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股東利益責任糾紛的特點有哪些呢?都是那些原因造成的損害股東利益責任糾紛呢?請大家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有關損害股東利益責任糾紛的知識。
損害股東利益責任糾紛
造成損害糾紛的原因
1、公司內部相關制度不夠完善。例如,一些公司章程中只規定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權利義務,而未規定執行董事、總經理權限范圍,這將導致公司實際運行中權力容易被濫用,并在相關糾紛發生后無“章”可循。又如,一些公司財務制度不規范,公章保管不嚴,當股東與董事、總經理身份發生交叉時,財務制度無法有效約束相關人的行為。
2、職位公示不明。不少公司在章程或營業執照中沒有明確當事人的具體身份,在公司成立后也未就具體職務分工及授權作出規定。在當事人侵權行為發生后,公司意圖以當事人具有“經理”或“總監”的職務稱呼,或當事人在有關文件上的署名,主張其具有高管身份,這常使法院在認定行為人身份及其行為性質時發生困難。
3、忠實勤勉義務的界定模糊。《公司法》第148條、第149條雖然規定了高管需履行忠實、勤勉義務,但表述過于籠統簡單,較易被規避。例如,在一些案件中,當事人以公司高管的身份優勢從交易相對方獲取一些私人折扣,其行為是否違反了忠實、勤勉義務并給公司利益帶來遠期損害,司法實踐中較難認定。
4、公司與高管人員的矛盾較易激化,缺乏協商解決的土壤。一些案件中,公司在尚無充分證據的情況下,便以高管涉嫌職務侵占或挪用資金為由向公安機關報案,施壓手段較為極端,這往往會加劇公司與高管間的矛盾,導致高管不愿與公司配合,從而為公司賬目的結算、財務賬簿的整理移交等帶來困難。
訴訟時效限制:
1、新修訂的《公司法》第二十二條對股東會或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和撤銷情形分別作了規定。根據該條第二款的規定,程序違法和表決內容違反章程屬于決議可撤銷情形,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60日內請求法院予以撤銷。超過該規定期限提起的訴訟,法院不予受理。
2、新修訂的《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決議內容違法屬于決議無效情形,公司法未對股東提起決議無效訴訟的期限作出限制規定,因此,對于股東要求確認股東會或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的訴訟,不受60日的訴訟時效限制。
3、新修訂的《公司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對符合該條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股東應自公司股東會決議通過之日起60日內,可就股權收購事宜與公司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決議通過之日起90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股東依據該條規定提起的訴訟,其起訴期限應自股東會決議通過之日起算,至90日屆滿。股東逾期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
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
公司設立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乘客開車門撞傷他人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0-12-10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