)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外匯管理政府信息。 二、信息編排體系 外匯局政府信息依照內容進行分類編排。不同類別的政府信息依照公開形式、業務管理范圍、發布時間等規則進行分別編排。 三、信息公開方式 外匯局政府信息公開分為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兩大類。 (一)主動公開信息。可通過以下渠道公開: 1、外匯局國際互聯網站(http://www.safe.gov.cn); 2、外匯局文告; 3、新聞發布會; 4、重要文件選編、法規匯編; 5、其它方式。 (二)依申請公開信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信息具體情況,依照申請人要求的方式或其他適宜方式予以公開。 四、信息獲取方式 (一)主動公開信息的獲取方式。 1、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通過外匯局國際互聯網站搜索功能或在線瀏覽《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及相應具體欄目獲得所需信息。 2、通過外匯局其它信息發布渠道,如外匯局文告、重要文件選編、新聞發布會等獲取所需信息。 (二)依申請公開信息的獲取方式。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應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規程》的規定,向外匯局政府信息公開受理機構提出申請。外匯局政府信息公開受理機構將依據申請內容,轉主管機構進行處理。根據處理情況作出答復,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應當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無法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過安排申請人查閱相關資料、提供復制件或者其他適當形式提供。 五、信息公開受理機構 外匯局政府信息公開受理機構為外匯局綜合司,辦公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節假日除外)。 聯系電話:86-10-68402255 傳真號碼:86-10-68402154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阜城路18號華融大廈 郵政編碼:100037 六、監督方式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于外匯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建議可通過電子郵件、來信來函等方式向外匯局政府信息公開受理機構反映。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外匯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外匯局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本指南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2 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為做好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相關外匯管理政府信息進行查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編制本目錄。 一、編制方法 《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根據信息內容進行分類,依照公開形式、業務管理范圍、發布時間等規則進行分別編排。 二、入編范圍 《目錄》收集了外匯局截至本《目錄》發布之日前,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外匯管理政府信息。 三、目錄內容 《目錄》分為兩部分,包括應主動公開的外匯管理政府信息部分和依申請公開的外匯管理政府信息部分。 (一)應主動公開的外匯管理政府信息。 1、領導信息:包括外匯局在職局領導學歷情況、工作經歷等內容。 2、業務職責:根據國務院“三定方案”,公布外匯局的主要職責。 3、機構設置: (1)外匯局機關機構設置,包括關于外匯局級別和內設各司名稱、職能及其所設機構的信息說明; (2)外匯局分支局機構設置,包括關于外匯局系統結構,包括各分局、外匯管理部、中心支局、支局設置情況的信息說明。 4、發展規劃: (1)短期工作計劃,包括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近期外匯管理工作重點、活動、計劃等; (2)長期工作計劃,包括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外匯管理工作在較長時間內的工作計劃。 5、工作動態 (1)領導講話,包括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局領導在各類影響較大的會議、論壇等發表的演講、講話; (2)外匯管理重要新聞,包括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涉及外匯管理工作的各類重要新聞; (3)其他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外匯管理工作動態。 6、政策法規:將按照不同業務類型,公布法規名稱、發布日期等具體內容。 (1)綜合,包括外匯管理條例、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保稅監管區域外匯管理、外匯管理行政許可、外匯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外匯賬戶等方面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 (2)國際收支與外匯統計,包括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制度、國際收支數據報送、國際收支數據核查等方面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 (3)經常項目管理,包括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服務貿易外匯管理、經常項目外匯賬戶、個人及公務出國外匯管理、保險外匯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 (4)資本項目管理,包括外債管理、外商直接投資外匯管理、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有價證券外匯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 (5)金融機構外匯業務監督,包括規范、監督金融機構結售匯業務、反洗錢等方面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 (6)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市場,包括外匯市場交易、匯率、外幣清算、人民幣匯價等方面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 (7)外匯查處與法律適用,包括外匯檢查辦案程序、外匯檢查報告制度、行政復議程序、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外匯處罰等方面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 (8)其他相關規定,包括與外匯管理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 7、行政審批:包括各個外匯管理行政審批事項以及該行政審批事項的名稱、審批機關,所屬類別、設定依據、辦理依據、申請條件、申請材料、審批程序、審批期限等內容。 8、統計信息:包括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中國歷年外匯儲備數額、各種貨幣對美元折算率表、經營外匯業務保險機構名單、批準投資額度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名單及有關資金匯出情況、已批準投資額度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名單及額度、具有《證券業務外匯經營許可證》的證券公司名錄等重要國際收支與外匯統計信息。 9、檢查情況: (1)案件曝光,包括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重大外匯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外匯違法信息,包括全國范圍內企業、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外匯違法信息和經外匯管理部門認定有外匯違法行為,但違法主體因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或未按規定參加工商部門的年檢,主體資格被注銷,外匯管理部門無法立案和處罰的逃逸類企業信息; (3)授予外匯檢查處罰權名單,包括外匯局系統具有外匯檢查處罰權單位的名單。 10、公務員考試信息,包括外匯局公務員招考信息、公示信息、錄用信息等。 11、政府采購: (1)招標公告; (2)中標公告; (3)成交公告; (4)外匯局政府采購管理相關規定。 12、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包括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發生外匯管理突發事件后的簡要情況、核實情況、事件處置情況、突發公共事件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的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內容。 13、其他信息,包括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外匯管理政府信息。 (二)依申請可對外公布的政府信息。 外匯局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之外的其他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外匯管理政府信息,包括行政許可有關事項的批復、每季度外債數據等。 四、目錄管理 (一)《目錄》將根據新增信息情況進行更新。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權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政策法規部分和行政審批部分,失效法規和已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予以標注后,仍在目錄中予以保留。其他信息如已經被取消或無效,則直接從公開目錄中刪除。 (三)更新信息的公布方式和審批程序,本目錄未做規定的,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宣傳工作管理規定》、《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互聯網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執行。 五、保密管理 公開外匯管理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并遵守國家關于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規以及外匯局有關保密制度。下列事項或信息,不予以公開: (一)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其他依國家有關法律規定不能對外公布的政府信息。但是,經權利人同意公開或者行政機關認為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開; (二)屬于外匯局內部的工作信息、研究信息及議事規則等事項; (三)與外匯局行政執法有關,公開后會影響檢查、調查、取證等執法活動或者會威脅個人、單位安全的事項; (四)外匯局認為應當保密的其他事項或信息。 六、法律責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外匯局紀檢監察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 (二)不及時更新公開的政府信息內容的; (三)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四)公開不應當公開的政府信息的; (五)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本目錄規定的其他行為。 