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的瞞報行為如何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的規定,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是指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進出口的武器、彈藥、核材料、假幣、珍貴動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淫穢物品、毒品以及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金銀和其他貴重金屬以外的貨物、物品進出境,偷逃應繳納關稅額5萬元以上的行為。所謂“應繳稅額”,是指進出口貨物、物品應當繳納的進出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海關代征稅的稅額。走私貨物、物品所偷逃的應繳稅額,應當以走私行為案發時所適用的稅則、稅率、匯率和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計算,并以海關出具的證明為準。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走私槍彈等違禁品以外的其他貨物、物品進出境,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行為方式的具體不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可以區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非法運輸、攜帶或郵寄武器、彈藥等違禁品以外的其他貨物、物品進出境。
根據修訂后的本條的規定,只有非法運輸、攜帶或郵寄武器、彈藥、核材料、偽幣、珍貴動物及其制品、貴重金屬、珍稀植物、淫穢物品等違禁品之外的其他貨物、物品的,才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普通貨物、物品主要是指應納稅的、國家允許進出口的貨物、物品。對于這類物品,國家并不禁止或限制進出口,但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又必須通過征收關稅對其需求進行適當的調節。一般來說,只要對我國國計民生不發生重大影響,對我國國內經濟發展不發生重大影響的貨物、物品,如我國的服裝、土特產品,國外的玻璃制品、化妝品等都可以自由進出口,但是必須依法繳納關稅。
2、擅自出售保稅貨物、特定減免稅貨物、捐贈進口貨物和物品,以及假借捐贈名義進口貨物、物品
(1)未經海關許可并且未補繳關稅,擅自將批準進口的來料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的原料、零件、制成品、設備等保稅貨物在境內銷售牟利。
根據我國《海關法》第57條規定,保稅貨物是指經海關批準未辦理納稅手續進境,在境內儲存、加工、裝配后復運出境的貨物。保稅貨物入境時未繳納關稅,因此不能像其他國內商品一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如果因客觀情況發生變化,保稅貨物不能復運出境需轉入國內市場的,必須事先經過海關批準并補繳關稅,如果行為人不經允許擅自采取隱瞞、欺騙手段在境內出售的,即屬于走私行為。
(2)未經海關許可并且未補繳關稅,擅自將捐贈進口貨物、物品或者其他特定減免稅貨物、物品在境內銷售牟利。
根據《海關法》第40條規定,經濟特區等特定地區進出口的貨物、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等特定企業進出口的貨物,有特定用途的進出口貨物,用于公益事業的捐贈物資,可以減免或者免征關稅。特定減免或者免稅的范圍和辦法由國務院規定。根據上述規定,國務院批準的海關總署《對進出經濟特區的貨物、運輸工具、行李物品和郵寄物品的管理規定》第9條和《關于中外合資經營企業進出口貨物的監管和征免稅規定》第4條分別對經濟特區進口的減免稅貨物、物品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進口的免稅貨物、物品作了具體規定。此外,屬于特定減稅、免稅貨物的還包括企業為進行技術改造而必須引進的儀器、設備;學校、科研機構專為教學科研而用的某些設備、器材等。
根據《海關法》及其他海關法視的規定,特定減免稅貨物、物品,只能用于特定地區、特定企業或按特定用途使用。因為對這些貨物、物品實行減稅或者免稅,是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或其他社會發展需要而給予某些地區或單位的優惠政策,這些貨物、物品的流通、使用就必須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任意讓其流入市場,否則就等于境內任何地區、單位都可以通過這一渠道減稅或免稅進口貨物,這勢必破壞國家的對外貿易管制,影響國家經濟建沒,因此我國法律將擅自出售特定減免稅貨物、物品規定為走私行為予以懲治。
3、間接走私普通貨物、物品行為
根據本法第155條的規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一般貨物、物品數額較大的,或者在內海、領海運輸、收購、販賣國家限制進出門的貨物、物品等以外的其他違禁品,數額較大,沒有合法證明的,以及偽造、買賣海關單證及進出口許可證用于走私一般貨物、物品的應以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論處。
這種間接走私行為又可稱之為準走私行為或者牽連走私行為,因為這類行為的主體并沒有直接從事走私活動,但其行為又與走私有很密切的聯系,甚至有的行為人與走私分子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由于這些行為的存在,使走私的貨物、物品得以迅速銷售、擴散,使走私分子的目的得以實現,因而這類行為與走私行為一樣對國家外貿管制造成破壞,情節嚴重的也應以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論處。
上述行為中,“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是指明知對方是走私分子,并且直接向其收購走私貨物、物品:“沒有合法證明”是指不符合我國的進出口許可證制度。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進出口商品一般必須從國家指定機關領取進出口許可證制度,但經國家批準有權經營進出口業務的單位,在其批準的經營范圍內,可以憑進出口單證進出境,既無“許可證”又無“單證”的,即屬沒有合法證明,行為人的行為構成走私:“海關單證”是指進出口貨物、物品時向海關進行申報的專用單證,如報稅單等:“進出口許可證”是指國家外貿管理機關簽發的允許貨物、物品進口或出口的憑證。
上述走私行為,必須是“情節嚴重”的才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應以走私貨物、物品偷逃應繳稅額數額達到較大為標準。根據本條的規定,走私一般貨物、物品的,價額達到5萬元以上就可以視為數額較大。除此之外,武裝掩護走私、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緝私的,則可直接視為“情節嚴重”而認定其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瞞報是指少報通關貨物種類,也即走私分子以實際申報的貨物來掩藏要走私的貨物。實際申報的貨物并不是走私分子想要的,其目的貨物是走私的貨物。例如,廣東黃埔海關曾經破獲了一起以瞞報的手法走私汽車案,貨主報關是“浮眾石”。緝私隊員打開集裝箱的門。搬開擋在門口裝滿浮水石的編織袋,發現里面藏著奔馳、本-田等小轎車,共30輛,案值1000余萬元。又如廈門海關曾在漳州港查獲走私進口2個集裝箱共12部舊“豐-田”、“公爵”等汽車案。1998年6月12日,漳州市**實力木制品有限公司以三資企業進料加工形式向廈門海關下屬的漳州海關申報進口樣本原木及膠合板共計5個集裝箱,該批貨物從香港啟運。海關對該批貨物進行重點查驗時發現,其中有2個集裝箱在卸下外層遮掩的少量膠合板后,里面夾藏了12部經切割拆卸的二手小轎車,其中有10部“豐-田”轎車、2部“公爵”轎車。
以上是律霸網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證的法律效力及領取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05行政處罰法幾年未發現違法行為就無效
2020-12-18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有什么
2020-12-04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拆遷安置房是否可以購買
2020-11-30拆遷安置房房產證辦理費用是多少
2020-11-08征地和房屋拆遷按國家正規標準賠償是多少
2020-12-29房屋承租人可以要求分配拆遷安置費嗎?
2021-01-14土地拆遷補償
2021-01-28農村集體土地承租方在拆遷中的利益保護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