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大對“假破產,真逃債”等破產欺詐行為的懲治,刑法修正案?六第六條規定,在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一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六十二條之二:“公司、企業通過隱匿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或者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實施虛假破產,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筆者將其概括為“虛假破產罪”)
如果說,在《刑法修正案(六)》出臺之前,司法實務部門對虛假破產行為能否直接適用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定罪還存在爭議的話,那么《刑法修正案(六)》的出臺,可謂結束了這一爭議。但是,《刑法修正案(六)》的這一規定本身也存在理解分歧——既然是虛假破產,為何還要以“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作為定罪的客觀要件?筆者認為,從破產的法律性質、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和保護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角度看,虛假破產罪應以“實施虛假破產”作為本罪客觀方面之充要條件,“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只是本罪之量刑情節。理由如下:
一、破產的法律性質決定虛假破產本身是一種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今年6月1日實施的《企業破產法》規定,破產是指在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依法組織清算,將企業財產公平合理分配給利益相關者,從而終止該企業法人的行為。顯然,破產在本質上是一種概括的執行程序,通過法院對被破產企業全部財產管理處分權的整體限制,保障全體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獲得公平受償。因此?作為企業終止和財產分配的一種法定方式,破產主要有三個特征:一是法院的主持;二是極高的公信力;三是償債的終局性。破產的這三個特征,足以表明虛假破產本身已經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在我國破產欺詐行為比較泛濫的今天,認定虛假破產本身已經達到了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并不為過。需要指出的是,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妨害清算罪的成立,必須以“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為客觀要件,這是合理的,但不能囫圇吞棗地將此條件引入虛假破產罪中。因為在我國,公司、企業的清算包括公司、企業自行清算、行政機關主持的清算和法院主持的破產清算。在非破產清算中,整個清算程序是由組織者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自行決定,法律法規并無統一、明確的規定,既然如此,作為一種法定犯和妨害管理秩序罪,妨害清算罪之成立基礎并不充足。此外,非破產清算也不具有破產清算的法定性和公信力。因此,對于這種妨害清算的行為,以“嚴重損害債權人或者其他人利益”限制犯罪是十分必要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合同內容一般都包括哪些
2021-02-17租房合同一方免責是否有效
2021-03-09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