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體是什么
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只有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經理才能構成。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條規定,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經理利用職務便利,自己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獲取非法利益,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根據刑法的規定,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經理利用職務的便利,自己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獲取非法利益的行為。
1、行為條件。
利用職務之便,是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的行為條件。這里的利用職務之便,是指利用職權以及與職務相關的便利條件。具體而言,是指國有公司、企業董事、經理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司、企業的材料、物資、人事安排等方面的決策權以及因其職務關系而知悉的公司、企業的生產、銷售計劃、企業投資方向等重大信息等便利條件。
2、行為方式。
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的行為具體表現為為自己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的同類營業。這里的“經營”不同于普通的、短期的商品買賣,而是具有規模性和長期性的特點。
所謂“自己經營”,是指為自己獨資或者擔任股東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的經營,至于行為人是否擔任一定職務則在所不問。所謂“為他人經營”,是指為自己雖未出資,但為從中獲取經營報酬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經營。司法實踐中,只要具備“為自己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之一即可。
“同類營業”是指經營的業務屬于同一類別或者相似類別。
3、獲取的非法利益達到數額巨大的程度。
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是結果犯,行為人實施非法經營同類營業所獲得的非法利益達到數額巨大的程度。即根據關于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的通知第十二條規定,[非法經營同類營業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條)]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經理利用職務便利,自己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所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獲取非法利益,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體”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后民事訴訟主體責任承擔的問題
2021-02-08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是什么
2021-03-24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嗎
2021-01-09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