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產欺詐罪的立法沿革
公元前66年,羅馬裁判官**烏斯(C.AquiliusGallus)創造了“詐欺”(dolo)一詞和欺詐訴(actiondedolomala),通過欺詐訴,保護受害者,使其可以撤銷法律行為,并要求賠償損失,欺詐訴是帶有刑事性的,并將其作為“私犯”和一種。[②]古*馬時候的《十二銅表法》規定了債務不能清償的處理辦法:債權人將債務人押到法庭,申請執行,若不能得到清償,且無人為其擔保,則債權人有權將其扣押于家中60天,并“三次”在集市上“高聲宣布長官裁定的金額”,若無人資助還債,債權人可以將破財人出賣國外為奴,或處死分尸。直到帕泰里法令的頒布,才從對債務人人身的執行轉向對債務人全部物的執行。這種“對物執行”后來發展為“財產委付制度”,[③]但是破產有罪的做法依然存在。
到了歐洲中世紀,在財產執行方式上曾一度盛行私力救濟為特征的扣押程序和保全程序,然由于對債務人人身權益不利,很快就為公力救濟所取代。1538年法國頒了破產法令,重點規定了詐欺破產等有損債權人利益的行為和罪名,以及對債務人處以刑罰等內容。近代1570年英國伊麗莎白十三世通過了英國早期最重要的《成文破產法》,該法直接針對破產欺詐行為而制定。依其規定,凡犯有破產行為的債務人,概被認定為破產人。破產程序終結后,如果債權人尚有債權未能實現,清算組織則可以將其監禁起來。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許多國家逐漸在立法上建立了保護誠實破產者的破產成文法,如英國在1705年和1711年頒布的《安娜成文法》和1874年的《德意志破產法》。到了現代,世界各國大多已經在刑法上設立了破產欺詐罪。
(二)破產欺詐罪的概念
在大陸法系的各國破產法或刑法中均有關于破產欺詐罪的規定,英國和美國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破產欺詐的罪名,但是,在破產犯罪行為的列舉當中重點規制的就是破產欺詐行為。目前關于破產欺詐罪的概念,在法學界有幾種表述。一種表述為:“破產欺詐罪是指破產人及破產程序的其他參與人在破產宣告前的法定期限內,或在破產程序進行過程中,為自己或他人的利益,故意實施的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詐欺破產行為”。[④]另一種表述為:“破產欺詐罪是指債務人或其他法定代表人或直接責任人員,在破產前法定期間內或破產程序進行中,為謀求自己或他人的非法利益,或以損害債權人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給債權人造成嚴重損失或其他嚴重后果的。”[⑤]我國臺灣地區教科書對詐欺破產罪的的表述為:“破產人在破產宣告前的法定期限內,或者在破產程序中以損害債權人為目的的下列為之一的,為詐欺破產罪。”[⑥]以上幾種表述,從本質上講沒有什么區別,但具體內容上還是有些差異。筆者還是比較贊同下面這種說法:“破產欺詐罪是指破產人及破產程序的其他參與人在破產程序開始前的法定期限內,或在破產程序進行過程中,為自己或他人的利益,故意實施的損害債權人和其他有關主體利益,情節嚴重的,應受刑罰的詐欺破產行為。”[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足額繳納出資額是否需要承擔債務
2020-12-19騙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0-12-07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實現抵押權的前提有哪些
2021-03-22家長因兒童傷害誤工費的索賠可以得到支持嗎
2021-01-13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定義
2021-03-02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