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中華大地,在深化改革的幾十年的探索時間里,我國相繼形成了一系列具備社會競爭力、科技水平的高、精、尖端的產業,但是由于立法的滯后性也給一些投機分子以可乘之機,出現了大量的皮包公司,肆無忌憚的套取國家、集體、他人的資產,有的更是利用法律所賦予的破產程序做為斂財、逃債的手段。本文擬從“破逃債產”的產生原因、表現方式及處理辦法和預防對策等幾方面進行分析,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什么是破產
破產是在債務人的全部財產不能清償債務的前提下,法院根據債權人或債務人本人的申請作出宣告,并依法對其財產進行清理和分配的制度。破產是伴隨著商品經濟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是優勝劣汰競爭機制在商品經濟中的體現,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少企業因各種原因嚴重虧損,在競爭中失去生存能力,而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國家設立破產法律、法規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對破產企業財產的依法清理、處分,最大限度地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而在司法實踐中,發現有部分企業的設立并不以經營為目的,而是以通過這個載體利用合法的形式套取他人、國家、具體的錢財,然后設法轉移,最后以破產為幌子,欺騙債權人,損害國家、集體等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以達到逃避債務的目的,謂之破產清算,實為“破產欺詐”。這種現象嚴重地背離了國家設立破產法律、法規的宗旨,造成了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也出現了“窮了廟,富了方丈”的現象,侵害了社會主義法制的尊嚴,擾亂了社會主義正常的市場秩序,增加了正常經營的風險,阻礙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在觸目驚心之余,筆者深感“破產逃債”行為危害極深,應當研究對策予以制止。
二、“破產”逃債行為產生的原因
1、地方保護主義給破產欺詐提供了繁殖土壤。破產企業的債權人大多跨區域,由于受執法環境的影響,一些地方法院出于各種考慮或屈從于某些壓力,在審理破產案件時不顧債權人地位平等的基本原則,對異地債權人有意設卡、刁難,對本地債權人故意偏袒,給破產欺詐創造了機會,特別是清算組,破產法規定其成員來源于破產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受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其破產分配必然不公,極大的損害了異地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此外,在破產清算的過程中,由于在清算初期破產企業的財產是不明晰的,因此作為清算組的上級主管機關人員是可以隨意轉移破產財產的,因此,增強清算過程的透明度應該是一個重要的預防手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職業病診斷
2021-02-14農民工工資擔保保證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2021-02-19可撤銷婚姻是否遵循自始無效
2020-12-03抵押物不夠還款怎么處理
2021-03-17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