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和監察受案范圍劃分的原則
我們認為,在處理社會保險、勞動報酬、履行勞動合同等受案范圍有交叉的申訴或舉報案件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當事人自愿選擇的原則。對于受案范圍存在交叉的問題,既然法律法規規定仲裁和監察都應當受理,那么當事人就有權自主選擇是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還是向勞動監察機構舉報來解決勞動糾紛,這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權利。當事人有權根據自己的情況,如考慮經濟成本、舉證能力、申訴風險等選擇仲裁或是監察,受案部門應當尊重當事人的選擇。我們認為,尊重當事人選擇的原則,應是劃分仲裁和監察受理交叉案件時的首要原則。
2、便于當事人解決問題的原則。對于兩個部門都應當受理的同一案件,究竟是選擇仲裁還是選擇監察,在當事人自愿選擇的基礎上,還應當考慮便于當事人解決問題的原則。根據仲裁和監察在適用法律規范上的區別,對于受案范圍有交叉的案件,如果適用強行性法律規范,則仲裁和監察都應當受理,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尊重當事人的選擇;如果適用任意性法律規范,從有利于解決糾紛的角度考慮,以仲裁受理為宜。比如,基于爭議雙方的約定(如勞動合同中的約定或口頭約定)及企業規章制度的規定而產生的降低工資標準、追索經濟補償金、支付違約金、培訓費等爭議等,由仲裁受理為宜。又如,在履行勞動合同爭議中,對于勞動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的義務,如基于誠實信用而派生出的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的忠誠義務、保密義務和競業禁止義務等附隨義務,有些需要靠推定的方法確定,由于附隨義務在我國勞動立法中到目前還沒有明確規定,且具有不確定性和廣泛性,因此,在履行勞動合同爭議中,因附隨義務引發的爭議,由仲裁受理為宜。另外,超過60日仲裁申訴時限的爭議,應視情況,如果仲裁不能受理,應由監察受理。
3、依法制裁、懲處嚴重違法行為及快速處理爭議的原則。對于有些用人單位故意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嚴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且影響惡劣、社會危害嚴重的案件,比如,用人單位不參加社會保險,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惡意拖欠或克扣職工工資的集體爭議,特別是有些行業的包工頭、個體老板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嚴重違法、影響惡劣的案件,由勞動監察機構處理為宜。因為勞動監察機構在查處時,除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經濟補償金、繳納社會保險費外,還可責令支付勞動者賠償金、加收滯納金等,較之仲裁處理更能體現對違法者的制裁。上述違法行為,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且社會危害嚴重,用人單位當然應當承擔具有強制性的、更為嚴重的法律后果。這是對用人單位直接違反勞動法關于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方面的保障性和禁止性的規定應承擔的責任。通過法律制裁,在使違法者受到行政上、經濟上乃至刑事上的法律懲處的同時,對勞動關系雙方以至全社會也是一個警示,各方都可以因此而增強其與違法行為作斗爭的義務感,增強自覺履行勞動義務,自覺抵制違法行為,維護勞動秩序的責任感。此外,依法制裁違法者,糾避邪惡,不僅是法律賦予勞動行政部門的權利和神圣職責,同時也體現了國家、人民和社會對勞動違法行為的譴責和制裁,勞動監察部門責無旁貸。另外,勞動監察處理集體爭議案件,具有主動、快速的優勢,有利于及時解決問題。
勞動爭議仲裁和勞動監察的區別:
1、性質不同。勞動法兼有公法和私法的特征,勞動爭議適用調解、仲裁是由勞動法所具有的私法因素決定的;勞動監察的產生是由勞動法所具有的公法因素決定的。其中,從合同到仲裁,帶有傳統的私法特征;而從基準到監察則主要體現公法的特征。
2、機構不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建立,三方原則是國際上普遍遵循的原則。勞動監察的設立,主要強調行政性,它是國家機關依法行政的機構。
3、適用法律規范不同。勞動法律規范按其規定事項不同,可劃分為關于勞動者實體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和關于勞動關系運行規則的法律規范;按其法律的約束力不同,可劃分為強行性法律規范和任意性法律規范。勞動仲裁處理勞動爭議既適用強行性法律規范也適用任意性法律規范,并可以依據勞動合同中的有效條款、企業勞動規則等進行調解和裁決。勞動監察處理案件只能適用強行性法律規范。
4、程序不同。勞動仲裁機構依當事人的請求而實施仲裁,既不訴不理;勞動監察主體對其職權范圍內的事項則應當主動進行監察。勞動仲裁適用調解程序;勞動監察不適用調解程序;勞動仲裁的程序集中體現了自愿原則,如提請仲裁的自愿,處分權利的自愿等;勞動監察體現的是強制原則,如果用人單位違法,在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情況下,不允許通過勞動者放棄權利,免于追究法律責任。
5、處理不同。勞動仲裁追究法律責任一般限于民事責任(經濟責任);勞動監察除追究民事責任外,還可以追究行政責任。
6、證據收集方式不同。勞動仲裁采取“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除法定情形外不主動依職權收集證據;勞動監察不僅要求當事人舉證,而且可以主動依職權收集證據。
7、后果不同。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可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不服勞動監察處理決定則可提起行政訴訟或行政復議。
8、受理案件時限不同。勞動仲裁受理案件的時限是60天;勞動監察受理案件的時限是兩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漢堡王用過期食材,雞腿排保質期隨意改,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2-19監察人員能否進入強制措施場所取證
2021-03-07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糧補是歸土地所有者還是土地承包經營者呢
2020-12-14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拆遷轉戶口相關政策,拆遷轉戶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