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侵犯商業秘密罪;不正當手段;披露;使用;允許他人使用
中圖分類號:DF625文獻標識碼:A
侵犯商業秘密罪是現行《刑法》增設的一個新罪名,《刑法》第219條列舉了侵犯商業秘密罪客觀方面的4種行為方式,對于如何理解這些行為的含義在理論上仍然存在著較大爭議,進而影響到司法實踐中對該罪的正確認定與處罰。?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這是實踐中最常見、也是最為嚴重的一種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其它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得以成立的前提和基礎。
(一)盜竊手段?
盜竊是指行為人采用秘密的手段非法獲取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這里的盜竊不同于“盜竊罪”的盜竊,盜竊的公私財物一般可以追回,但商業秘密一旦被竊,即使權利人追回了商業秘密的載體如文件、軟盤等,也不能真正追回別人已經知悉的商業秘密。關于商業秘密能否成為盜竊的對象,過去在理論上一直存在著爭論,現行《刑法》的這一規定無疑平息了這種爭論,這有利于切實保護商業秘密。對于以盜竊手段獲取商業秘密的,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研究:?
首先,從盜竊的方式來看,由于商業秘密在大多數情況下依附于一定的載體而存在,如文件、圖紙、模型或其他實物等,對于通過盜竊商業秘密的載體而獲取他人的商業秘密的,當然屬于本條規定的盜竊手段。但在有些情況下,行為人并未竊取商業秘密的載體,而是直接竊取商業秘密的實質內容,例如,利用計算機竊密、電話竊聽、照相機拍照或者偷閱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之后,再憑借大腦的記憶,把該商業秘密再現出來。這種情況究竟屬于“盜竊”手段還是本條規定的“其他不正當手段”,理論上存在不同的認識。有的學者認為,上述方法應屬于以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他人的商業秘密[1]。也有學者認為,上述手段是盜竊他人商業秘密的表現形式,認為盜竊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竊取他人商業秘密。盜竊在竊取“客觀商業秘密”即商業秘密的客觀表現形式時成立,在竊取“主觀商業秘密”即商業秘密的實質內容時也成立[2]。還有學者認為,對此不能一概而論,要看以何種手段為主,如竊取了商業秘密后復印、照相、模擬之后送回的,理應認為是盜竊,如就地利用被害人的復印工具復印、利用照相器材照相或利用模擬設備模擬后拿走,也不失為盜竊。如果現場采取復印、照相、模擬而沒有使用被害人的其他工具,就只能認定為以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并沒有通過竊取商業秘密的載體而獲得商業秘密,故而不能認定為盜竊[3]。?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遇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辦
2020-12-06虛擬股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5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保險代理人該怎么應對保險糾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