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犯罪構成中須明確的問題
作為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除具備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的一般特征外,還具備區別于其他犯罪的法律特征。
(1)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體
本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只有國有公司、企業的董事、經理能構成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體。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董事是指公司、企業董事會的組成人員,經理包括由董事會聘任的企業、公司的經理以及根據經理提名所聘請的副經理。由于董事會的成立要履行特定法律程序,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董事”身份的認定一般不會產生歧義。但是,對“經理”的理解卻會產生分歧。一方面在于日常生活中,“項目經理”、“業務部經理”、“區域經理”等稱呼經常可見,另一方面在于還存在掌握著企業重大權利的“總裁”等職務。對于如何認定行為人是否具備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中的“經理”身份,筆者認為應當考察立法意圖及其行為人身份所具有的權能,即能夠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應當是具體掌握所任職公司、企業產、供、銷、人事等某一環節的職權,對外可以在董事會授權范圍內代理或者代表公司進行商業活動,擁有從事競業行為能力的人。同時,筆者認為對“董事、經理”不能做狹義理解,我國目前一些國有企業未實行公司改制,不存在董事、經理的建制,但是其中廠長、主席的地位和職權范圍,與“董事、經理”類似,其也應成為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體。
上述兩案中的被告人王惟揚、陸群力均系國有公司的經理,其中陸群力系青海海山軸承廠上海經營部經理,該營業部規模很小,員工只有3人,但由于陸在該公司具有領導、管理的地位和職權,對國有資產負有增值、保值的的責任,因而能夠成為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體。
(2)、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認識到自己非法競業的行為損害了本公司企業的利益,仍積極追求獲取非法利益目的的發生。
(3)、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之便,非法為自己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任職公司、企業同類的營業,獲取非法利益,數額巨大的行為,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棚改,土地和房屋怎么補償合理
2020-12-13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禁養區養殖場關停有補償嗎
2021-01-03已經財產保全房屋拆遷款怎么辦
2020-11-17拆遷安置房和小產權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