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東對抽逃出資的起訴應該由誰提起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抽逃出資是在公司驗資注冊后,股東將所繳出資暗中撤回,卻仍保留股東身份和原有出資數額的一種欺詐性違法行為。抽逃出資包括抽逃注冊資本和抽逃股東出資。抽逃注冊資本屬于違法犯罪行為,這不僅侵犯了公司的利益,而且可能侵犯公司以外第三人的利益,如公司的債權人,因此法律嚴令禁止,情節嚴重的還構成犯罪。抽逃出資的民事責任包括:
1、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公司承擔的民事責任。
2、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已足額履行出資義務股東的違約責任。
3、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公司債權人的民事責任。
4、為抽逃出資提供幫助或者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的股東、董事、經理的連帶責任。所以,股東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可以起訴,另外,公司的債權人也有起訴的權利。
二、抽逃出資的民事責任包括:
1、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公司承擔的民事責任。
股東出資是公司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抽逃出資行為侵犯了公司財產權,公司依法享有返還財產請求權,抽逃出資的股東應當向公司承擔返還所抽逃出資,并支付按其抽逃出資的數額和時間計付利息的侵權責任。如果抽逃出資的行為直接造成了公司其他損失,行為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2、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已足額履行出資義務股東的違約責任。
有學者認為,抽逃出資行為侵犯的是公司財產權,已足額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有權請求抽逃出資者向公司返還出資及其利息。公司設立協議或公司章程是發起人或股東之間的合同,發起人、股東具有按時足額向公司繳納出資的合同義務,抽逃出資影響了合同的適當履行,違反了合同義務,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依法享有請求違約行為人向公司返還出資及其利息的合同權利。
3、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公司債權人的民事責任。
抽逃出資行為非法減少了公司資產,削弱了公司的償債能力,如果公司債權人的債權因此不能實現,抽逃出資的股東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2003年l1月4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征求意見稿)》(以下稱《征求意見稿》)第十二條規定: “債權人請求公司清償債務,公司不能清償的,債權人可以對抽逃出資且未予返還的股東提起訴訟,請求其在抽逃出資的數額及利息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此規定在堅持公司獨立責任和股東承擔有限責任的同時,在公司不能清償的情況下,賦予公司債權人請求抽逃出資的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的權利,平衡了各方利益。訴訟中,如果公司債權人主張公司資不抵債,法院一般允許追加抽逃出資股東為共同被告,并常常判決其在抽逃出資及其利息范圍內承擔“墊付”責任,以減少訴訟成本,有效地保護公司債權人的權利。
4、為抽逃出資提供幫助或者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的股東、董事、經理的連帶責任。
《征求意見稿》第十一條和十二條規定了為抽逃出資提供幫助或者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的股東、董事、經理與抽逃出資股東共同承擔的兩種連帶責任:一是對公司承擔的返還所抽逃出資及其利息的責任;二是在公司不能清償的情況下,對公司債權人承擔的在抽逃出資的數額及利息范圍內的賠償責任。筆者認為,股東、董事、經理的相關行為侵犯了公司財產權,違反了不得侵害他人財產的法律義務,應當就因此引起的所有損害與抽逃出資股東共同承擔連帶責任,所以,有必要增加他們與抽逃出資股東的第三種連帶責任,即抽逃出資行為給公司造成直接損失所應當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抽逃出資一般是針對于公民事的資本是進行驗資了之后,還沒有到達可用的時間而進行暗中撤回,這種行為完全是違反了公司法,對于其它的股東就完全可以利用法律的途徑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從而讓抽逃者可以受到應有的處罰。
抽逃出資罪是怎么認定的
對股東抽逃出資的認定是怎樣的
抽逃出資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10企業融資方式怎么規定
2020-12-19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