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享有繼承權、能行使繼承權的主體有哪些?
1、法定繼承人
即指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繼承權的,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
根據《繼承法》第16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
《繼承法》第31條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二、“小三”的孩子有繼承權嗎?
1、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5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能加以危害和歧視。”這一法條明確規定了即使是非婚生子女也擁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只要非婚生子女能夠有效地證實自己的身份,在對于生父母遺產的繼承問題上,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一樣,享有平等的繼承權,任何人都不得干涉侵犯。通俗的說,即孩子是無辜的,無論其父母雙方的關系是否受法律保護,孩子個人的權益,任何人不得干涉侵犯,具體實踐中就包括了要求父母撫養、繼承父母財產等權利。
2、非婚生子女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該法條中所說的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所以,在法定繼承上,非婚生子女也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
3、非婚生子女可作為遺囑繼承人
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如果非婚生子女手中持有有效的遺囑,那么,對于生父母的遺產,可按照遺囑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步驟
2020-12-08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021-03-06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車輛發生了保險事故因該怎么辦?
2021-01-31出讓土地能分割收回嗎
2021-01-31沒公布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13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222008年前的無證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