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原則
1.調解原則。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經過調解不能達成協議,應及時仲裁。之所以規定這一原則,是因為爭議的產生往往是雙方當事人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認識、理解不一致,對爭議事實存在分歧和誤解等,通過宣傳法制、說服教育,疏導協商,爭議事項大都是可以解決好的。同時,調解還具有簡便、靈活、易行、迅速的特點以及緩和、改善雙方矛盾的作用。貫徹調解原則,應注意防止強行調解和久調不決的做法。強行調解違反了自愿原則,久調不決則違背了及時、迅速的原則。
2.及時、迅速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期限結案盡快地解決爭議。貫徹這一原則,是由勞動爭議的特點所決定。勞動爭議與企業的生產和職工的生活密切相關,久拖不決勢必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和生產、生活秩序的穩定。因此,勞動法明確了“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的要求。
3.回避原則。是指仲裁委員會成員或仲裁員在仲裁勞動爭議案件時,認為具有法定回避情況不宜參加本案審理,或當事人認為仲裁員具有回避情節的,可能裁決不公,都可以申請更換他人,以保證仲裁公正順利進行。是否采取回避措施由仲裁委員會決定。
4.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仲裁委員會由三方代表單數組成,仲裁庭則由三名仲裁員組成,均為多數人組成,難免意見有分歧,而仲裁委員會成員、仲裁員均有平等的表決權,為保證裁決不因少數成員意見的不一而難以作出,故以少數服從多數,簡單多數即可做出裁決。《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三條和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爭議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作出仲裁決定。
5.一次裁決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每一起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一次裁決即行終結的法律制度。這是針對過去曾實行兩次裁決所存在的弊端而確立的一項重要原則。貫徹這一原則,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得再向上一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第二次仲裁,只能在收到仲裁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仲裁決定書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按仲裁決定履行。貫徹這一原則,有利于及時、迅速解決爭議事項,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資料介紹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閱讀之后都能對此有所了解,希望小編的資料可以幫助大家解決實際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或者還有其他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日期的填寫方法
2021-02-23交警行政復議有用嗎
2021-01-06工商公示內容有假如何處罰
2020-12-09合伙財產質押的主管機關是誰
2021-02-12產品銷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1-09離婚夫妻財產分割相關規定
2021-02-08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治安管理處罰需要立案嗎
2021-03-02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