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與勞動訴訟的差異
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爭議訴訟的差異 1.性質不同 勞動爭議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雙重特征。行政特征是指,仲裁機構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由勞動行政部門的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即機構組成具有“三方性”,同時在方針、政策、規章等...
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工作職責
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工作職責 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依法調解企業與職工之間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 1、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3、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
勞動爭議的法定包括哪些
勞動爭議的法定受案范圍 勞動爭議的范圍,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規定。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條規定,勞動爭議的范圍是: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
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處理勞動爭議,其仲裁程序的法律依據是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勞動部制定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等。 《勞動法》規定的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形式是: 1.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 2.依法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3.向仲裁...
遇到勞動爭議的時候該如何處理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可以選擇以下處理方式: (一)雙方當事人自行或委托工會、律師等他人進行協商解決。 (二)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業委員會,或地區性、行業性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外地勞動力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應當向所在區縣的外...
勞動爭議處理的范圍
勞動爭議處理的范圍 1、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的選擇有什么規定嗎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的選擇有什么規定 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設仲裁員名冊。 仲裁員應當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曾任審判員的; (二)從事法律研究、教學工作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 (三)具有法律知識、從事人力資源管理...
勞動爭議處理的原則有哪些
一、勞動爭議處理的原則 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勞動法》第七十八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
勞動爭議仲裁是什么意思
一、勞動爭議仲裁 勞動爭議仲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對勞動爭議在事實上作出判斷、在權利義務上作出裁決的一種法律制度。 二、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一條與第三條,勞動爭議仲裁應當根據事實,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
勞動局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24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