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在仲裁庭開庭期間要注意哪些事項
1、仲裁機構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實行仲裁員和仲裁庭制度,在仲裁員主持下,當事人在仲裁庭這個法定的、封閉的場所內就案件事實進行調查了解、質證、辯論、調解。仲裁機構根據仲裁庭調查的事實進行法律適用,作出裁決。
2、當事人在仲裁庭庭審時的權利:
(1)有委托代理人、申請回避的權利;
(2)有申訴、申辯、質詢、質證的權利;
(3)有請求調解、自行和解、要求裁決的權利;
(4)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強制執行的權利;
(5)申請人有放棄、變更、撤回仲裁請求的權利;
(6)被申請人有承認、反駁申請人仲裁請求、提起反訴的權利。
3、當事人在仲裁庭庭審時的義務:
(1)應當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庭紀律的義務;
(2)應當如實陳述案情、回答仲裁員提問;
(3)應當對自己提出的主張進行舉證;
(4)應當尊重對方當事人及其他仲裁參加人;
(5)應當自覺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裁決文書。
4、如果當事人認為仲裁庭組成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到案件的公正審理,可以申請仲裁庭組成人員回避。
5、仲裁員要求申請人陳述仲裁請求時,申請人應當全面陳述仲裁請求。
6、仲裁庭質證階段,當事人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力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和辯駁。仲裁員一般會要求當事人在證據質證前提交已掌握的全部證據,質證完畢后,非經仲裁庭許可,當事人閉庭后補充提交的證據一般不再作為定案依據適用。
7、仲裁庭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仲裁員告知達成調解協議的法律后果和不能達成調解協議的法律后果后,詢問當事人調解意愿時,當事人應當理性并明確地回答自身是否愿意在仲裁庭的主持下進行調解。如果雙方均表示愿意在仲裁庭主持下進行調解,仲裁員首先會要求雙方明確調解的方案,再從中找出差距與癥結所在,然后采取雙方在場或各方單獨洽談的方式做當事人思想工作。
8、在仲裁庭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的,仲裁庭將當庭送達《仲裁調解書》,該調解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具有強制執行力。如雙方不能達成調解協議,仲裁庭將當庭裁決或擇日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能一次性給贍養費嗎
2020-11-29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09土地出讓金的返還費用有哪些
2021-01-20私人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30土地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3-24不是戶主簽的土地流轉協議有效嗎
2020-11-11夫妻共同生活十年離婚村里拆遷女方可不可以分拆遷款
2020-12-02已經登記結婚沒有遷出戶口可以得到拆遷安置嗎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