七、本目錄由外匯局負責解釋。其他本目錄未盡事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相關規定執行。 八、本目錄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3 國家外匯管理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規程 第一條 為規范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方便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以下簡稱申請人)進行信息公開申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 外匯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機構(以下簡稱受理機構)為外匯局綜合司,辦公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節假日除外)。聯系電話為86-10-68402255。傳真號碼為86-10-68402154。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阜城路18號華融大廈。郵政編碼:100037。 第三條 除《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規定的應主動公開的外匯管理政府信息外,公開其他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可以對外公開的外匯管理政府信息需經申請。 第四條 申請人向外匯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應填寫《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見附1,可在外匯局國際互聯網站www.safe.gov.cn下載),提供以下信息,并簽名或蓋章: (一)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聯系方式、證件號碼或組織機構代碼等信息; (二)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的內容概述; (三)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四)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原因; (五)申請時間。 公民申請獲取政府信息,還應提供有效身份證件或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有效證件的復印件;法人與其他組織應當提供組織代碼證復印件。如申請人申請獲取與其自身相關的外匯管理政府信息,應出示上述相關證件原件。 第五條 申請人向外匯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一)書面申請。申請人通過信函方式提出申請的,請在信封注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字樣。申請人通過電報、傳真方式提出申請的,請相應注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字樣。 (二)口頭申請。外匯局原則上不受理口頭申請,如采用書面形式確有困難,申請人可口頭申請,由受理機構代為填寫《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申請人予以簽名或蓋章確認。 第六條 受理機構收到申請后,應及時對申請材料是否完備進行審核。申請材料完備的,應予以受理,進行登記,并向申請人出具《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通知書》(見附2),加蓋外匯局綜合司印章;申請材料不完備的,應在接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告知申請人補齊申請材料后重新申請;其中能當場告知的,應當場告知。 第七條 受理機構受理申請后,應及時轉相關機構辦理,流轉審批程序依照《國家外匯管理局工作規則》、《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宣傳工作管理規定》等相關外匯管理規定執行。 第八條 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權益,應當書面征求第三方意見;第三方不同意公開的,不得公開。但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除外。 按前款規定公開的,應將決定公開的政府信息內容和理由在公開后及時書面通知第三方。 第九條 受理機構能夠當場答復的申請,當場予以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答復;如需要延長答復期限的,經受理機構負責人批準后,可延長15個工作日,并及時告知申請人。 申請人申請公開的信息涉及第三方權益的,征求第三方意見所需時間不計算在上述規定的期限內,但應及時告知申請人。 因不可抗力或其它法定事由不能在規定期限內答復申請人或向申請人提供信息的,期限中止、障礙消除后,期限恢復計算。期限中止和恢復,應當及時通知申請人。 第十條 對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外匯局按下列情形予以答復: (一)屬于依申請公開范圍的,向申請人公開。 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應當公開的內容,但是能夠區分處理的,應當向申請人提供可以公開的信息內容。 提供信息應按照申請人要求獲取或提供信息的方式予以答復,無法按照申請人要求提供的,應說明理由并采取其它適當形式提供。 (二)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告知申請人可以獲得該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徑。 (三)屬于不予公開范圍的,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予公開的理由。 (四)不屬于本機關公開范圍或者該政府信息不存在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對能夠確定該政府信息的公開機關的,應當告知申請人該行政機關的名稱、聯系方式。 (五)申請內容不明確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作出更改、補充。 外匯局以書面形式答復的,應下發《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見附3),并加蓋外匯局綜合司印章。 外匯局處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流程,參見《國家外匯管理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流程圖》(見附4)。 第十一條 申請人收到《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后,應及時填寫《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回執》(見附5),并以傳真或郵寄等方式返還至外匯局綜合司。 第十二條 申請人有證據證明外匯局提供的與其自身相關的信息記錄不準確的,有權要求外匯局予以更正。外匯局無權更正的,應當轉送有權更正的行政機關處理,并告知申請人。 第十三條 外匯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不收取費用。申請人以快遞或郵寄方式提出申請的,應付足郵資;要求以快遞或郵寄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應自付郵資。 第十四條 申請人應當合法使用從外匯局獲取的政府信息,不得利用獲得的政府信息從事違法活動。 第十五條 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并遵守國家關于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規以及外匯局有關保密制度。下列事項或信息,不予以公開: (一)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其他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不能對外公布的政府信息。但是,經權利人同意公開或者行政機關認為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開; (二)屬于外匯局內部的工作信息、研究信息及議事規則等事項; (三)與外匯局行政執法有關,公開后會影響檢查、調查、取證等執法活動或者會威脅個人、單位安全的事項; (四)外匯局認為應當保密的其他事項或信息。 第十六條 申請人申請公開外匯局分支機構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有關政府信息,應當依法向該外匯局分支機構申請。 第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外匯局紀檢監察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履行依申請公開義務的; (二)違反規定收取費用的; (三)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四)公開不應當公開的政府信息的; (五)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本規程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十八條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公開外匯局政府信息,適用本規程,法律或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九條 本規程由外匯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規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附1 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 申請人信息 公民 姓名 工作單位 證件類型 證件號碼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法人或其他組織 名稱 組織機構代碼 法定代表人 聯系人姓名 聯系人電話 聯系人傳真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電子郵箱 所需信息描述 所需信息內容概述 申請公開信息原因 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形式 備注 申請人簽名或蓋章:申請時間: 年 月 日 附2 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通知書 編號 :年 月 日, 向我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我局提供 政府信息。我局于 年 月 日依法予以受理。 特此通知。 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 年 月 日 (印章) 附3 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 編號 : 年 月 日, 向我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我局提供 政府信息。我局于 年 月 日依法予以受理(受理通知書編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現答復如下: 特此告知。 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 年 月 日 (印章) 附4 國家外匯管理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流程圖 申請材料完備 申請材料不完備 屬于依申 屬于主動 屬于不予 本機關不存在 申請內容 請公開范 公開范圍 公開范圍 該信息的 不明確 圍 能夠確定該 信息屬于其 它機關掌握 的 能夠當場答復的 不能當場答復的 因不可抗力 或其他法定 事由不能在 規定期限內 答復的 特殊情況,需延長答復期限的 附5 國家外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回執 注:回執請傳真至(86-10-68402154)或郵寄至北京市海淀區阜城路18號華融大廈,收信人為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郵政編碼100037。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萬川

