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指過失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根據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刑法》條文
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引起中毒,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這是行為人負刑事責任的客觀基礎。構成本罪,必須實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如把噴過敵敵畏的蔬菜未沖洗凈,到集市出賣,致購食者多人中毒;誤將毒藥投入飼料中,致使大量牲畜食后中毒等。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把裝過農藥的口袋與糧食口袋混雜在一起,把瓶裝敵敵畏與瓶裝食油放在一起,因不慎誤用農藥口袋裝糧食,誤用敵敵畏炒菜,以致造成多人中毒死亡的嚴重后果,就構成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如果沒有引起中毒的行為表現,或者致人中毒的行為并不危害公共安全,均不能定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例如誤將毒藥當作藥品給特定人服用致死,根據案件具體情節,可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根據刑法規定,只有發生法定嚴重后果,即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才能構成本罪。未發生中毒后果,或者造成的后果尚未達到法定的嚴重程度,不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構成。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引起中毒,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后果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或者對這種嚴重后果應當預見,由于疏忽大意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嚴重的中毒事故。包括過于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這一特征是本罪區別于投放危險物質罪的關鍵所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包與分包有哪些區別
2020-11-22強制執行公證撤銷的情形是如何的
2020-12-03簽訂無限期合同離職有賠償金嗎
2021-01-09勞動仲裁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破產法司法解釋
2021-03-20涉黑能取保候審嗎
2020-12-03醉酒駕駛累犯怎么判
2021-03-21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