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理論上,對假想防衛(wèi)的處理有不同的觀點,比較通行的觀點認為,假想防衛(wèi)不可能構成故意犯罪,但可以構成過失犯罪,也可能屬于意外事件不負刑事責任。1、假想防衛(wèi)不應以故意犯罪來處理。我國刑法第14條規(guī)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為前提條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又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具有危害社會的性質為重要內容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危害社會的行為,當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也就不可能構成故意犯罪。在假想防衛(wèi)的情況下,行為人對他人實施的防衛(wèi)行為雖然是故意行為,但這種故意是建立在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認識錯誤的基礎之上的,即行為人自以為自己的行為是對不法侵害的反擊,是一種對社會有益的正當防衛(wèi)行為,即主觀上不具備犯罪故意的認識內容。因此,不能把假想防衛(wèi)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
2、假想防衛(wèi)可以過失犯罪論處。假想防衛(wèi)并非都是不具有罪過的行為,行為人主觀上往往存在過失,由于假想防衛(wèi)的行為人對沒有實行不法侵害的人造成了損害,有時甚至是導致了嚴重的后果,這雖然是由于行為人主觀上的認識錯誤所造成的,有可寬恕的一面,但在多數(shù)情況下,只要行為人稍加注意,就可以弄清不法侵害是否確實存在,采取適當?shù)膽獙Υ胧员苊忮e誤及危害結果的發(fā)生,由于行為人應該注意而未注意,使本可避免的危害結果未能避免,所以,其主觀上存在刑法意義上犯罪的過失,一般可以過失犯罪論處。需要注意的是,刑法第15條第2款規(guī)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因此,在假想防衛(wèi)案件中,由于過失而造成危害后果的,只有刑法分則中明文規(guī)定處罰這種過失行為時,行為人才承擔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否則,即使因過失導致了一定的危害后果,也不應要求行為人承擔刑事方面的責任。?3、在某些情況下,假想防衛(wèi)的行為人產生存在不法侵害的認識錯誤屬于不可避免。主觀上沒有罪過,危害結果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對此,應當視為意外事件,不負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16條規(guī)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不是犯罪。”對于行為人的這種認識錯誤是否可以避免,應結合行為人自身的認知條件,參考社會上一般人的認識水平以及案發(fā)當時具體的時間、環(huán)境等客觀因素綜合判斷分析,力求準確。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期房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3城管有權利強拆違建嗎
2021-03-06律師會見時能提供哪些幫助
2020-12-01公司跨區(qū)變更地址費用
2020-12-26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逾期的債權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5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商業(yè)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商業(yè)銀行擅自縮短營業(yè)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客戶突發(fā)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