萬川

執業證號:

14401201510684792

廣東邦昊律師事務所

簡介:

萬川律師,男,1988年10月出生,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 從2015年12月至今,執業于廣東邦昊律師事務所,加入邦昊律師團隊之前,曾在北京市金杜(廣州)律師事務所公司證券組工作,主要執業領域為證券(境內上市)、重組與改制、債券發行、公司收購與兼并、公司私募融資、新三板掛牌等。 萬川律師曾參與了數十家大中型中國境內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外商投資企業的重組、改制、私募融資、境內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新三板掛牌項目,具體涉及到物流倉儲、商業特許經營、百貨零售業、房地產、制造業、供應鏈、醫藥及能源等。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萬川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2011修訂)

2011-10-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2011-10-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決定

2007-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十屆第73號)

2007-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1997-05-0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王國保持友好關系以及關于中國西藏地方和尼泊爾之間的通商和交通的協定的決議

1970-01-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1986)

1986-12-02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

1998-08-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

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

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0-21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0-11-0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

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2009-09-01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9-07-2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通知

2009-03-3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浦县| 嘉义县| 比如县| 饶阳县| 公主岭市| 宜兰县| 海晏县| 北宁市| 武汉市| 定结县| 乌鲁木齐市| 靖州| 甘南县| 柘城县| 陆河县| 陕西省| 海淀区| 盖州市| 孝义市| 宿迁市| 德安县| 吉安市| 汝阳县| 咸丰县| 舒城县| 长汀县| 莱西市| 五原县| 临汾市| 凉城县| 镇雄县| 马关县| 章丘市| 和平区| 兰州市| 都江堰市| 鹿泉市| 贵定县| 安义县|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